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18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圆周均布有若干条和叶片弧度一致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位于导轨底侧两个用于抛光叶轮内外壁的抛光轮;安装罩内壁上可旋转的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内壁均布有若干条滑槽,所述滑槽和导轨的末端滑动接触,每一条滑槽中铰接有一根弹性金属条,所述弹性金属条紧贴滑槽的弧形内壁设置、且末端伸入到导向槽中和抛光机构连接。该抛光设备能够同时对所有叶片的正反两个曲面进行抛光;并可以抛光叶片内侧和轮毂的死角位置,大大提升了叶轮的抛光效率和抛光精度,整体驱动结构更为精简、达到节能效果。能效果。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液下泵适用于输送带颗粒、高粘度、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还适用于输送易燃易爆等多种轻质性介质。液下泵其电机部分放置在液面上,泵部分放置在液面下,具有耐腐蚀性强、无堵塞、耐高温等特点。
[0003]目前,国内大部分液下泵的叶轮仍采用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叶轮表面通常较为粗糙。而叶轮作为离心泵的核心部件,其粗糙度对机组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降低叶轮表面的粗糙度对减小叶轮内的水力损失,提高机组效率具有重大作用。为提高过流部件表面的质量等级,需要对叶轮进行抛光。
[0004]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对叶轮进行打磨抛光时,由于叶片是扭曲的曲面,力度及方向不易控制,对钳工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手工抛光难度非常大、抛光效率也较低。
[0005]而现有的叶轮抛光设备,仅仅可以取代部分人力抛光,整体效率仍为低下,无法全自动的适应叶轮曲面轨迹抛光,也无法同时对叶片的正反两个曲面同时进行抛光,并且每抛光完一个叶片又需要重先调整位置装夹再次抛光另一叶片,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多个叶片、正反面同时进行精准抛光。
[0006]更进一步的,现有的抛光设备由于体积过大等原因受限,在叶片内侧和轮毂的接触面位置往往存在抛光死角,对于这种死角位置往往只能后期人工修补抛光,费时费力,而且存在机器和人工抛光不均匀、有偏差,无法平滑过渡,影响抛光质量的问题。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其可以沿着叶片的曲面往复滑动,同时对所有叶片的正反两个曲面进行抛光;并设置了可以抛光叶片内侧和轮毂接触面死角位置的抛光机构,大大提升了叶轮的抛光效率和抛光精度。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下端敞开的安装罩、齿圈、导轨和定位柱,所述底座上可升降的设置有安装罩,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安装罩中心位置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柱圆周均布有若干条和叶片弧度一致的导轨,所述导轨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可滑动的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位于导轨底侧两个用于抛光叶轮内外壁的抛光轮;所述安装罩内壁上可旋转的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和齿轮啮合连接传动;所述齿圈的内壁均布有若干条滑槽,所述滑槽和导轨的末端滑动接触,每一条滑槽中铰接有一根弹性金属条,所述弹性金属条紧贴滑槽的弧形内壁设置、且末端伸入到导向槽中和抛光机构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滑块和“L”形的安装块,所述滑块和安装块底端各设置有一个抛光轮,所述安装块包括短边和弧形长边,弧形长边的弧度和导轨的弧度一致,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弧形长边内壁上,且弧形长边的内壁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和滑块连接;所述短边上设置有开口,弹性金属条从开口伸入并和滑块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端设置有第一气动马达,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和第一气动马达连接传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抛光轮;所述滑块上端设置有第二气动马达,所述滑块内壁设置有和第二气动马达连接传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抛光轮。
[0012]优选的,所述滑块内壁延伸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和导向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导向块紧贴限位槽滑动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弧形长边的末端设置有挡块。
[0014]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曲线段和第二曲线段,第一曲线段和定位柱连接且第一曲线段的弧度和叶片一致,第一曲线段末端平滑连接有第二曲线段,所述第二曲线段和滑槽平滑过渡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抛光机构设置在第一曲线段上。
[0016]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一端延伸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第二曲线段紧贴弧形缺口伸入并设置在滑槽中。
[0017]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中心固定有芯轴,叶轮底端的轴孔插接在芯轴上;所述定位柱底端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插接在叶轮上端的轴孔中。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中,当齿圈正反转时,就会同时驱动多条弹性金属条在导向槽中滑动并带动多个抛光机构沿着导轨往复运动抛光,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叶轮、以及对叶轮正反面曲面同时进行往复运动抛光,只需要单个电机就可以控制多个抛光机构运动,进一步精简驱动原件的布置,节约电力能源;并且,相对于人力或者传统的抛光设备,抛光效率和抛光精度大大提高。
[0019]二、本专利技术中,抛光机构包括滑块和“L”形的安装块。正常情况下,弹性金属条带动滑块和安装块同步运动抛光,实现叶片正反双曲面的同步抛光;当其中一个抛光轮到达极限位置时,无法再次移动抛光,而此时另一抛光轮还存在一段死角位置没有被抛光;此时需要继续控制弹性金属条推动滑块沿着安装块滑动,在安装块固定的情况下,另一个滑块滑动带动抛光轮滑动抛光,从而可以实现在叶片内侧和轮毂的接触的死角位置抛光,滑块抛光完死角位置后会因复位弹簧而复位,滑块复位后,滑块和安装块继续同步运动抛光,从而可以避免后期人工修补抛光死角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抛光效率和抛光质量。
[0020]三、本专利技术中,导轨包括第一曲线段和第二曲线段,第一曲线段和定位柱连接且第一曲线段的弧度和叶片一致,抛光机构设置在第一曲线段上,从而可以保证抛光机构的运动轨迹和叶片的轨迹一致,保证整体叶片的抛光均匀性,保证抛光质量,并且通过第二曲线段和滑槽平滑过渡连接,可以保证滑槽内的弹性金属条可以平滑的进入导轨内壁和抛光机构连接,避免弹性金属条不能紧贴内壁存在间隙的问题,进一步保证多个抛光机构运动的同步性。
[0021]四、本专利技术中,叶轮整体通过转盘以及转盘上的芯轴固定下部,叶轮通过定位轴以及定位柱的卡槽固定下端,在保证装夹强度的前提下,上下端可以保证同轴度,整体提高叶轮的装夹精度,从而保证抛光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轮的半剖视图;图3为图1中a部放大的叶轮抛光死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抛光设备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沿A

