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32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并将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转换为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其中,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包括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依次遍历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将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拟合成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获取并根据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对封闭零件边界线框进行拉伸处理,得到每个零件的零件模型,直至遍历完所有零件,得到所有零件对应的零件模型,得到重构中组立三维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纯文本格式的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再将纯文本格式的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逆向重构成中组立三维模型,实现对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提高构建的中组立三维模型的准确性。立三维模型的准确性。立三维模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型重构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完全自主国产SPD船舶设计软件输出的三维模型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制作中组立焊缝轨迹以及添加焊接工艺参数,因为软件输出的三维模型都是三角面片格式,并不是一个实体三维模型。
[0003]三角面片模型其数据格式是STL文件格式,这种格式是美国3DSYSTEMS公司在1998年制定的一个接口协议,STL文件由逼近三维实体模型表面的多个三角形面片构成,具有拓扑能力适应性强、生成算法简单、易于处理等优势。
[0004]三角面片模型它的数据格式只有点、三角形以及体几种元素,基本上是用众多的三角形来定义一个3D模型,因此文件中的数据包含了所有三角形的法线与顶点的XYZ坐标的完整列表;对三角面片模型处理时,需要构建三角形之间的拓扑关系,由于曲面越复杂曲度越大,那么组成三角形数目也越大,每个三角形的坐标点都至少记录4次以上,因此在构件拓扑关系时对三角面片模型的数据处理将会变得很缓慢;另外组成曲面的三角形也会存在缝隙,即三角形面片的丢失,大曲率曲面的相交部分在进行三角化时就会产生这种缺陷。在显示的STL格式模型上,会有不正确的裂缝或孔洞,即表示其中没有三角形,违反了布满规则,此时,应在这些裂缝或孔沿处增补若干小三角形面片来满足布满规则。另外由于采用在其相交线处向不同实体产生三角形面片,就会导致相交线处的三角形面片的畸变,严重影响后期相交线的拟合。第三是三角形面片重叠,三角面片的重叠主要是由于在三角化面片时数值的圆整误差所产生的;三角形的顶点在3D空间中是以浮点数表示的,而不是以整数来表示的,如果圆整误差范围较大,就会导致面片的重叠,进而导致无法测量出准确尺寸,因此,采用三角面片三维数据的数据驱动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及装置,实现对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提高构建的中组立三维模型的准确性。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包括:
[0007]获取并将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转换为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其中,所述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包括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
[0008]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并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拟合成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
[0009]获取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根据所述厚度方向对所述封闭零件边界线框进行拉伸处理,得到每个零件的零件模型,直至遍历完所有零件,得到所述所有零件对应的零件模型,得到重构中组立三维模型。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包括:
[0011]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的船号、中组件名、中组件基面信息和中组件全部构件信息;
[0012]其中,所述中组件名包括中组立名、部件名和零件名;
[0013]所述中组件基面信息包括三个点坐标,且所述三个点坐标构成的平面平行于地面;
[0014]所述中组件全部构件信息包括零件名、板厚以及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中的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具体包括:
[0016]按预设顺序依次获取单个零件上的所有坐标点信息;
[0017]获取所述单个零件上所有零件边的边形式,其中,所述边形式包括直线边和圆弧边;
[0018]当所述零件边为直线边时,从所述所有坐标点信息中获取所述直线边对应的第一首坐标点和第一尾坐标点;
[0019]当所述零件边为圆弧边时,从所述所有坐标点中获取所述圆弧边对应的第二首坐标点、第二尾坐标点和中间坐标点;
[0020]根据所述直线边对应的第一首坐标点和第二尾坐标点,以及所述圆弧边对应的第二首坐标点、第二尾坐标点和中间坐标点,得到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并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拟合成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具体包括:
[0022]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中的每个零件边及其对应的边形式;
[0023]当所述边形式为直线边时,获取所述直线边对应的第一首坐标点和第一尾坐标点,对所述第一首坐标点和所述第一尾坐标点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拟合直线;
