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01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膨胀阀,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使制冷剂流入阀室的入口孔及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阀室流出的阀孔;阀芯,该阀芯对流过所述阀孔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节;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阀主体并经由阀杆而对所述阀芯进行驱动;第一防振弹簧,该第一防振弹簧设置于所述阀室并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以及第二防振弹簧,该第二防振弹簧与所述阀杆抵接而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膨胀阀
[0001]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原申请的申请日:2017年07月21日
[0003]原申请的申请号:201780048787.0
[0004]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膨胀阀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制冷循环中使用的感温机构内置型的膨胀阀。

技术介绍

[0006]以往,对于在搭载于汽车的空调装置等中使用的制冷循环,使用根据温度来对制冷剂的通过量进行调整的感温机构内置型的温度膨胀阀。这样的膨胀阀的阀主体具有供高压的制冷剂导入的入口端口和与入口端口连通的阀室,并且,在阀主体的顶部装备有被称作动力元件的阀芯的驱动机构。
[0007]配设于阀室内的球状的阀芯与向阀室开口的阀孔的阀座相对地配置。阀芯由配置于阀室内的支承部件支承,并且由螺旋弹簧向阀座方向施力,该螺旋弹簧在安装于阀主的调整螺钉与支承部件之间设置。并且,阀芯通过由动力元件驱动的阀杆而被操作,对与阀座之间的节流通路的开度进行控制。另外,通过了阀孔的制冷剂被从出口端口向蒸发器侧输送。
[0008]在此,送入膨胀阀的入口端口的高压制冷剂有时会由于压缩机的动作而产生压力变动(脉动),由此会导致阀芯振动而产生异响。
[0009]为了防止这样的振动,以往,提出有设置用于抑制阀芯的振动的防振弹簧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10]专利文献1记载的膨胀阀使用多个弹性体将对设置于阀室内的球状的阀芯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弹性地保持于阀室内,由此,阀芯被从其外侧朝向阀座侧(即朝向实际上与阀芯的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弹性地按压支承,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阀芯的振动。
[0011]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膨胀阀中,设为如下那样的结构:为了对用于将动力元件的动作向球状的阀芯传递的阀杆给予所期望的滑动阻力,在供阀杆插入的阀主体内的细孔内配置防振弹簧且使该弹簧的顶端与阀杆接触,由此通过这样的结构来抑制阀杆的上下方向上的无用的细微振动,由此也可以有效地抑制阀芯的振动。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156046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3056号公报
[0016]以往的膨胀阀的构造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振效果,但也有如下的问题。即,如果想要使配置于汽车等的内部的该制冷循环的小型轻量化和其高功能/高效率化两者同时成立,则对于配置于制冷循环内的包含膨胀阀的各种设备也要求其小型化及高性能化。
[0017]但是,实际情况是,一直以来持续进行膨胀阀的各种研究开发,对于其小型化已大致接近极限。
[0018]在这样的膨胀阀中,若是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阀室内的防振弹簧的多个脚部与阀室侧壁抵接的结构,则即使对防振弹簧的形状、材质等进行各种调整,由于被向该膨胀阀的入口端口导入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变动的程度(即压力差、其变动的周期的程度),也会有无法得到充分的阀芯的振动抑制的情况。
[0019]即使是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那样的、使阀杆由环防振弹簧抵接的构造也是同样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2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由高压制冷剂的影响引起的阀芯的振动的膨胀阀。
[002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代表性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膨胀阀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使制冷剂流入阀室的入口孔及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阀室流出的阀孔;阀芯,该阀芯对流过所述阀孔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节;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对所述阀芯进行支承;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经由所述支承部件而将所述阀芯向闭阀方向按压;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阀主体并经由阀杆而对所述阀芯进行驱动;第一防振弹簧,该第一防振弹簧设置于所述阀室并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以及第二防振弹簧,该第二防振弹簧与所述阀杆抵接而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所述第一防振弹簧具有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圆环状的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脚部,所述多个脚部分别具有在与所述基部相同的面中形成为放射状的上部、从该上部向所述螺旋弹簧侧弯折的弯折部、以及从该弯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部。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该专利技术的膨胀阀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高压制冷剂的影响引起的阀芯的振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0025]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膨胀阀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26]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防振弹簧的立体图。
[0027]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防振弹簧的俯视图。
[0028]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防振弹簧的侧视图。
[0029]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防振弹簧的立体图。
[0030]图7A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防振弹簧的局部说明图。
[0031]图7B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防振弹簧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32]图8是表示将阀杆安装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防振弹簧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3]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防振弹簧的俯视图。
[0034]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的第三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0035]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防振弹簧的立体图。
[0036]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的第四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第一实施例>
[003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膨胀阀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9]如图1所示,膨胀阀10具备阀主体11、动力元件70、阀芯40、阀杆60、支承部件100、第一防振弹簧140、螺旋弹簧44、调整螺钉120、第二防振弹簧500。
[0040]阀主体11例如为铝合金制,能够通过例如以图1的X方向为挤压方向对铝合金等进行挤压成型并对其施加机械加工而得到。该阀主体11具有形成于上表面部且与动力元件70的外螺纹72a螺合而将其固定的内螺纹即动力元件安装部12、供高压的制冷剂导入的入口端口20、供从入口端口20流入的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的出口端口28、制冷剂的返回通路30、安装第二防振弹簧500的孔部33、在阀主体11的底面部形成的内螺纹11a以及用于将阀主体11安装于未图示的蒸发器、其他零件等的安装孔(或者安装用内螺纹)80等。
[0041]动力元件安装部12在阀主体11的上表面圆形状地开口,形成为在其内壁面具有内螺纹的有底的圆筒状孔。在该孔的底部中央形成有到达(连通)返回通路30的开口32。在此,动力元件安装部12的中心轴的方向是与通过返回通路30内的制冷剂的通过方向(X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Y方向)。
[0042]内螺纹11a以在阀主体11的下表面开口的方式形成,在内螺纹11a的上部形成有插入孔11b。通过利用调整螺钉120将内螺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使制冷剂流入阀室的入口孔及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阀室流出的阀孔;阀芯,该阀芯对流过所述阀孔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节;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对所述阀芯进行支承;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经由所述支承部件而将所述阀芯向闭阀方向按压;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阀主体并经由阀杆而对所述阀芯进行驱动;第一防振弹簧,该第一防振弹簧设置于所述阀室并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以及第二防振弹簧,该第二防振弹簧与所述阀杆抵接而防止所述阀芯的振动,所述支承部件具备嵌入于所述螺旋弹簧内的主体部,所述第一防振弹簧具有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螺旋弹簧之间的圆环状的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脚部,所述多个脚部分别具有在与所述基部相同的面中形成为放射状的上部、从该上部向所述螺旋弹簧侧弯折的弯折部、以及从该弯折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部,在沿着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脚部中的所述入口孔侧的端部和所述支承部件的主体部中的所述入口孔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入口孔的所述阀孔侧缘的附近,所述脚部中的至少一个脚部隔着所述螺旋弹簧位于与所述入口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镰田直树奥津欣也茂木隆山崎库人伊藤繁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