前围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44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围安装构造,包括与前地板连接安装的前围板本体;所述前围板本体上连接设置有前围加强梁组件,所述前地板上连接设置有左纵梁组件和右纵梁组件,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以及前围加强梁组件Y与右纵梁组件之间均形成有封闭的传力框架结构;本技术方案的前围安装构造,通过前围加强梁组件以及纵梁组件,在Y向均匀形成多个矩形传力框架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高强的网格化的框架式的前围下部传力构造,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传力性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的把框架结构的受力分解到了侧围总成、车架总成以及前地板总成上,为前围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后部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围安装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围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承载式车身车型中,前围板主要与车架、地板、侧围连接刚性连接。前围加强梁作为前围板与前地板的重要连接点,在前围板的连接中起重要作用,影响着前舱的整体强度,关乎车辆碰撞性能。前围总成的结构强度,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一个良好的前围总成下部加强结构,会改善车辆碰撞性能的同时,还能提升正常的弯扭刚度,现有技术方案中,在前围下部未形成框架结构,不能有效抵抗碰撞过程中前围下部的变形,前围加强结构设计复杂但是受力传力性能差,整体结构的抗扭效果不佳。
[000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前围安装构造,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前围安装构造,通过前围加强梁组件以及纵梁组件,在Y向均匀形成多个矩形传力框架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高强的网格化的框架式的前围下部传力构造,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传力性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的把框架结构的受力分解到了侧围总成、车架总成以及前地板总成上,为前围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后部支撑。
[0005]一种前围安装构造,包括与前地板连接安装的前围板本体;所述前围板本体上连接设置有前围加强梁组件,所述前地板上连接设置有左纵梁组件和右纵梁组件,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以及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右纵梁组件之间均形成有封闭的传力框架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包括左横梁、右横梁、连接设置于左横梁上的左纵梁以及连接于右横梁上的右纵梁;所述左纵梁组件包括安装于前地板上的纵梁中段、与纵梁中段连接设置的纵梁后连接板以及纵梁前段内板,所述纵梁前段内板、纵梁后连接板左纵梁以及左横梁连接形成第一传力框架。
[0007]进一步,所述右纵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结构相同,右纵梁组件与有横梁以及右纵梁之间形成第二传力框架。
[0008]进一步,还包括中通道加强梁,所述中通道加强梁安装于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中通道加强梁与前围加强梁组件之间合围形成第三传力框架。
[0009]进一步,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与前围板安装后均形成腔体式结构,左横梁两侧弯折形成有配合前围板进行连接安装的左横梁翻边。
[0010]进一步,所述左纵梁组件还包括纵梁中段加强板,所述纵梁中段加强板与纵梁中段贴合安装。
[0011]进一步,所述前地板上安装有中通道加强板,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均与中通道加强板连接安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前围安装构造,通过前围加强梁组件以
及纵梁组件,在Y向均匀形成多个矩形传力框架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高强的网格化的框架式的前围下部传力构造,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传力性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的把框架结构的受力分解到了侧围总成、车架总成以及前地板总成上,为前围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后部支撑。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前围安装构造,包括与前地板连接安装的前围板本体;所述前围板本体上连接设置有前围加强梁组件,所述前地板上连接设置有左纵梁组件和右纵梁组件,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以及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右纵梁组件之间均形成有封闭的传力框架结构;本技术方案的前围安装构造,通过前围加强梁组件以及纵梁组件,在Y向均匀形成多个矩形传力框架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高强的网格化的框架式的前围下部传力构造,提升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传力性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的把框架结构的受力分解到了侧围总成、车架总成以及前地板总成上,为前围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后部支撑。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包括左横梁1、右横梁2、连接设置于左横梁1上的左纵梁3以及连接于右横梁2上的右纵梁4;所述左纵梁组件包括安装于前地板上的纵梁中段12、与纵梁中段12连接设置的纵梁后连接板8以及纵梁前段内板6,所述纵梁前段内板6、纵梁后连接8、左纵梁3以及左横梁1连接形成第一传力框架。前围加强梁组件由两根贴合安装的横梁以及两根纵梁组成,两个横梁以及两根纵梁贴合前围板安装,提升整体结构强度,左纵梁组件和右纵梁组件结构相同,配合前围加强梁组件形成传力框架。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右纵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结构相同,右纵梁组件与右横梁3以及右纵梁4之间形成第二传力框架。右纵梁组件包括纵梁右前段内板7、纵梁右后连接9以及纵梁右中段13,右纵梁组件配合右横3以及右纵梁4形成第二传力框架。
[001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中通道加强梁5,所述中通道加强梁5安装于左纵梁3与右纵梁4之间,中通道加强梁5与前围加强梁组件之间合围形成第三传力框架。中通道加强梁5贴合安装于中通道上方,两侧弯折后配合左、右纵梁进行贴合安装,与前围加强梁组件贴合安装后形成第三传力框架。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横梁3和右横梁4与前围板安装后均形成腔体式结构,左横梁1两侧弯折形成有配合前围板进行连接安装的左横梁翻边。左、右横梁沿宽度方向截面均为几字型结构,配合前围板固定安装后形成腔体式结构,便于提升结构强度,左横梁弯折加工形成有左横梁翻边,便于部件贴合安装。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组件还包括纵梁中段加强板10,所述纵梁中段加强板10与纵梁中段14贴合安装。纵梁前段内板6、纵梁后连接8以及纵梁中段12安装后,通过纵梁中段加强板10实现连接处的结构加强,确保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抗扭性能,纵梁中段右加强板10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设置。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地板上安装有中通道加强板14,所述左纵梁3和右纵梁4均与中通道加强板14连接安装。
[00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围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前地板连接安装的前围板本体;所述前围板本体上连接设置有前围加强梁组件,所述前地板上连接设置有左纵梁组件和右纵梁组件,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以及前围加强梁组件与右纵梁组件之间均形成有封闭的传力框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加强梁组件包括左横梁、右横梁、连接设置于左横梁上的左纵梁以及连接于右横梁上的右纵梁;所述左纵梁组件包括安装于前地板上的纵梁中段、与纵梁中段连接设置的纵梁后连接板以及纵梁前段内板,所述纵梁前段内板、纵梁后连接板、左纵梁以及左横梁连接形成第一传力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组件与左纵梁组件结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淋狄武飞李军敖志国漆银利周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