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31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0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扇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数据扇出线、多条第二数据扇出线。数据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数据扇出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数据扇出线与数据线对应设置,第一数据扇出线连接与其对应的数据线;第二数据扇出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数据扇出线与第一数据扇出线对应设置,第二数据扇出线连接与其对应的第一数据扇出线。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较窄的边框设计。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较窄的边框设计。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较窄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边框较宽。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扇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数据扇出线、多条第二数据扇出线。多条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多条第一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多条第二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与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
[0005]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中包括第一子信号线,所述第一子信号线的至少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多条第二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不同导电层,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中包括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子信号线的至少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
[0006]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1,相邻两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2,其中,(S2

S1)/S1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和/或,相邻两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3,相邻两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4,其中,(S4

S3)/S3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
[0007]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信号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间隔设置的第一模拟线,所述第二子信号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间隔设置的第二模拟线;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中还包括第三模拟线,
所述第三模拟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以外的显示区;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中还包括第四模拟线,所述第四模拟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以外的显示区。
[0008]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单元,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用于形成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线、所述第二模拟线、所述第三模拟线、所述第四模拟线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
[0009]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拟线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的第四模拟线;所述第三模拟线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的所述第二模拟线、第四模拟线。
[0010]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周围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所述扇出区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边框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极环、电源电路,所述电极环位于所述边框区,且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电极环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的至少部分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线和所述第四模拟线;电源电路绑定于所述第二边框区,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极环位于所述第二边框区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向所述电极环提供电源信号。
[0011]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所述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侧;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中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五模拟线,所述第五模拟线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且所述第五模拟线分别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相交的所述第一模拟线和第三模拟线。
[0012]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同一导电层,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同一导电层;所述第二信号线所在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在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0013]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源漏层、第二源漏层,第一源漏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源漏层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线;第二源漏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漏层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0014]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接触部和第一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多个第二过孔接触部和第二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和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
[0015]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5,相邻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6,其中,(S6

S5)/S5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和/或,相邻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7,相邻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8,其中,(S8

S7)/S7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
[0016]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中包括第一实孔接触部,多个所述第二过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扇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多条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多条第一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与所述数据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多条第二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与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中包括第一子信号线,所述第一子信号线的至少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多条第二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不同导电层,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中包括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子信号线的至少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相邻两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1,相邻两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2,其中,(S2

S1)/S1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和/或,相邻两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3,相邻两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4,其中,(S4

S3)/S3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子信号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间隔设置的第一模拟线,所述第二子信号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间隔设置的第二模拟线;所述扇出区包括第一扇出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中还包括第三模拟线,所述第三模拟线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以外的显示区;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中还包括第四模拟线,所述第四模拟线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以外的显示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单元,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用于形成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线、所述第二模拟线、所述第三模拟线、所述第四模拟线连接所述
公共电极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线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的第四模拟线;所述第三模拟线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的所述第二模拟线、第四模拟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周围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所述扇出区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边框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极环,所述电极环位于所述边框区,且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电极环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的至少部分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线和所述第四模拟线;电源电路,绑定于所述第二边框区,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极环位于所述第二边框区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向所述电极环提供电源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所述第一子扇出区和第二子扇出区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侧;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中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五模拟线,所述第五模拟线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且所述第五模拟线分别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相交的所述第一模拟线和第三模拟线。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同一导电层,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同一导电层;所述第二信号线所在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在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源漏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源漏层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线;第二源漏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漏层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接触部和第一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多个第二过孔接触部和第二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和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至少部分交叠,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相邻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5,相邻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6,其中,(S6

S5)/S5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和/或,相邻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S7,相邻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S8,其中,(S8

S7)/S7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中包括第一实孔接触部,多个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中包括第二实孔接触部和第二虚孔接触部;所述第一实孔接触部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实孔接触部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二虚孔接触部和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绝缘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过孔接触部中还包括第一虚孔接触部,所述第一虚孔接触部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虚孔接触部绝缘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漏层和所述第二源漏层之间,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6um。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在导电层和所述第二信号线所在导电层之间;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钝化层和所述所述第二信号线所在导电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平坦层上形成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虚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在导电层和所述第二信号线所在导电层之间;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钝化层和所述所述第二信号线所在导电层之间;其中,所述钝化层上形成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虚孔接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和所述第一模拟线之间断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1.5um

3.5um;和/或,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和所述第二模拟线之间断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1.5um

3.5um。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邻两侧的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三延伸部、第四延伸部、第五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和所述第五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过孔接触部和所述第四延伸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四延伸部在所述衬
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五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单元,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部,所述电极部用于形成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数据扇出线和所述第一模拟线之间的断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极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和/或,所述第二数据扇出线和所述第二模拟线之间的断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何帆何翼董向丹于海博仝可蒙王琦伟蔡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