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058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及应用。具体是取淤泥加水、搅拌,加入轻质萃取溶剂;震荡、静置分层,分离轻质萃取溶剂层,过滤,即得到所述微塑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也能适用于工业化实际应用,对水体不会带来额外污染,可有效分离出淤泥中的微塑料,适用于微塑料污染水体的治理。适用于微塑料污染水体的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污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微塑料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类。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这是其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的最大不同,它或悬浮于水体中,或沉积到水底,研究表明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中,以及淤泥和沉积物,甚至在饮用水、人类粪便、极地环境中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0003]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积累,人们对微塑料带来的生态危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水体中淤泥微塑料污染的治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当今生态环保
的一大热点,但现有水体中微塑料的提取多采用重液浮选分离法,该方法无法稳定有效地分离水体中微塑料和其它细小无机杂质,需要加入大量重盐以使水溶液达到需要的比重,会对原有水体造成额外的污染,故只适用于实验室的研究,不适合环保领域的工业化实际应用(Rachel L.Coppock et al.A small

scale,portable method for extracting microplastics from marine sediment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7,230:829

837.)。
[0004]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既能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也能适用于工业化实际应用的提取水体淤泥中微塑料的方法,对于水体污染治理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提取水体淤泥中微塑料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也能适用于工业化实际应用,对水体不会带来额外污染,可有效分离出淤泥中的微塑料,适用于微塑料污染水体的治理。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在提取微塑料方面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取淤泥加水、搅拌,加入轻质萃取溶剂;
[0011]S2.震荡、静置分层,分离轻质萃取溶剂层,过滤,即得到所述微塑料。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1所述搅拌是为了使微塑料颗粒与淤泥颗粒实现初步分离,所述加入轻质萃取溶剂是为了实现微塑料的萃取;步骤S2所述静置后分为三层,自下往上分别是泥土、水层、有机溶剂层,此时微塑料集中在有机溶剂层中,并且下两层可按需要作进一步处理,也可直接返回水体中,不会造成额外的污染或毒害;所述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即使用后的轻质萃取溶剂,仍可用于下一次萃取,实现循环利用。
[0013]优选地,步骤S1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pm,搅拌时间为3~5min。
[0014]经过3~5min的搅拌,此时淤泥呈非泥浆状态,实现了泥水混合。
[0015]优选地,步骤S1所述水与淤泥的质量比为8~12:1。
[0016]优选地,步骤S1所述轻质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或正丁醇。
[0017]最优选地,所述轻质萃取溶剂为正丁醇。
[0018]优选地,步骤S1所述轻质萃取溶剂的体积占搅拌所得混合物的1/3~3/5。
[0019]优选地,步骤S2所述过滤采用装有孔径为0.2μm以上滤纸的过滤器。
[0020]优选地,步骤S1所述搅拌后还使用40~60目的不锈筛网进行过筛。
[0021]优选地,步骤S2所述过滤得到的滤液重复步骤S2的操作1~5次。
[002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也能适用于工业化实际应用,对水体不会带来额外污染,可有效分离出淤泥中的微塑料,适用于微塑料污染水体的治理,因此,上述方法在提取微塑料方面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也能适用于工业化实际应用,对水体不会带来额外污染,可有效分离出淤泥中的微塑料,适用于微塑料污染水体的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0026]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0027]实施例1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28]S1.取24g河床淤泥样,加水稀释至240mL,放入搅拌器中以500rpm的转速搅拌5min,使用60目的不锈筛网过筛,转移至500mL分液漏斗,加入144mL正丁醇;
[0029]S2.充分震荡后静置至分为三层,将上层轻质萃取溶剂层转移至装有孔径为0.2μm滤纸的过滤器进行过滤;
[0030]S3.取步骤S2过滤所得滤液重复S2的操作5次,合并6次过滤所得的滤渣,即得到所述微塑料。
[0031]实施例2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32]同实施例1的方法,区别在于,步骤S1中用正己烷替代正丁醇,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min;且步骤S3中取S2过滤所得滤液重复S2的操作3次。
[0033]实施例3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34]同实施例1的方法,区别在于,步骤S1所述不锈筛网为40目不锈筛网;且步骤S3中取S2过滤所得滤液重复S2的操作1次。
[0035]实施例4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36]同实施例1的方法,区别在于,步骤S1中以300rpm的转速搅拌。
[0037]实施例5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38]同实施例1的方法,区别在于,步骤S1中将河床淤泥样加水稀释至192mL,且加入的正丁醇体积为80mL。
[0039]实施例6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0040]同实施例1的方法,区别在于,步骤S1中将河床淤泥样加水稀释至288mL,步骤S2用装有孔径为0.5μm滤纸的过滤器过滤。
[0041]按照上述实施例1~6的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在步骤S2所述静置分层后,可观察到微塑料明显偏向上层轻质萃取溶剂层,因此,过滤后均能成功提取出微塑料。
[0042]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淤泥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淤泥加水、搅拌,加入轻质萃取溶剂;S2.震荡、静置分层,分离轻质萃取溶剂层,过滤,即得到所述微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pm,搅拌时间为3~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水与淤泥的质量比为8~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轻质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或正丁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旗新黎雪芳刘良英余梓敏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