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39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包括网衣提升装置,网衣提升装置包括挡板、电机、配重拉绳、L形轨道和配重块,两个L形轨道对称设置并竖直固定在网箱主体框架上,两个L形轨道底部固定在挡板上,两个L形轨道与挡板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与配重拉绳一端连接,配重拉绳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设置在网箱主体框架顶部用于收起或放下配重拉绳实现配重块的上下移动,两个L形轨道朝向网箱主体框架中心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一缝隙,网衣系统底部通过该缝隙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运动带动网衣系统底部进行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网箱实现养殖鱼类的机械化捕捞,降低了捕捞的工作强度。捞的工作强度。捞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属于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提高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品质,降低养殖鱼类的死亡率,养殖网箱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目前采用的大型养殖网箱其养殖水体积可达上万乃至10万立方米,养殖的鱼类达上千吨。
[0003]随着养殖网箱规模的增大,对于养殖鱼类的捕捞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养殖网箱养殖鱼类的捕捞还主要采用人工的方法,如起捕时通过人力将网衣底部抬起,将养殖鱼类聚集到较小范围内,或者将带有沉子的巨大网兜放入网箱内,人工拖动网兜将养殖鱼类聚集到较小范围内。这种聚鱼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因此,亟需开发针对大型养殖网箱的自动收鱼装置,减轻养殖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高养殖鱼类捕捞的效率,满足未来海水养殖网箱大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在养殖网箱上安装有网衣提升装置,实现养殖鱼类的机械化捕捞,降低了捕捞的工作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包括网衣提升装置,网衣提升装置包括挡板、电机、配重拉绳、L形轨道和配重块,两个L形轨道对称设置并竖直固定在网箱主体框架上,两个L形轨道底部固定在挡板上,两个L形轨道与挡板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与配重拉绳一端连接,配重拉绳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设置在网箱主体框架顶部用于收起或放下配重拉绳实现配重块的上下移动,两个L形轨道朝向网箱主体框架中心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一缝隙,网衣系统底部通过该缝隙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运动带动网衣系统底部进行上下移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L形轨道、挡板、网箱主体框架均采用钢结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网衣提升装置还包括顶部支座,顶部支座固定在网箱主体框架顶部,顶部支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卷轴,配重拉绳的另一端与卷轴相连,顶部支座底部端面设置有第一U形吊耳用于固定网衣系统顶部各角。
[000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顶部焊接有第二U形吊耳,配重拉绳的一端和网衣系统底部各角均与第二U形吊耳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网箱主体框架包括立柱,多个立柱的顶部通过顶部箱梁连接,多个立柱的底部通过底部箱梁连接,顶部箱梁与底部箱梁均与立柱垂直设置,立柱一侧面朝向网衣系统设置,立柱、底部箱梁、顶部箱梁的截面均为矩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侧面两立柱之间和顶部箱梁和底部箱梁之间均焊接有一侧面支撑,两个侧面支撑十字交叉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网衣系统设置在网箱主体框架内部,网衣系统包括侧面网衣和底
面网衣,侧面网衣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绕网箱主体框架内部一周的顶面网筋和底面网筋,顶面网筋和底面网筋之间通过若干根竖向网筋连接,底面网衣四周与底面网筋连接。
[0012]进一步的,顶面网筋、底面网筋和竖向网筋采用耐磨尼龙绳。
[0013]进一步的,顶面网筋上设置有多个顶部吊环用于与网箱主体框架顶部固定连接,底面网筋上设置有多个底部吊环用于与配重块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网箱主体框架上连接有若干根系泊缆,用于将网箱主体框架系泊在海床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在养殖网箱上安装有网衣提升装置,通过两个对称布置的L形轨道和挡板将形成调节空间,将配重块设置在调节空间中,保证了配重块可沿着调节空间上下滑动,而非在水中任意摇摆,配重块通过配重拉绳与电机卷轴连接,当养殖的鱼类需要捕捞时,可利用电机卷轴回收配重拉绳,配重拉绳提升配重块,配重块带动与其连接的网衣系统,将鱼类聚集到较小的空间内,从而实现养殖鱼类的机械化捕捞,降低了捕捞的工作强度。
[001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网衣提升装置的L形轨道、挡板、网箱主体框架均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因此养殖网箱结构强度高,可在养殖网箱上安装对结构变形敏感的网衣提升机械装置;
[0018]进一步的,在正常养殖过程中,网衣系统各角均被拉紧保证了波流作用下养殖网箱养殖体积不会产生严重损失,给养殖的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自动提升网衣的钢结构养殖网箱三维图;
[0020]图2自动提升网衣的钢结构养殖网箱俯视图;
[0021]图3自动提升网衣的钢结构养殖网箱正视图;
[0022]图4网衣提升装置三维图;
[0023]图5网衣提升装置顶部支座局部三维图;
[0024]图6网衣提升装置底部连接局部三维图;
[0025]附图中:1

