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18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包括承托箱,承托箱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箱,且承托箱的内壁呈均匀分布开设有滑道槽,混合箱的圆周外壁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滑轮组,且混合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贯穿承托箱,且出料管的初始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承托箱的内壁底端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混合箱之间固定连接,且重量传感器沿混合箱的圆心点呈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药剂防控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硅指的是直径小于5纳米(10亿(1G)分之一米)的晶体硅颗粒。纳米硅粉具有纯度高,粒径小,分布均匀等特点。具有表面积大,高表面活性,松装密度低的特点,该产品具有无毒,无味,多抗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菌素类杀菌剂,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紫外线及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蜜蜂低毒。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人参黑斑病、苹果、梨灰斑病,以及水稻纹枯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效,在葡萄病害防治过程中,使用广泛,但是在喷施纳米硅与多抗霉素的过程中,每隔15天左右施药一次,以每喷施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2次后喷施纳米硅20mmol/L溶液(0.01%吐温80作表面活性剂)1次的循环交替施药,直至果实采收,大多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调配药剂,最后再进行喷施,尤其在喷施纳米硅的过程中,需添加0.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如无专业人员或经验丰富果农参与调配,无法做到完整的药剂配比,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包括承托箱,所述承托箱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箱,且所述承托箱的内壁呈均匀分布开设有滑道槽,所述混合箱的圆周外壁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滑轮组,且所述混合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承托箱,且所述出料管的初始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承托箱的内壁底端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混合箱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重量传感器沿混合箱的圆心点呈120
°
分布,所述承托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架,所述支撑环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基台,所述安装基台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搅拌棒,每个所述搅拌棒与混合箱的内壁之间匹配,所述中心转轴的下端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内壁剐蹭条,两个所述内壁剐蹭条与混合箱的内壁之间匹配。
[0006]优选的,所述混合箱和承托箱相互靠近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径向距离与滑轮组的设置长度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承托箱和混合箱的上端均呈倒圆台状。
[0008]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位于混合箱和承托箱的中间部分为波纹管,所述电磁阀位于混合箱和承托箱的中间部分。
[0009]优选的,所述中心转轴的下端与混合箱内壁底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搅拌棒和中心转轴与混合箱之间无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承托箱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伺服电机、重量传感器和电磁阀之间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利用重量传感器实时检测混合箱内部的重量变化,并通过操作面板计算添加物的配比,从而实时检测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的配比,并设置有搅拌结构,在混合的过程中,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在搅拌的过程中,设置有内壁剐蹭条,防止纳米硅或多抗霉素沾附在混合箱的内壁上,从而减少浪费,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的承托箱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的混合箱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混合箱;2、承托箱;3、出料管;4、操作面板;5、支撑环架;6、伺服电机;7、滑道槽;8、滑轮组;9、重量传感器;10、电磁阀;11、中心转轴;12、连接支架;13、内壁剐蹭条;14、搅拌棒;15、安装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参照图1

3,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包括承托箱2,承托箱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箱1,且承托箱2的内壁呈均匀分布开设有滑道槽7,混合箱1的圆周外壁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滑轮组8,且混合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管3,出料管3贯穿承托箱2,且出料管3的初始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承托箱2的内壁底端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重量传感器9,重量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混合箱1之间固定连接,且重量传感器9沿混合箱1的圆心点呈120
°
分布,承托箱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架5,支撑环架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中心转轴11,中心转轴11上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基台15,安装基台15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搅拌棒14,每个搅拌棒14与混合箱1的内壁之间匹配,中心转轴11的下端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12,两个连接
支架1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内壁剐蹭条13,两个内壁剐蹭条13与混合箱1的内壁之间匹配,混合箱1和承托箱2相互靠近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径向距离与滑轮组8的设置长度匹配,承托箱2和混合箱1的上端均呈倒圆台状,出料管3位于混合箱1和承托箱2的中间部分为波纹管,电磁阀10位于混合箱1和承托箱2的中间部分,中心转轴11的下端与混合箱1内壁底端之间留有间距,搅拌棒14和中心转轴11与混合箱1之间无接触,承托箱2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4,操作面板4与伺服电机6、重量传感器9和电磁阀10之间电性连接。
[0019]本技术中,在使用过程之前,通过操作面板4对混合箱1进行清零,然后分别对混合箱1内部添加溶剂和溶质,溶剂为清水,溶质为纳米硅或多抗霉素,在添加溶剂的过程中,通过重量传感器9记录重量变化,再次添加溶质的过程中,再次记录混合箱1的重量变化,计算公式为:溶质重量/(溶剂重量+溶质重量)*100%=配比率;
[0020]取得合适的配比率后,伺服电机6启动,带动中心转轴11启动,从而带动每个搅拌棒14和内壁剐蹭条13旋转,搅拌棒14搅拌混合箱1内部的溶质和溶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硅与多抗霉素使用量监控装置,包括承托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箱(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箱(1),且所述承托箱(2)的内壁呈均匀分布开设有滑道槽(7),所述混合箱(1)的圆周外壁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滑轮组(8),且所述混合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贯穿承托箱(2),且所述出料管(3)的初始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承托箱(2)的内壁底端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重量传感器(9),所述重量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混合箱(1)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重量传感器(9)沿混合箱(1)的圆心点呈120
°
分布,所述承托箱(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架(5),所述支撑环架(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中心转轴(11),所述中心转轴(11)上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基台(15),所述安装基台(15)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搅拌棒(14),每个所述搅拌棒(14)与混合箱(1)的内壁之间匹配,所述中心转轴(11)的下端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12),两个所述连接支架(12)的末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珲王丽袁洪波涂洪涛周增强黄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