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22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包括:阀本体,其具有介质进口、上部腔室、介质出口、下部腔室、阀体阀口及阀竖向通道;阀芯组件,其具有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具有阀芯上段、阀芯下段及阀芯连接段,所述阀芯连接段外周面与所述阀体阀口内周面间围成有第一节流口;阀针组件,其具有阀针底座及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外周面与所述下段盲孔内周面间围成第二节流口;以及,动力组件,其具有动力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一节流口及第二节流口,第一节流口可选择性地被打开,第二节流口始终被打开,第一节流口主要负责大负荷降温工况,第二节流口负责小负荷保温工况,以此提高机组效率,保证机组运行稳定性。保证机组运行稳定性。保证机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

技术介绍

[0002]在冰箱、冷库等低温系统中,当机组被放入物品后开始降温阶段,所需要的负荷最大。当低温系统一旦到达设计温度后,负荷会降到最小并且保持正常运转。其中,低温系统运行时的最大负荷远大于最小负荷,可能是2

4倍。目前在选用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时,首先考虑降温负荷,所以选用较大制冷量的膨胀阀,否则在降温过程中蒸发器内制冷量不足引起工作效率低。缺点在于,阀的规格选用过大,当低温系统到达设计温度后进入保温阶段,此时的工作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因降温阶段与保温阶段的负荷差异过大而导致在保温阶段时的工作能力较差,提供一种新型的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
[0004]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包括:
[0005]阀本体,其具有介质进口、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通的上部腔室、介质出口、与所述介质出口相连通的下部腔室、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间的阀体阀口及位于所述阀体阀口上方的阀竖向通道,所述阀体阀口分别连通所述上部腔室及所述下部腔室;
[0006]阀芯组件,其具有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是沿竖向延伸的,所述阀芯本体具有阀芯上段、阀芯下段及阀芯连接段,所述阀芯上段位于所述阀竖向通道内部,所述阀芯上段与所述阀竖向通道相轴孔配合,所述阀芯下段位于所述阀体阀口下方,所述阀芯下段用于密封所述阀体阀口,所述阀芯连接段连接在所述阀芯上段与所述阀芯下段间,所述阀芯连接段穿过所述阀体阀口,所述阀芯连接段外径小于所述阀体阀口内径,所述阀芯连接段外周面与所述阀体阀口内周面间围成有第一节流口,所述阀芯连接段形成有连接段横孔,所述阀芯下段底面形成有下段盲孔,所述下段盲孔向上延伸至所述连接段横孔,使得所述下段盲孔通过所述连接段横孔与所述上部腔室相连通;
[0007]阀针组件,其具有阀针底座及阀针本体,所述阀针底座位于所述阀芯下段下方,所述阀针本体自所述阀针底座顶面始向上延伸至所述下段盲孔内部,所述阀针本体外周面与所述下段盲孔内周面间围成第二节流口,其中,所述第二节流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节流口的流通面积;以及,
[0008]动力组件,其具有动力膜片,所述动力膜片位于所述阀芯上段上方,所述动力膜片与所述阀芯上段相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膜片与所述阀针底座通过竖向连杆相固定连接。
[0009]作为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的优选方案,所述轴孔配合包括:间隙配合。
[0010]作为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下段包括:呈上小下大的锥
形塞头。
[0011]作为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组件进一步地具有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阀芯复位弹簧环绕于所述阀芯上段外围所述阀芯复位弹簧下端为固定端,所述阀芯复位弹簧上端为活动端,所述阀芯复位弹簧用于向所述阀芯上段提供向上的回复力。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上段具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阀芯复位弹簧上方,所述挡圈底面与所述阀芯复位弹簧顶面相抵,以此实现所述阀芯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于所述阀芯上段。
[0012]作为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组件进一步地具有阀针复位弹簧,所述阀针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阀针底座下方,所述阀针复位弹簧下端为固定端,所述阀针复位弹簧上端为活动端,所述阀针复位弹簧用于向所述阀针底座提供向上的回复力。进一步地,所述阀针复位弹簧顶面与所述阀针底座底面相抵。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设置第一节流口及第二节流口,第一节流口可选择性地被打开,第二节流口始终被打开,第一节流口主要负责大负荷降温工况,第二节流口负责小负荷保温工况,以此提高机组效率,保证机组运行稳定性。