[0024]当所述边形式为圆弧边时,获取所述圆弧边对应的第二首坐标点、第二尾坐标点和中间坐标点,对所述第二首坐标点、所述第二尾坐标点和所述中间坐标点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拟合圆弧;
[0025]按预设顺序连接所述拟合直线和所述拟合直线,依次得到所述每个零件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具体包括:
[0027]获取每个零件的种类,其中,所述零件的种类包括水平零件、纵向零件和横向零件;
[0028]当所述零件为水平零件时,获取所述水平零件的厚度方向为水平面向上或水平面向下;
[0029]当所述零件为纵向零件时,获取所述纵向零件的厚度方向为朝左舷或朝右舷;
[0030]当所述零件为横向零件时,获取所述横向零件的厚度方向为朝船艏或朝船尾。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装置,包括: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转换模块、封闭零件边界线框生成模块和中组立三维模型重构模块;
[0032]其中,所述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转换模块,用于获取并将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转换为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其中,所述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包括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
据;
[0033]所述封闭零件边界线框生成模块,用于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并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拟合成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
[0034]所述中组立三维模型重构模块,用于获取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根据所述厚度方向对所述封闭零件边界线框进行拉伸处理,得到每个零件的零件模型,直至遍历完所有零件,得到所述所有零件对应的零件模型,得到重构中组立三维模型。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转换模块,用于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包括:
[0036]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的船号、中组件名、中组件基面信息和中组件全部构件信息;
[0037]其中,所述中组件名包括中组立名、部件名和零件名;
[0038]所述中组件基面信息包括三个点坐标,且所述三个点坐标构成的平面平行于地面;
[0039]所述中组件全部构件信息包括零件名、板厚以及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
[00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组立三维模型重构模块,用于获取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具体包括:
[0041]获取每个零件的种类,其中,所述零件的种类包括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并将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转换为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其中,所述纯文本格式模型数据包括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并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拟合成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获取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根据所述厚度方向对所述封闭零件边界线框进行拉伸处理,得到每个零件的零件模型,直至遍历完所有零件,得到所述所有零件对应的零件模型,得到重构中组立三维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包括: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的船号、中组件名、中组件基面信息和中组件全部构件信息;其中,所述中组件名包括中组立名、部件名和零件名;所述中组件基面信息包括三个点坐标,且所述三个点坐标构成的平面平行于地面;所述中组件全部构件信息包括零件名、板厚以及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中组立三维模型中的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具体包括:按预设顺序依次获取单个零件上的所有坐标点信息;获取所述单个零件上所有零件边的边形式,其中,所述边形式包括直线边和圆弧边;当所述零件边为直线边时,从所述所有坐标点信息中获取所述直线边对应的第一首坐标点和第一尾坐标点;当所述零件边为圆弧边时,从所述所有坐标点中获取所述圆弧边对应的第二首坐标点、第二尾坐标点和中间坐标点;根据所述直线边对应的第一首坐标点和第二尾坐标点,以及所述圆弧边对应的第二首坐标点、第二尾坐标点和中间坐标点,得到每个零件对应的零件边界定位点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并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拟合成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具体包括:依次遍历所述每个零件的边界定位点数据中的每个零件边及其对应的边形式;当所述边形式为直线边时,获取所述直线边对应的第一首坐标点和第一尾坐标点,对所述第一首坐标点和所述第一尾坐标点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拟合直线;当所述边形式为圆弧边时,获取所述圆弧边对应的第二首坐标点、第二尾坐标点和中间坐标点,对所述第二首坐标点、所述第二尾坐标点和所述中间坐标点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拟合圆弧;按预设顺序连接所述拟合直线和所述拟合直线,依次得到所述每个零件对应的封闭零件边界线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组立三维模型的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零件的厚度方向,具体包括:获取每个零件的种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胡小明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