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94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校直工序;步骤二、上料工序;步骤三、定位工序,第一气缸通过升降台带动悬臂梁向下移动,悬臂梁依次带动驱离组件、定位组件向下移动并穿过预先冲好的基准孔内;步骤四、冲孔工序,在原料被定位后,升降台继续带动冲孔柱下移,冲孔柱将被衬环上表面支撑处的原料进行冲孔工作,冲孔后的碎屑落入收集腔内进行收集;步骤五、出料工序。通过设置多组校直机构的逐级校直工作,使得原先凹陷的原料逐步被校直,并在校直件的柱状段抵到被第四校直机构校直后的凹陷a处时,原料被彻底校直,从而实现了采用回转的方式逐级对原料进行校直,防止原料在校直过程出现被啃料的现象。防止原料在校直过程出现被啃料的现象。防止原料在校直过程出现被啃料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件的校直冲孔
,尤其涉及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管状五金件进行冲孔之前,通常需要将管状五金件进行校直,避免在冲孔时,瘪处的五金件会影响冲孔的质量。
[0003]中国专利CN 212860412 U公开了一种管道校直工具,其包括支架和压轮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供管道通过的加工通道,所述压轮组件包括至少三组转轮组,各所述转轮组沿所述加工通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转轮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滚轮能在所述支架上转动,各所述滚轮的滚动面均朝向所述加工通道,且所述滚动面用于与管道抵接,以使管道形变。
[0004]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陷:1、该方案在对管状五金件进行校直时,采用一次性推压的方式,当遇到管状内壁凹陷处较大时,易出现肯料的现象;2、该方案不能够满足在原料校直过程将原料进行自动夹紧,且在原料校直完毕后进行自动送料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通过采用回转的方式逐级对原料进行逐级校直,避免在校直过程出现啃料的现象,能够在校直过程进行自动夹紧,且满足校直与冲孔过程进行一体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校直工序,将原料放入存料孔内,第二气缸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校直件沿着原料的内壁以旋转的方式向前进给,并通过抹平组件对原料进行校直工作;步骤二、上料工序,推出机构将存料孔内已经校直后的原料推出至送料辊处;步骤三、定位工序,第一气缸通过升降台带动悬臂梁向下移动,悬臂梁依次带动驱离组件、定位组件向下移动并穿过预先冲好的基准孔内;步骤四、冲孔工序,在原料被定位后,升降台继续带动冲孔柱下移,冲孔柱将被衬环上表面支撑处的原料进行冲孔工作,冲孔后的碎屑落入收集腔内进行收集;步骤五、出料工序,第一气缸通过升降台带动冲孔柱以及定位单元上移复位,升降台通过带动棘齿轮机构转动,棘齿轮机构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驱动辊转动,将步骤二中位于送料辊处的原料送入冲孔单元内,且冲孔单元内原先冲孔结束后的原料被顶出。
[0007]作为改进,所述校直工序之前包括:夹紧工序,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导向板带动第二楔形块移动至第一楔形块处,使得
摆块绕着支撑架转动并通过曲形块将原料夹紧。
[0008]作为改进,所述上料工序之前包括:松料工序,原料被校直后,第二气缸推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校直件与导向板同步复位,导向板带动第二楔形块脱离夹紧组件内,夹紧组件停止夹紧工作;切换工序,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回转盘转动,使得回转盘下部校直的原料切换到上部。
[0009]作为改进,所述切换工序后还包括:拉料工序,原料被推出机构推出至送料辊处,通过两组送料辊将位于回转盘内的剩余部分的原料拉出至导料台内进行缓存。
[0010]作为改进,所述定位工序之前还包括:定基准工序,将已经进入冲孔单元内部且套在支撑单元外部的原料进行初步冲孔,并将初步冲的孔作为后续的基准。
[0011]作为改进,所述定位工序过程还包括:归位工序,驱离组件向下移动时,通过导向辊对倾角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带动滑动件向冲孔柱的正下方移动;限位工序,在滑动件向冲孔柱正下方移动过程中,滑动件带动限位板移动,并被下移至原料内的定位组件顶住,滑动件位置被限定且此时衬环位于冲孔柱正下方。
[0012]作为改进,所述限位工序中还包括:校正工序,定位组件在穿过基准孔时,通过定位柱下部的圆台处与基准孔配合,将向前进给过程造成角度偏斜的原料进行校正,随后,定位柱继续下降对原料进行定位工作。
[0013]作为改进,所述冲孔工序之前包括:垫高工序,限位板移动并推动低于其侧部正在下移工作的推板,推板压缩复位弹簧并推动推杆沿着第一导向槽移动,推杆带动垫块向下移动并通过滑动件将衬环支起至与原料内壁接触。
[0014]作为改进,所述冲孔工序之后包括:进给工序,在每次冲孔工作后,第一气缸通过升降台带动冲孔柱上移时,升降台带动棘齿轮机构转动,棘齿轮机构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驱动辊转动,第一驱动辊通过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配合带动第二驱动辊转动,第一驱动辊与第二驱动辊均作用于原料外侧带动原料向前进给。
