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0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将插芯与涨紧销铰连接,通过拉动拉杆,即可将涨紧销相对插芯转动,从而卡在电池模组的插装孔内,进而将其提起;设置定位环和弹簧柱塞,使得插芯可上下浮动,及在水平面内浮动,适应电芯模组来料插装孔的高低及水平误差;设置插板,起到导向作用,方便装入电池PACK箱体内;设置驱动机构和两“L”形挂杆,从底部拖住电芯模组,防止滑落。防止滑落。防止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PACK组成主要包括电芯模组、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 几个部分,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电芯模组提起并放入箱体内。由于电芯模组体积大、又很重,因此,一般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组装。
[0003]为了方便提起电芯模组,中国专利CN202020353745.7揭示了一种电池模组涨紧固定装置及电动车,通过利用电池模组上的插装孔,将涨紧机构插入插装孔内并涨紧,进而提起电芯模组。以上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其包括固定架,还包括动力源、插芯、涨紧销和拉杆,其中,
[0006]插芯与固定架连接;
[0007]所述涨紧销中间部位与插芯铰连接,其在铰连接转动面上开设有腰孔,所述腰孔延伸方向不通过铰连接转动轴;
[0008]拉杆一端与腰孔铰连接,另一端铰连接动力源;
[0009]动力源,与固定架连接并提供拉杆直线往返运动的动力。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一定位环和至少四个弹簧柱塞,其中,
[0011]定位环固定在固定架上;
[0012]所述插芯包括支撑环部、限位环部和杆部,限位环部底部和杆部一体成形且顶部与支撑环部固定,限位环部穿过定位环且支撑环部底面与定位环顶面相抵持,杆部与涨紧销铰连接,拉杆穿过支撑环部、限位环部并与涨紧销铰连接;
[0013]四个弹簧柱塞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穿过定位环并与限位环部相抵持。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环部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浅槽,弹簧柱塞伸入浅槽内。
[0015]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第三支撑平台和侧连接板,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第三支撑平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且分别与侧连接板固定连接,动力源固定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定位环固定在第三支撑平台上,复位弹簧嵌套在拉杆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平台和支撑环部相互抵持。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横梁和四根纵梁,四根纵梁两两前后对称设置于横梁两侧,四根纵梁上分别设置一固定架。
[0017]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两插板,分别固定于横梁两端的底部。
[0018]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两驱动机构和两“L”形挂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上并驱动“L”形挂杆转动,“L”形挂杆选择性的勾住电芯模组来料底部。
[001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U”形支架、第一连杆、“L”形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
[0020]“U”形支架固定在横梁上;
[0021]第一连杆与横梁相对固定;
[0022]“L”形连杆转角部位与第一连杆中间部位铰连接;
[0023]气缸底座与“U”形支架铰连接且输出轴与“L”形连杆一末端铰连接;
[0024]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末端铰连接,另一端与“L”形挂杆固定;
[0025]第三连杆一端与第二连杆中间部位铰连接,另一端与“L”形连杆另一末端铰连接。
[0026]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将插芯与涨紧销铰连接,通过拉动拉杆,即可将涨紧销相对插芯转动,从而卡在电池模组的插装孔内,进而将其提起;
[0028](2)设置定位环和弹簧柱塞,使得插芯可上下浮动,及在水平面内浮动,适应电芯模组来料插装孔的高低及水平误差;
[0029](3)设置插板,起到导向作用,方便装入电池PACK箱体内;
[0030](4)设置驱动机构和两“L”形挂杆,从底部托住电芯模组,防止滑落。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的立体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的立体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涨紧并提起部分的立体图;
[0035]图4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涨紧并提起部分的拆解图;
[0036]图5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插芯的立体图;
[0037]图6为图2圆圈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其包括涨紧并提起的部分、起吊部分、引导装箱部分及托住电芯模组的部分。
[0040]其中,如图3~5,涨紧并提起的部分包括固定架1、动力源21、插芯3、涨紧销22、拉杆23、一定位环24、至少四个弹簧柱塞25和复位弹簧26。
[0041]插芯3与固定架1连接。插芯3用于插入电池模组上的插装孔内,因此,插芯3尺寸需要与插装孔内径相适应。
[0042]所述涨紧销22中间部位与插芯3铰连接,通过驱动涨紧销22相对铰连接转动轴转动,即可使得涨紧销22与插芯3张开并卡紧插装孔。
[0043]为了驱动涨紧销22相对铰连接转动轴转动,所述涨紧销22在铰连接转动面上开设有腰孔20,所述腰孔20延伸方向不通过铰连接转动轴;拉杆23一端与腰孔20铰连接,另一端铰连接动力源21;动力源21,与固定架1连接并提供拉杆23直线往返运动的动力。如此,通过动力源21推拉拉杆23,即可驱动涨紧销22转动。具体的,所述动力源21可采用气缸。
[0044]在实际使用中,难以保证插芯3正对电池模组上的插装孔,因此,需要插芯3能在水平面内浮动。因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了一定位环24和至少四个弹簧柱塞25。
[0045]定位环24固定在固定架1上;所述插芯3包括支撑环部31、限位环部32 和杆部33,限位环部32底部和杆部33一体成形且顶部与支撑环部31固定,限位环部32穿过定位环24且支撑环部31底面与定位环24顶面相抵持,杆部33 与涨紧销22铰连接,拉杆23穿过支撑环部31、限位环部32并与涨紧销22铰连接;四个弹簧柱塞25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穿过定位环24并与限位环部32相抵持。具体的,限位环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其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源(21)、插芯(3)、涨紧销(22)和拉杆(23),其中,插芯(3)与固定架(1)连接;所述涨紧销(22)中间部位与插芯(3)铰连接,其在铰连接转动面上开设有腰孔(20),所述腰孔(20)延伸方向不通过铰连接转动轴;拉杆(23)一端与腰孔(20)铰连接,另一端铰连接动力源(21);动力源(21),与固定架(1)连接并提供拉杆(23)直线往返运动的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环(24)和至少四个弹簧柱塞(25),其中,定位环(24)固定在固定架(1)上;所述插芯(3)包括支撑环部(31)、限位环部(32)和杆部(33),限位环部(32)底部和杆部(33)一体成形且顶部与支撑环部(31)固定,限位环部(32)穿过定位环(24)且支撑环部(31)底面与定位环(24)顶面相抵持,杆部(33)与涨紧销(22)铰连接,拉杆(23)穿过支撑环部(31)、限位环部(32)并与涨紧销(22)铰连接;四个弹簧柱塞(25)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穿过定位环(24)并与限位环部(32)相抵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部(32)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浅槽(30),弹簧柱塞(25)伸入浅槽(30)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26),所述固定架(1)包括第一支撑平台(11)、第二支撑平台(12)、第三支撑平台(13)和侧连接板(14),第一支撑平台(11)、第二支撑平台(12)、第三支撑平台(13)从上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灿王玉宝欧思言杨迎龙乐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数锦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