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33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属于摩托车领域,包括安装座,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升降组件以及搁脚支撑板,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滑动连接块、转轴以及限位支撑块,升降座间通过转轴连接搁脚支撑板,升降座后侧固定连接滑动连接块,安装座侧边开设有供滑动连接块滑动卡接的滑槽,升降座前侧固定设有限位支撑块,搁脚支撑板末端固定设有抵接块,安装座前侧设有多个用于抵接抵接块的限位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搁脚支撑板自由的升降调节,以适应不同人群搁脚使用,升降方式简单且实用,安装固定方式便捷,稳定性强,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有显著的实用性。有显著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多数摩托车设有后座,后座配备有脚踏板以方便乘坐者进行脚踏以保持身体平衡。现有的摩托车后座的副搁脚支撑板为固定式,日常使用过程中虽然简单便捷,但是难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有的人腿较短,在摩托车后座入座后脚难以达到副搁脚支撑板位置,有的人腿较长,较高设置的副搁脚支撑板又让使用者不适,为了满足现有使用者对摩托车后座副搁脚支撑板的使用需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包括安装座,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升降组件以及搁脚支撑板,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滑动连接块、转轴以及限位支撑块,所述升降座间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搁脚支撑板,所述升降座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所述安装座侧边开设有供所述滑动连接块滑动卡接的滑槽,所述升降座前侧固定设有所述限位支撑块,所述搁脚支撑板末端固定设有抵接块,所述安装座前侧设有多个用于抵接所述抵接块的限位挡块。
[0006]优选的,所述搁脚支撑板上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0007]优选的,所述搁脚支撑板后侧设有提拉凹槽。r/>[0008]优选的,所述抵接块上设有插接凸起,所述限位支撑块后侧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凸起插接的盲槽。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后侧设有安装槽位,所述安装槽位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固定条。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挡块底部设有卡接凹槽,所述抵接块上设有卡接在所述卡接凹槽中卡接凸起。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后座搁脚支撑板不能进行升降调节的问题,通过本技术升降组件的等设置有效的实现了搁脚支撑板自由的升降调节,以适应不同人群搁脚使用,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精巧,升降方式简单且实用,本技术的安装固定方式便捷,稳定性强,本技术在摩托车领域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第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本技术第三视角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本技术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本技术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本技术限位支撑块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7:本技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本技术搁脚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001、安装座,002、升降组件,210、升降座,220、滑动连接块,230、转轴,240、限位支撑块,003、搁脚支撑板,004、滑槽,005、抵接块,006、限位挡块,007、防滑条纹,008、提拉凹槽,009、插接凸起,010、盲槽,011、安装槽位,012、安装固定条,013、卡接凹槽,014、卡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如图1

8所示,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包括安装座001,连接在安装座001上的升降组件002以及搁脚支撑板003,升降组件002包括升降座210、滑动连接块220、转轴230以及限位支撑块240,升降座210间通过转轴230连接搁脚支撑板003,升降座210后侧固定连接滑动连接块220,安装座001侧边开设有供滑动连接块220滑动卡接的滑槽004,升降座210前侧固定设有限位支撑块240,搁脚支撑板003末端固定设有抵接块005,安装座001前侧设有多个用于抵接抵接块005的限位挡块006。
[0023]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所示,搁脚支撑板003上表面设有防滑条纹007,将搁脚支撑板003旋转放下后,使用者脚踩在搁脚支撑板003上用以支撑,防滑条纹007增加脚与搁脚支撑板003间的摩擦力。
[0024]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2

4所示,搁脚支撑板003后侧设有提拉凹槽008,使用者通过提拉凹槽008用手将搁脚支撑板003拉升。
[0025]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3

6所示,抵接块005上设有插接凸起009,限位支撑块240后侧开设有供插接凸起009插接的盲槽010,当搁脚支撑板003旋转收纳时(搁脚支撑板003竖直),抵接块005上的插接凸起009恰好插接进限位支撑块240上的盲槽010中卡接,使得搁脚支撑板003竖直状态下被固定。
[0026]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3所示,安装座001后侧设有安装槽位011,安装槽位011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固定条012,将安装座00安装在摩托车架上,通过安装固定条012将安装座001进行固定锁紧。
[0027]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7

8所示,限位挡块006底部设有卡接凹槽013,抵接块005上设有卡接在卡接凹槽013中卡接凸起014,当搁脚支撑板003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抵接块005末端的卡接凸起014旋转抵接进限位挡块00底部的卡接凹槽013中卡接。
[0028]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或原理为:使用时,将搁脚支撑板003旋转至水平,使得抵接块005末端的卡接凸起014旋转抵接进限位挡块00底部的卡接凹槽013中卡接,使用者对搁脚支撑板003施力,搁脚支撑板003受到向下的力,升降组件002以转轴230为支点,滑动连接块220抵接在滑槽004,使得升降组件002和搁脚支撑板003不会因为受力而下滑,当需要提升搁脚支撑板003时候,通过提升升降组件002即可。
[0029]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001),连接在安装座(001)上的升降组件(002)以及搁脚支撑板(003),所述升降组件(002)包括升降座(210)、滑动连接块(220)、转轴(230)以及限位支撑块(240),所述升降座(210)间通过所述转轴(230)连接所述搁脚支撑板(003),所述升降座(210)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220),所述安装座(001)侧边开设有供所述滑动连接块(220)滑动卡接的滑槽(004),所述升降座(210)前侧固定设有所述限位支撑块(240),所述搁脚支撑板(003)末端固定设有抵接块(005),所述安装座(001)前侧设有多个用于抵接所述抵接块(005)的限位挡块(0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驾驶摩托车副搁脚支撑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全王爽周宇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全速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