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井,其包括钢制井体,钢制井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与排水管,进水管设置于排水管的上方;钢制井盖,钢制井盖设置于钢制井体的顶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设置于钢制井体内部且设置于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以及,排气管,排气管设置于钢制井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井解决了现有的雨水井建造施工耗时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雨水井不能处理雨水及排水不顺畅的问题。水井不能处理雨水及排水不顺畅的问题。水井不能处理雨水及排水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井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及市政雨水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新型技术也随之出现。目前,城市中现有的雨水井都采用砖砌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现场建造,施工周期长,人工成本高,还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如何处理、利用雨水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方便建造和施工,又可以合理处理雨水且排水顺畅的雨水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雨水井,其为钢制井体,适宜工厂化批量制作,而且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排气管,实现了对雨水的处理,以使雨水再利用;设置的排气管可使雨水井排水更顺畅,一方面解决了现有的雨水井建造施工耗时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的雨水井不能处理雨水及排水不顺畅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雨水井,其包括:
[0006]钢制井体,所述钢制井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与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排水管的上方;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可直接与井壁焊接,如果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是不可焊接材质(如PVC、PE、铸铁管等材质),则可采取承插式柔性密封连接;
[0007]钢制井盖,所述钢制井盖设置于所述钢制井体的顶部;
[0008]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设置于所述钢制井体内部且设置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以及,
[0009]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钢制井体的顶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制井体内部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所述钢制井盖的下方。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制井体底部外侧设置有抗浮支脚。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制井体的顶部设置有钢制井脖,所述井盖设置于所述钢制井脖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制井体为长方体型或者圆柱体型。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制井体内表层和外表层均设置有防腐层。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腐层为环氧煤沥青或者橡胶涂料中的任一种。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为网孔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过滤
层的网孔。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雨水井,通过设置钢制井体实现了工厂化批量制作,节省了人工,根据工况可焊接式连接安装也可承插式柔性连接安装,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长,提高了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实现了对雨水的处理,以使雨水再利用;设置的排气管保证了在水流量大时井体内的正常大气压,使井体内一直保持最大流量,可使雨水井排水更顺畅。本技术提供的雨水井解决了现有的雨水井建造施工耗时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雨水井不能处理雨水及排水不顺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公开的雨水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实施例所公开的雨水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实施例所公开的雨水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5]在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雨水井,其包括:
[0027]钢制井体1,钢制井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2与排水管3,进水管2设置于排水管3的上方;
[0028]钢制井盖8,钢制井盖8设置于钢制井体1的顶部;
[0029]第一过滤层4、第二过滤层5,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设置于钢制井体1内部且设置于进水管3和排水管4之间;以及,
[0030]排气管9,排气管9设置于钢制井体1的顶部。
[00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雨水井属于重力自流,所以进水管设置在井体上高于排水管的位置处,排水管设置在井体上低于进水管的位置处。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进水管和排水管与外部连接管道密封连接,进水管和排水管与外部连接管道连接后通过橡胶密封件进行密封,外部连接管道插入进水管和排水
管,再套入橡胶密封件用螺栓压紧带槽法兰,强迫橡胶密封件挤压膨胀变形填充法兰槽内进行完全封闭。
[0033]排气管可实现井体内外通气,保证在水流量大时井体内的正常大气压,使井体内一直保持最大流量;在无雨水流通时保持井体内的空气流动,避免井体内部沼气聚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钢制井体1内部设置有爬梯6,爬梯6位于钢制井盖8的下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爬梯6活动脱落对工作人员在上下爬梯时带来的伤害,故使其固定在钢制井体1的井壁上。通过设置爬梯,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雨水井中的杂物取出,并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雨水井的维修。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2所示,钢制井体1底部外侧设置有抗浮支脚10。抗浮支脚可与预制基础垫层预留的预埋件连接,抗浮支脚与预埋件根据实际工况选择焊接或铆接;通过设置抗浮支脚可起到防止钢制井体因地域环境所引起的浮动或晃动,从而保证了钢制井体的正常工作。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2所示,钢制井体1的顶部设置有钢制井脖7,井盖8设置于钢制井脖7上。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钢制井体1为长方体型或者圆柱体型。可以理解的是,钢制井体1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型或者圆柱体型,也可以为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其他形状的钢制井体也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井体,所述钢制井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与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排水管的上方;钢制井盖,所述钢制井盖设置于所述钢制井体的顶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设置于所述钢制井体内部且设置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以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钢制井体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井体内部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所述钢制井盖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井体底部外侧设置有抗浮支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李国山,李霞,穆春生,刘文哲,郝飒,陈思亮,戴赏菊,张广建,刘琪,慕立超,曹琳,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