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60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备膜工序,步骤二:在透明防爆膜的一面上进行电镀硅层、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硅层和五氧化二铌层;步骤三:在五氧化二铌层上进行UV压花纹理处理,处理后收卷得到UV压花卷;步骤四:电镀处理,步骤五:丝印处理,步骤六:将步骤五的丝印卷拉出进行切割,切割后清洗,得到具有双镀膜单纹理的陶瓷视觉效果的手机后盖片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通过特定的二次电镀及UV压花胶水,使整个片材具有双镀膜单纹理效果,并配合第一电镀的双层结构使整个片材还具有陶瓷视觉效果,操作工序简易,生产成本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配件生产工艺,具体涉及手机后盖片材的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手机后盖片材普遍是塑料制成,其大多数采用的是模内注塑工艺加工,使手机后盖片材的纹理较为丰富多彩。然后此种模内注塑而成的手机后盖片材的生产工艺是准备基膜

压花纹理处理

电镀

丝印

切割

片材清洗,此种手机后盖片材,在压花纹理处理时UV胶水硬度高,无法在电镀层上进行UV压花,因此,现有的手机后盖片材只有一层纹理层和在纹理层上的电镀层,无法呈现双镀的效果,从而使客户对于手机后盖片材的外观效果无法满足,若要满足双镀效果的话只能在准备两张膜片,将两张带有电镀的膜片粘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双层镀膜单纹理的效果,这样整个的加工工序较为繁琐,且成本也较高。
[000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生产工艺较为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0007]步骤一:备膜工序,准备一卷透明防爆膜卷;
[0008]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明防爆膜卷拉出在透明防爆膜的一面上进行依次电镀一层硅层,一层五氧化二铌层,一层氧化硅层,和一层五氧化二铌层,电镀后再收卷起来得到卷镀陶瓷膜卷;
[0009]步骤三:将步骤二的卷镀陶瓷膜卷转送至UV压花生产线上,拉出卷镀陶瓷膜在卷镀陶瓷膜上第四层的五氧化二铌层上进行UV压花纹理处理,处理后收卷得到UV压花卷;在UV压花纹理处理时,所采用的UV胶水由光引发剂、丙烯酸单体、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组成,其中:光引发剂占总重量份的1.5

2.5份,丙烯酸单体占总重量份的36

38份,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占总重量份的18

21份,聚酯丙烯酸树脂占总重量份的34

36份,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占总重量份的2.5

4.5份,硅烷偶联剂占总重量份的2.5

4.5份;
[0010]步骤四:将步骤三的UV压花卷拉出进行第二次电镀处理并收卷,得到二次电镀卷;
[0011]步骤五:将步骤四的二次电镀卷拉出进行丝印处理并收卷,得到丝印卷;
[0012]步骤六:将步骤五的丝印卷拉出进行切割,切割后清洗,得到具有双镀膜单纹理的陶瓷视觉效果的手机后盖片材。
[0013]上述硅层和五氧化二铌层的总厚度为245

255nm。
[0014]上述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占总重量份的22份,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占总重量份的
3.5份,硅烷偶联剂占总重量份的3.5份。
[0015]在上述步骤二中,拉出的透明防爆膜输送至电镀生产线内,以透明防爆膜在电镀生产线的输送方向为左右方向,上述电镀生产线具有四个左右并排设置的靶位,四靶位由左至右依次装有硅、五氧化二铌、氧化硅层和五氧化二铌。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通过在基膜上电镀镀一层硅层,一层五氧化二铌层,一层氧化硅层,一层五氧化二铌层使透明防爆膜的一面具有高硬度,防指纹效果优佳,高亮的陶瓷效果,之后通过本专利技术人研发的UV压花胶水,使UV压花胶水能在无机材料上进行附着,从而使UV压花胶水能在卷镀陶瓷膜上进行UV压花纹理处理,这样,整个工艺中,UV压花纹理层的两面均具有电镀层,从而使整个片材具有双镀膜单纹理效果,并配合第一电镀的双层结构使整个片材还具有陶瓷视觉效果,整个工艺只需在原有的工艺中增添一个电镀操作即可,操作工序简易,无需采用二张膜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0019]步骤一:备膜工序,准备一卷透明防爆膜卷;此透明防爆膜为现有的公知产品。
[0020]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明防爆膜卷拉出在透明防爆膜的一面上依次进行四层电镀,第一层为硅层,第二层为五氧化二铌层,第三层为氧化硅层,第四层为五氧化二铌层,电镀后再收卷起来得到卷镀陶瓷膜卷,总厚度为245

255nm,优佳为253nm;该步骤中,拉出的透明防爆膜输送至电镀生产线内,以透明防爆膜在电镀生产线的输送方向为左右方向,电镀生产线具有四个左右并排设置的靶位,四靶位内由左至右依次装有硅、五氧化二铌、氧化硅和五氧化二铌,此电镀方法为公知的,区别仅在于只采用四个靶位。
[0021]步骤三:将步骤二的卷镀陶瓷膜卷转送至UV压花生产线上,拉出卷镀陶瓷膜在卷镀陶瓷膜第四层的五氧化二铌层上进行UV压花纹理处理,处理后收卷得到UV压花卷;在UV压花纹理处理时,所采用的UV胶水由光引发剂、丙烯酸单体、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组成,其中:所述光引发剂、丙烯酸单体、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的总重量份为100份,光引发剂的重量份占总重量份的1.5

2.5份,优佳为2.5重量份,丙烯酸单体的重量份占总重量份的36

38份,优佳为37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重量份占总重量份的18

21份,优佳为19.5重量份,聚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占总重量份的34

36份,优佳为34重量份,磷酸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占总重量份的2.5

4.5份,优佳为3.5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占总重量份的2.5

4.5份,优佳为3.5重量份。
[0022]步骤四:将步骤三的UV压花卷拉出进行第二次电镀处理并收卷,得到二次电镀卷;此次电镀处理为现有手机后盖片材处理工艺中常规的电镀处理,在此不再复述;
[0023]步骤五:将步骤四的二次电镀卷拉出进行丝印处理并收卷,得到丝印卷;此次丝印处理为现有手机后盖片材处理工艺中常规的丝印处理,在此不再复述;
[0024]步骤六:将步骤五的丝印卷拉出进行切割,切割后清洗,得到具有双镀膜单纹理的
陶瓷视觉效果的手机后盖片材,该切割和清洗操作为现有手机后盖片材处理工艺中常规的切割和清洗处理。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通过在基膜上电镀四层,依次是硅层、五氧化二铌层、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镀膜单纹理的陶瓷效果手机后盖片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备膜工序,准备一卷透明防爆膜卷;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明防爆膜卷拉出在透明防爆膜的一面上进行依次电镀一层硅层,一层五氧化二铌层,一层氧化硅层,和一层五氧化二铌层,电镀后再收卷起来得到卷镀陶瓷膜卷;步骤三:将步骤二的卷镀陶瓷膜卷转送至UV压花生产线上,拉出卷镀陶瓷膜在卷镀陶瓷膜上第四层的五氧化二铌层上进行UV压花纹理处理,处理后收卷得到UV压花卷;在UV压花纹理处理时,所采用的UV胶水由光引发剂、丙烯酸单体、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组成,其中:光引发剂占总重量份的1.5

2.5份,丙烯酸单体占总重量份的36

38份,聚氨酯丙烯酸脂树脂占总重量份的18

21份,聚酯丙烯酸树脂占总重量份的34

36份,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占总重量份的2.5

4.5份,硅烷偶联剂占总重量份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志彭珠清鲁启明王传殊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石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