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及供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73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及供油系统,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润滑油泵、第二润滑油泵、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内;第一引射器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外,高速入口与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低速入口与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出口能够与润滑油回油箱连通;第二引射器也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外,高速入口与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低速入口与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出口能够与润滑油回油箱连通。如此,能够及时有效地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当需要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交替工作时,大幅度缩减了供油间隔时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及供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供应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及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厂内,通常会配置有汽轮机、风机以及润滑油回油箱。其中,润滑油回油箱内固定有两台润滑油泵,任意一台润滑油泵均能够驱使润滑油回油箱内的润滑油流向汽轮机和风机。两台润滑油泵采用“一备一用”的形式进行工作,当处于工作状态的一台润滑油泵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润滑油泵能够代替发生故障的润滑油泵继续进行供油任务,保障了生产节拍,降低汽轮机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润滑油流经汽轮机和风机后,会回流至润滑油回油箱内。长期实践中,发现回流的润滑油中裹挟了大量空气,空气进入润滑油回油箱内后,会逐渐积存在备用的润滑油泵的出口处。当需要备用的润滑油泵作为工作油泵进行工作时,积存在备用的润滑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导致备用的油泵不能及时供油,供油间隔会超过十几秒,极大可能引起汽轮机和风机发生重大故障,引发生产事故。
[0003]因此,如何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以缩短两台润滑油泵交替工作时的供油间隔时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两台润滑油泵交替工作时的供油间隔时长较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及供油系统。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包括第一润滑油泵、第二润滑油泵、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
[0006]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内;
[0007]第一引射器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外,高速入口与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低速入口与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出口能够与润滑油回油箱连通;
[0008]第二引射器也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外,高速入口与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低速入口与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出口能够与润滑油回油箱连通。
[000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0010]第一引射器的高速入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
[0011]第二引射器的出口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
[0012]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供油管、第一回油管、第一回气管、第二供油管、第二回油管和第二回气管;
[0013]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与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
[0014]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一供油管靠近第一润滑油泵的一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引射器的高速入口、第一回气管的一端连通;
[0015]第一回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射器的低速入口连通;
[0016]第二供油管的一端与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
[0017]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二供油管靠近第二润滑油泵的一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引射器的高速入口、第二回气管的一端连通;
[0018]第二回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引射器的低速入口连通。
[001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供油管和第二供油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三单向阀。
[0020]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引射器中空,一端设有收缩管段,中部设有混合管段,另一端设有扩散管段;
[0021]收缩管段远离混合管段的一端为第一引射器的低速入口;
[0022]低速入口内穿设有喷嘴;喷嘴的一端为第一引射器的高速入口
[0023]第二引射器的结构与第一引射器的结构相同。
[0024]基于同一构思的一种供油系统,包括润滑油回油箱、抽烟泵和上述任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
[0025]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固定于润滑油回油箱内;
[0026]抽烟泵固定于润滑油回油箱的顶部,进口与润滑油回油箱的内部连通;
[0027]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均固定于润滑油回油箱的一侧外壁上,出口分别与润滑油回油箱的内部连通。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分别能够驱使润滑油回油箱内的润滑油流向汽轮机和风机。当第一润滑油泵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引射器也处于工作状态。从液压油回油箱内流出的高速状态的润滑油一部分流向汽轮机和风机,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引射器的高速入口流入第一引射器内作为高速流体。此时,积存在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处的润滑油和空气会通过第一引射器的低速入口流入第一引射器内作为低速流体。低速流体在高速流体的带动下更快地流向润滑油回油箱。当第二润滑油泵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引射器也处于工作状态。从液压油回油箱内流出的高速状态的润滑油一部分流向汽轮机和风机,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引射器的高速入口流入第二引射器内作为高速流体。此时,积存在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处的润滑油和空气会通过第二引射器的低速入口流入第二引射器内作为低速流体。低速流体在高速流体的带动下更快地流向润滑油回油箱。如此,能够及时有效地去除积存在备用的润滑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当需要第一润滑油泵和第二润滑油泵交替工作时,大幅缩短了供油间隔时长,保障了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一种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所示的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中第一引流器沿轴向的剖视图。
[0031]附图中,111、第一润滑油泵;112、第二润滑油泵;121、第一引射器;1211、收缩管段;1212、混合管段;1213、扩散管段;1214、喷嘴;122、第二引射器; 131、第一单向阀;132、第二单向阀;141、第一供油管;142、第二供油管; 151、第一回油管;152、第二回油管;161、
第一回气管;162、第二回气管; 170、第三单向阀;200、润滑油回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线”、“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润滑油泵、第二润滑油泵、第一引射器和第二引射器;所述第一润滑油泵和所述第二润滑油泵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内;所述第一引射器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外,高速入口与所述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低速入口与所述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出口能够与所述润滑油回油箱连通;所述第二引射器也适用于固定在润滑油回油箱外,高速入口与所述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低速入口与所述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出口能够与所述润滑油回油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引射器的高速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引射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积存在备用油泵的出口处的空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供油管、第一回油管、第一回气管、第二供油管、第二回油管和第二回气管;所述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油管靠近所述第一润滑油泵的一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射器的高速入口、所述第一回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盾钰卢坚伟辜美昂何建涛林吴斌黄培聪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汕头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