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256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8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一连接线,第二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二数据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一数据线、第一连接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二连接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的长度与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相等;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三连接线,第三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的长度与显示区沿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第三连接线包括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其中,第二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一子连接线连接,以及第二连接线和第一数据线通过第二子连接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效果较好。显示效果较好。显示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各种配备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日趋常见。例如手机屏幕,显示器以及电子广告牌等。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人们对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下边框设计有扇出区,扇出区具有多条扇出线,扇出线用于将驱动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显示区的数据线中。其中,显示区的每一列像素对应设置有一条数据线,数据线用于驱动对应列的多个像素,多条扇出线与多条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
[0004]然而,上述数据线设置存在分布密度不均的问题,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效果较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扇出区与第一显示区对应设置;
[0008]第一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一连接线,第二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二数据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一数据线、第一连接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二连接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的长度与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相等;
[0009]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三连接线,第三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其延伸的长度与显示区沿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0010]第三连接线包括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其中,第二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一子连接线连接,第二连接线和第一数据线通过第二子连接线连接。
[0011]这样,在提高窄边框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各个位置金属密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而且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负载相等,各像素电压一致,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均匀。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数据线的数量和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的之和,与第一连接线的数量和第二连接线的数量的之和相等;
[0013]可以实现的是,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一连接线沿第二方向依次交替间隔排布;
[0014]可以实现的是,多条第二数据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沿第二方向依次交替间隔排布。
[0015]这样,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各个位置金属密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多条第一子连接线和多条第二子连接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0017]这样,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金属密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子连接线的数量等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
[0019]和/或,第二子连接线的数量等于第一数据线的数量。
[0020]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子连接线与第二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子连接线与第一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降低第一数据线的负载和第二数据线的负载。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二显示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显示区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
[0022]可以实现的是,两个第二显示区关于第一显示区对称设置。
[0023]这样,有利于提高窄边框效果。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沿显示面板的膜层堆叠方向,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同层设置,第一连接线和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同层设置;
[0025]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均与第三连接线不同层。
[0026]这样,可以减少显示面板中金属层的数量,便于加工。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
[0028]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与第三连接线之间设置有介质层;
[0029]第二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分别与第一子连接线通过介质层上的第一过孔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与第二子连接线通过介质层上的第二过孔连接。
[0030]这样,可以实现第二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与第一子连接线的连接以及第一数据线和第二连接线与第二子连接线的连接。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不同层设置,
[0032]第一数据线和第三连接线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线与第三连接线之间均设置有介质层;
[0033]第一数据线和第二子连接线通过位于第一数据线和第三连接线之间的介质层上的第三过孔连接,第二数据线和第一子连接线通过位于第一数据线和第三连接线之间的介质层的第四过孔连接;
[0034]第一连接线和第一子连接线通过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三连接线之间的介质层上的第五过孔连接,第二连接线与第二子连接线通过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三连接线之间的介质层上的第六过孔连接。
[0035]这样,可以实现第二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与第一子连接线的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与第二子连接线的连接。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沿显示面板的膜层堆叠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半导体层、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层、第二介质层、第二
金属层、第三介质层、第三金属层、第四介质层、第四金属层;
[0037]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第一数据线和第三连接线中的一者位于第三金属层,另一者位于第四金属层。
[0038]这样,可以减少显示面板中金属层的数量,简化加工工序。
[0039]或,第四金属层背离衬底的一侧依次层叠设置第五介质层和第五金属层;第一数据线和第一连接线不同层设置,第一数据线、第一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中的第一者位于第三金属层,第二者位于第四金属层,第三者位于第五金属层。
[0040]这样,可以减小金属层中布线占用空间,布线更灵活。
[0041]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0042]显示装置由上述的显示面板制作而成。该显示装置具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在提高窄边框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各个位置金属密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而且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负载相等,各像素电压一致,提高显示面板及使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0043]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专利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所述扇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二数据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的长度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相等;所述显示区具有多条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三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的长度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三连接线包括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一子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通过所述第二子连接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的之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的之和相等;优选的,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和多条所述第一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交替间隔排布;优选的,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交替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和多条所述第二子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量;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线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显示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显示区关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面板的膜层堆叠方向,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同层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满马志丽杨博高琳华田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