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73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密封装置用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密封连接,密封装置具有连接部和抵靠部,连接部用于连接在第一连接件,抵靠部位于连接部朝向第二连接件的一侧并用于抵靠在第二连接件上,抵靠部具有用于与第二连接件的侧部抵靠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抵靠部还具有容纳腔,容纳腔位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之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密封连接时,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均能朝向容纳腔方向移动。密封装置在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密封连接时,通过抵靠部能够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发生挤压磕碰,同时,抵靠部能够起密封作用,可以更好的密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间隙。二连接件之间的间隙。二连接件之间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装置、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为了便于电动汽车快速安装和更换电池,都是在电池上集成电连接器实现与电动汽车电连接。汽车在行驶中可能会发生颠簸使得电池与车辆连接处的电连接器接触不良或损坏,因此在电连接器上设置有浮动部件来实现浮动式电连接,以保证电连接器在连接和使用的稳定性。
[0003]由于现有的电连接器具有车端连接件、浮动件、电池端连接件,为了对电连接器内进行密封,通过在电连接器的外壳上设置密封装置来避免内部进水导致电连接器无法正常使用。现有的密封装置一般是套设在车端连接件的车端固定板和浮动件的浮动板上,浮动件与电池端连接件之间的密封通过密封装置的外侧部与电池端连接件的抵压实现密封。由于电连接器的浮动件和电池端连接件采用浮动连接方式,电连接器的外壳上的密封装置也会随着浮动部的浮动而浮动,浮动件与电池端连接件之间的间隙会随着浮动变大或变小,间隙变大会使得密封装置的外侧部与电池端连接件的密封效果变差,也会导致外部水进入,影响电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外壳上的密封装置也会随着浮动部的浮动而间隙变大,使得密封装置的外侧部与电池端连接件的密封效果变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装置、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用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具有连接部和抵靠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在第一连接件,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并用于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抵靠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部抵靠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所述抵靠部还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密封连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均能朝向所述容纳腔方向移动。
[000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密封装置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密封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在靠近时,密封装置的抵靠部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均能在第二连接件的作用下向容纳腔方向移动,通过抵靠部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发生挤压磕碰,同时,抵靠部能够起密封作用,可以更好的密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水或杂物进入电连接器内影响电连接器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即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间隙发生变化,抵靠部均能通过上述两个抵接面朝向容纳腔方向的移动适应间隙的变化以保证密封效果,保证电池对车辆的供电稳定性。
[0008]较佳地,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自所述抵靠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抵靠部的中部方向倾斜。
[000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均自抵靠部和连接部的连接处朝向抵靠部的中部方向倾斜,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互相靠近时,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能够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更容易朝容纳腔方向移动,即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间隙发生变化,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也不会向外移动导致外部杂质进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间隙。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连续平面过渡;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连续平面过渡。
[00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美观,便于加工。
[0012]较佳地,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未抵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5
°‑
25
°
,所述第二抵接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为8
°‑
15
°

[0013]较佳地,所述抵靠部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和内周侧,所述第一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部远离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二抵靠部远离所述第一抵靠部的外周侧。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个抵靠部与第二连接件抵接,一方面便于抵靠部与第二连接件挤压时产生变形,实现更好地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双重密封的效果。
[0015]较佳地,所述抵靠部还包括第三抵靠部,所述第三抵靠部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三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三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二容纳腔。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加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密封效果。
[0017]较佳地,所述容纳腔自抵靠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抵靠部与第二连接件抵接时抵靠部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从而增强密封效果。
[0019]较佳地,所述抵靠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将容纳腔通过开口与外部连通,避免容纳腔在被挤压时内部的气体无法排除,导致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不能向容纳腔方向移动更大的距离,影响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抵接密封效果。
[0021]较佳地,所述容纳腔为所述抵靠部内部形成的封闭腔体。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容纳腔采用封闭腔体结构,可以使抵靠部具有较大的弹性,增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缓冲效果。
[0023]较佳地,所述容纳腔的截面为多边形。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降低抵靠部在挤压时的变形程度,实现更好的密封以及缓冲作用。
[0025]较佳地,所述密封装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密封装置的内周侧具有一环形凹槽,所述
环形凹槽用于套设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并分别用于卡合连接对应侧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连接件通过嵌入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密封装置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脱落的效果,且密封性良好,防水效果明显,同时,结构简单,易装配。
[0027]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接部朝向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一端具有沿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
[0028]所述第二卡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一端具有沿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
[002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装置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提高了密封装置和第一连接件在连接和使用的稳定性。
[0030]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内周侧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用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具有连接部和抵靠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在第一连接件,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并用于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部抵靠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所述抵靠部还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密封连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均能朝向所述容纳腔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自所述抵靠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抵靠部的中部方向倾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连续平面过渡;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连续平面过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未抵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5
°‑
25
°
,所述第二抵接面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为8
°‑
15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包括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和内周侧,所述第一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部远离所述第二抵靠部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二抵靠部远离所述第一抵靠部的外周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还包括第三抵靠部,所述第三抵靠部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三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三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二容纳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自抵靠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