[00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技术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连接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7]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的是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用于制冷负荷范围较大的机组。
[0018]所述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由阀本体1、阀芯组件2、阀针组件3、动力组件4等组成。
[0019]所述阀本体1具有介质进口11、与所述介质进口11相连通的上部腔室12、介质出口13、与所述介质出口13相连通的下部腔室14、所述上部腔室12与所述下部腔室14间的阀体阀口15及位于所述阀体阀口15上方的阀竖向通道16。所述阀体阀口15分别连通所述上部腔室12及所述下部腔室14。所述介质进口11沿右方向延伸。所述介质出口13沿左方向延伸。
[0020]所述阀芯组件2具有阀芯本体21及阀芯复位弹簧22。
[0021]所述阀芯本体21是沿竖向延伸的。所述阀芯本体21具有阀芯上段211、阀芯下段212及阀芯连接段213。所述阀芯上段211位于所述阀竖向通道16内部。所述阀芯上段211与所述阀竖向通道16相轴孔配合。所述轴孔配合具体为间隙配合,以此既能够保证所述阀芯上段211能够沿着所述阀竖向通道16上下移位,又可以控制泄漏量在合理范围。所述阀芯下段212位于所述阀体阀口15下方。所述阀芯下段212用于密封所述阀体阀口15。本实施例中,
所述阀芯下段212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塞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阀芯下段212的结构不限于此。
[0022]所述阀芯连接段213在所述阀芯上段211与所述阀芯下段212间。所述阀芯连接段213穿过所述阀体阀口15。所述阀芯连接段213外径小于所述阀体阀口15内径。所述阀芯连接段213外周面与所述阀体阀口15内周面间围成有第一节流口100。
[0023]所述阀芯连接段213形成有连接段横孔2130。所述阀芯下段212底面形成有下段盲孔2120。所述下段盲孔2120向上延伸至所述连接段横孔2130,使得所述下段盲孔2120通过所述连接段横孔2130与所述上部腔室12相连通。
[0024]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环绕于所述阀芯上段211外围。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下端为固定端。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上端为活动端。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用于向所述阀芯上段211提供向上的回复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上段211具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上方。所述挡圈底面与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顶面相抵,以此实现所述阀芯复位弹簧22的回复力作用于所述阀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阀针式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其具有介质进口、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通的上部腔室、介质出口、与所述介质出口相连通的下部腔室、所述上部腔室与所述下部腔室间的阀体阀口及位于所述阀体阀口上方的阀竖向通道,所述阀体阀口分别连通所述上部腔室及所述下部腔室;阀芯组件,其具有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是沿竖向延伸的,所述阀芯本体具有阀芯上段、阀芯下段及阀芯连接段,所述阀芯上段位于所述阀竖向通道内部,所述阀芯上段与所述阀竖向通道相轴孔配合,所述阀芯下段位于所述阀体阀口下方,所述阀芯下段用于密封所述阀体阀口,所述阀芯连接段连接在所述阀芯上段与所述阀芯下段间,所述阀芯连接段穿过所述阀体阀口,所述阀芯连接段外径小于所述阀体阀口内径,所述阀芯连接段外周面与所述阀体阀口内周面间围成有第一节流口,所述阀芯连接段形成有连接段横孔,所述阀芯下段底面形成有下段盲孔,所述下段盲孔向上延伸至所述连接段横孔,使得所述下段盲孔通过所述连接段横孔与所述上部腔室相连通;阀针组件,其具有阀针底座及阀针本体,所述阀针底座位于所述阀芯下段下方,所述阀针本体自所述阀针底座顶面始向上延伸至所述下段盲孔内部,所述阀针本体外周面与所述下段盲孔内周面间围成第二节流口,其中,所述第二节流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节流口的流通面积;以及,动力组件,其具有动力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辉杜鑫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温控制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