立柱、2

底部箱梁、3

顶部箱梁、4

侧面支撑、5

网衣系统、6

网衣提升装置、7

系泊缆、8

侧面网衣、9

底面网衣、10

顶面网筋、11

底面网筋、12

竖向网筋、13

顶部支座、14

挡板、15

电机、16

配重拉绳、17

L形轨道、18

配重块、19

第一U形吊耳、20

第二U形吊耳、21

卷轴、22

顶部吊环、23

底部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包括立柱1、底部箱梁2、顶部箱梁3、侧面支撑4、网衣系统5、网衣提升装置6、系泊缆7。
[0028]立柱1、底部箱梁2、顶部箱梁3焊接在一起构成整个养殖网箱的主体框架,在主体框架侧面两立柱1之间和顶部箱梁3和底部箱梁2之间均焊接有侧面支撑4,两个侧面支撑4十字交叉设置,加强整个网箱结构的强度。
[0029]多个立柱1的顶部通过顶部箱梁3连接,多个立柱1的底部通过底部箱梁2连接,顶部箱梁3与底部箱梁2均与立柱1垂直设置。
[0030]立柱1、底部箱梁2、顶部箱梁3截面均为矩形,方便连接节点的焊接;侧面支撑4截面为圆形,有利于降低作用在支撑上的波浪荷载。
[0031]立柱1的一个侧面朝向钢结构养殖网箱中心,有利于网衣提升装置的安装。
[0032]网衣系统5包括侧面网衣8和底面网衣9,在侧面网衣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绕网箱一周的顶面网筋10、底面网筋11,在网箱主体框架转角处还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网筋12,侧面网衣8绑扎在顶面网筋10、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网衣提升装置(6),网衣提升装置(6)包括挡板(14)、电机(15)、配重拉绳(16)、L形轨道(17)和配重块(18),两个L形轨道(17)对称设置并竖直固定在网箱主体框架上,两个L形轨道(17)底部固定在挡板(14)上,两个L形轨道(17)与挡板(14)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配重块(18),配重块(18)与配重拉绳(16)一端连接,配重拉绳(16)的另一端与电机(15)连接,电机(15)设置在网箱主体框架顶部用于收起或放下配重拉绳(16)实现配重块(18)的上下移动,两个L形轨道(17)朝向网箱主体框架中心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有一缝隙,网衣系统底部通过该缝隙与配重块(18)连接,配重块(18)运动带动网衣系统底部进行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轨道(17)、挡板(14)、网箱主体框架均采用钢结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提升装置(6)还包括顶部支座(13),顶部支座(13)固定在网箱主体框架顶部,顶部支座(13)上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输出端安装有卷轴(21),配重拉绳(16)的另一端与卷轴(21)相连,顶部支座(13)底部端面设置有第一U形吊耳(19)用于固定网衣系统(5)顶部各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网衣的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8)顶部焊接有第二U形吊耳(20),配重拉绳(16)的一端和网衣系统(5)底部各角均与第二U形吊耳(20)固定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宇闫姝刘鑫王秋明黄和龙孙伟鹏胡任亚刘明霞陈建军周昳鸣刘瑞超郭晓辉胡合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