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40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所述多个网箱组在水平面上呈矩阵分布;所述网衣包覆多个网箱组,所述网衣设有向上的开口;所述网箱组包括多个网箱本体,多个所述网箱本体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贝类养殖在网箱本体,所有网线组的网箱本体呈空间矩阵状布置,置解决了养殖海域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工作人员投喂的饲料从开口进入网衣内部,避免了饲料污染和饲料浪费。鱼类可以在网箱本体之间游动,处理网箱本体上附着的藤壶。的藤壶。的藤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产的贝类通常养殖在网箱内,并将网箱沉下海底。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各种问题:给贝类投喂饲料时,难以精准投喂,饲料通常随海水飘走,造成环境的污染和饲料的浪费。在贝类养殖的过程中,网箱上将附着藤壶,藤壶影响了贝类的良好生长。并且贝类总是集中在海底,养殖贝类的海域空间利用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提高养殖海域的空间利用率,解决饲料浪费、饲料污染的问题,解决藤壶对贝类的影响。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包括水下组件,所述水下组件包括网衣和多个网箱组;所述多个网箱组在水平面上呈矩阵分布;所述网衣包覆多个网箱组,所述网衣设有向上的开口;
[0005]所述网箱组包括多个网箱本体,多个所述网箱本体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海上浮道组件,所述海上浮道组件悬浮在海面上,所述海上浮道组件包括纵向浮道和横向浮道,所述纵向浮道和横向浮道均均匀间隔设置,将海域分隔出多个网格海域,所述水下组件设有多个,所述水下组件分别设置在一个网格海域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浮道和横向浮道均包括多个相连的竹排,所述海上浮道组件通过船锚连接海底。
[0008]进一步地,所述网衣的开口边沿连接海上浮道组件。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绳和连接杆;所述连接绳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绳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在网格海域上,所述连接绳的端部捆绑在海上浮道组件上;
[0010]所述连接杆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连接绳,下端伸入网格海域,每个所述连接绳上均匀可拆卸连有多个连接杆;
[0011]所述网箱组设置在连接杆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绳贯穿连接杆上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贝类养殖在网箱本体,“所述多个网箱组在水平面上呈矩阵分布;多个所述网箱本体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故而所有网线组的网箱本体呈空间矩阵状布置。现有技术中的贝类总是随着网箱沉在海底,本技术网箱本体的设置解决了养殖海域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0014]在网衣内养殖其他鱼类,在因为“所述网衣包覆多个网箱组,所述网衣设有向上的开口”;工作人员投喂的饲料从开口进入网衣内部,并被限制在网衣内,鱼类可以吃到没有精准投喂给贝类的饲料,避免了饲料污染和饲料浪费。
[0015]鱼类可以在网箱本体之间游动,处理网箱本体上附着的藤壶,使贝类可以正常生
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9]标号说明:
[0020]1、水下组件;11、网衣;12、网箱组;121、网箱本体;
[0021]2、海上浮道组件;21、纵向浮道;22、横向浮道;
[0022]3、连接绳;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4]请参照图1

3,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包括水下组件1,所述水下组件1包括网衣11和多个网箱组12;所述多个网箱组12在水平面上呈矩阵分布;所述网衣11包覆多个网箱组12,所述网衣11设有向上的开口;
[0025]所述网箱组12包括多个网箱本体121,多个所述网箱本体121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0026]由上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贝类养殖在网箱本体121,“所述多个网箱组12在水平面上呈矩阵分布;多个所述网箱本体121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故而,优选的,所有网线组的网箱本体121呈空间矩阵状布置。现有技术中的贝类总是随着网箱沉在海底,本技术网箱本体121的设置解决了养殖海域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0027]在网衣11内养殖其他鱼类,在因为“所述网衣11包覆多个网箱组12,所述网衣11设有向上的开口”;工作人员投喂的饲料从开口进入网衣11内部,并被限制在网衣11内,鱼类可以吃到没有精准投喂给贝类的饲料,避免了饲料污染和饲料浪费。
[0028]鱼类可以在网箱本体121之间游动,处理网箱本体121上附着的藤壶,使贝类可以正常生长。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海上浮道组件2,所述海上浮道组件2悬浮在海面上,所述海上浮道组件2包括纵向浮道21和横向浮道22,所述纵向浮道21和横向浮道22均均匀间隔设置,将海域分隔出多个网格海域,所述水下组件1设有多个,所述水下组件1分别设置在一个网格海域中。
[0030]由上描述可知,工作人员可以在海上浮道组件2上行走到各个水下组件1附近,给海产品投喂饲料。
[0031]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浮道21和横向浮道22均包括多个相连的竹排,所述海上浮道组件2通过船锚连接海底。
[0032]由上描述可知,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浮道组件2的结构以及固定方式。
[0033]进一步地,所述网衣11的开口边沿连接海上浮道组件2。
[0034]由上描述可知,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网衣11连接结构。
[0035]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绳3和连接杆4;所述连接绳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绳3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在网格海域上,所述连接绳3的端部捆绑在海上浮道组件2上;
[0036]所述连接杆4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4上端连接连接绳3,下端伸入网格海域,每个所述连接绳3上均匀可拆卸连有多个连接杆4;
[0037]所述网箱组12设置在连接杆4上。
[0038]由上描述可知,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网箱本体121连接结构,工作人员在需要收获贝类时,先拆下连接绳3与海上浮道组件2的捆绑,拉动连接绳3将连接杆4拉到网格海域边沿,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解除连接杆4和连接绳3的连接后,方便将连接杆4拉出网格海域,所述网箱本体121被连接杆4带动而脱离海面。
[003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绳3贯穿连接杆4上端。
[0040]由上描述可知,提供一种连接绳3与连接杆4的可拆卸结构。
[0041]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的应用背景为:养殖贝类需要解决海域空间利用率问题、饲料的污染和浪费问题、藤壶附着问题时。
[0042]实施例一
[0043]请参照图1

3,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包括水下组件1,所述水下组件1包括网衣11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组件,所述水下组件包括网衣和多个网箱组;所述多个网箱组在水平面上呈矩阵分布;所述网衣包覆多个网箱组,所述网衣设有向上的开口;所述网箱组包括多个网箱本体,多个所述网箱本体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上浮道组件,所述海上浮道组件悬浮在海面上,所述海上浮道组件包括纵向浮道和横向浮道,所述纵向浮道和横向浮道均均匀间隔设置,将海域分隔出多个网格海域,所述水下组件设有多个,所述水下组件分别设置在一个网格海域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贝类生态混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磊陈志陈依芳谢祥乐王奇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