[0015]作为改进,所述垫高工序后,在冲孔柱向下冲孔时,定位组件与驱离组件停止向下移动,并通过分别压缩第一预紧弹簧与第二预紧弹簧相对悬臂梁滑动,以此来平衡冲孔柱与定位组件与驱离组件的高度差。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五金管件的冲孔设备,包括:冲孔单元,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设于所述冲孔单元内部;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设于所述冲孔单元的出料端;送料单元,所述送料单元设于所述冲孔单元的进料端;导料单元,所述导料单元设于所述送料单元侧部;以及校直单元,所述校直单元设于所述冲孔单元下方;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内支组件;以及垫高组件,所述垫高组件设于所述内支组件内部;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组件;以及驱离组件,所述驱离组件位于所述定位组件侧部在一个冲孔周期结束后,冲孔单元再次下移进行冲孔工作,同步带动定位单元下移,驱离组件先推动内支组件朝着定位组件处移动,并被定位组件定位,冲孔单元开始冲孔,随后,冲孔单元与定位单元同步上移复位,促使送料单元同步进行一次送料工作。
[0017]作为改进,所述内支组件包括:滑动件;衬环,所述衬环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端且位于冲孔单元正下方;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端且位于定位组件与驱离组件之间。
[0018]作为改进,所述滑动件上部呈水平面下部呈半弧状;所述滑动件上端且位于衬环内侧设有收集腔;所述滑动件下部的半弧面转动连接有与被加工管件内壁接触的滚球;所述滑动件侧部且位于定位单元下方设有倾角;所述滑动件内部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侧部且位于所述滑动件内部设有容纳槽。
[0019]作为改进,所述垫高组件包括:垫块,所述垫块滑动插接在所述容纳槽内部;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部;所述垫块下部呈“T”形状,垫块的下部连接有与容纳槽底部支撑的推力弹簧;所述垫块上端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推杆与下端与第一倾斜面接触处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推杆呈“L”状。
[0020]作为改进,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第一预紧弹簧,所述第一预紧弹簧活动套设在所述定位柱外侧;以及推移机构,所述推移机构连接在所述定位柱下端;所述推移机构与所述定位柱连接处设置为圆台状。
[0021]作为改进,所述推移机构内部活动插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外侧且位于推移机构内部套设有复位弹簧。
[0022]作为改进,所述驱离组件包括:升降杆;第二预紧弹簧,所述第二预紧弹簧活动套设在所述升降杆外侧;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杆下部。
[0023]作为改进,所述送料单元包括:安装座;棘齿轮机构,所述棘齿轮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部靠上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校直工序,将原料放入存料孔(5110)内,第二气缸(621)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22)带动校直件(623)沿着原料的内壁以旋转的方式向前进给,并通过抹平组件(624)对原料进行校直工作;步骤二、上料工序,推出机构(52)将存料孔(5110)内已经校直后的原料推出至送料辊(408)处;步骤三、定位工序,第一气缸(201)通过升降台(203)带动悬臂梁(301)向下移动,悬臂梁(301)依次带动驱离组件(303)、定位组件(302)向下移动并穿过预先冲好的基准孔内;步骤四、冲孔工序,在原料被定位后,升降台(203)继续带动冲孔柱(202)下移,冲孔柱(202)将被衬环(111)上表面支撑处的原料进行冲孔工作,冲孔后的碎屑落入收集腔(1101)内进行收集;步骤五、出料工序,第一气缸(201)通过升降台(203)带动冲孔柱(202)以及定位单元(3)上移复位,升降台(203)通过带动棘齿轮机构(402)转动,棘齿轮机构(402)通过第一皮带(403)带动第一驱动辊(404)转动,将步骤二中位于送料辊(408)处的原料送入冲孔单元(2)内,且冲孔单元(2)内原先冲孔结束后的原料被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工序之前包括:夹紧工序,第二驱动机构(622)通过导向板(6222)带动第二楔形块(62221)移动至第一楔形块(6111)处,使得摆块(611)绕着支撑架(610)转动并通过曲形块(6112)将原料夹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序之前包括:松料工序,原料被校直后,第二气缸(621)推动第二驱动机构(622)带动校直件(623)与导向板(6222)同步复位,导向板(6222)带动第二楔形块(62221)脱离夹紧组件(61)内,夹紧组件(61)停止夹紧工作;切换工序,第一驱动机构(510)带动回转盘(511)转动,使得回转盘(511)下部校直的原料切换到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工序后还包括:拉料工序,原料被推出机构(52)推出至送料辊(408)处,通过两组送料辊(408)将位于回转盘(511)内的剩余部分的原料拉出至导料台(409)内进行缓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件的校直冲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海生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