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抛光机构运动的第一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抛光机构运动的第二示意图;图9为图7的c部放大图;图10为图9中沿B

B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9的d部放大图;图12为图11中沿C

C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沿D

D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4为图13中滑块沿安装块滑动抛光死角位置的示意图;图15为图13的e部放大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抛光轮和叶片的抛光示意图;图标:1

叶轮,11

后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端敞开的安装罩、齿圈、导轨和定位柱,所述底座上可升降的设置有安装罩,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安装罩中心位置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柱圆周均布有若干条和叶片弧度一致的导轨,所述导轨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可滑动的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位于导轨底侧两个用于抛光叶轮内外壁的抛光轮;所述安装罩内壁上可旋转的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和齿轮啮合连接传动;所述齿圈的内壁均布有若干条滑槽,所述滑槽和导轨的末端滑动接触,每一条滑槽中铰接有一根弹性金属条,所述弹性金属条紧贴滑槽的弧形内壁设置、且末端伸入到导向槽中和抛光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滑块和“L”形的安装块,所述滑块和安装块底端各设置有一个抛光轮,所述安装块包括短边和弧形长边,弧形长边的弧度和导轨的弧度一致,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弧形长边内壁上,且弧形长边的内壁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和滑块连接;所述短边上设置有开口,弹性金属条从开口伸入并和滑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下泵内部叶轮加工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端设置有第一气动马达,所述安装块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杰聂涛高泽锦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流体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