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394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冷却设计技术领域,下模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行位,该对行位的滑块上均水平安装有柱形模仁,分别为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左柱形模仁上成型有第一冷却水道,右柱形模仁上成型有第二冷却水道,左柱形模仁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的端面接合时,第一冷却水道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能通过在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中流通冷却水,从而使得塑胶产品上靠近该产品水平通孔处的部位能够快速冷却降温、成型,使其满足水平成型通孔的同时,能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能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能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冷却设计
,具体为满足水平成型通孔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具有通孔的塑胶产品时,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水平成型和竖直成型。以上下模具为例:在进行竖直成型时,主要由上模具的模仁向下凸出一柱体或由下模具的模仁向上凸出一柱体,注胶后冷却获得;在进行水平成型时,通过在行位上固定一水平柱体,需要注塑成型时,由行位带动水平柱体至模腔处,注胶并冷却后,行位对应带动该水平柱体离开模腔,从而获得具有水平通孔的塑胶产品。
[0003]由于针对竖直成型的冷却水道较易设计,因此竖直成型是使用得最多的通孔成型方式;但并非所有产品适用于竖直成型通孔,因为会导致塑胶产品其它面的形状会受到限制,因此,若想注塑符合该类型结构设计要求的产品,只能舍弃冷却效率而选用水平成型通孔的方式。对本行业人员而言,有必要创新一种注塑模具,使其满足水平成型通孔的同时,能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上模仁和下模座的下模仁压合后形成模腔,下模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行位,该对行位的滑块上均水平安装有柱形模仁,分别为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均朝向模腔设置且端面相互对应,用于在上模座和下模座进行合模后,由对应的行位带动致使左柱形模仁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的端面接合,形成用于制备产品水平通孔的模仁;其中,左柱形模仁上成型有第一冷却水道,右柱形模仁上成型有第二冷却水道,左柱形模仁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的端面接合时,第一冷却水道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左柱形模仁上与右柱形模仁对应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均围绕第一冷却水道设置;右柱形模仁上与左柱形模仁对应的端面上成型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凸块、以及与第一凸块对应的第二凹槽。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第一凹槽内固定有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二密封圈。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配置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连接总管、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连接总管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获气的进气管口、与高压冷却水源连通获水的进水管口、以及与第一冷却水道或第二冷却水道连通的总管出口;第一电控阀安装于进气管口处用于控制进气管口的打开/关闭;第二电控阀安装于进水管口处用于控制进水
管口的打开/关闭。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用于制备产品水平通孔的左柱形模仁及右柱形模仁上分别开设第一冷却水道、第二冷却水道,在注塑塑胶产品时,能通过在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中流通冷却水,从而使得塑胶产品上靠近该产品水平通孔处的部位能够快速冷却降温、成型,使其满足水平成型通孔的同时,能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11]图2是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中下模座的结构俯视图;
[0013]图4是图3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技术中行位的结构立体图;
[0015]图6是图5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0017]上模座

1,下模座

2,塑胶产品

3,产品水平通孔

31,行位

4a,行位

4b,左柱形模仁

5,第一冷却水道

51,第一凹槽

52,第一凸块

53,右柱形模仁

6,连接总管

7,进气管口71,进水管口

7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下述上模座和下模座是依据模具竖直设置时的描述,应用在水平设置的模具上时,其整体会翻转90
°
,此时同样应解释为包含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0020]请参阅图1

6,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的上模仁和下模座2的下模仁压合后形成模腔,用于注塑成型塑胶产品3的形状。
[0021]下模座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行位4a、4b,该对行位的滑块上均水平安装有柱形模仁,分别为左柱形模仁5和右柱形模仁6,左柱形模仁5和右柱形模仁6均朝向模腔设置且端面相互对应,即左柱形模仁5的右端端面与右柱形模仁6的左端端面相互对应。
[0022]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进行合模后,对应的行位带动致使左柱形模仁5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6的端面接合,形成用于制备产品水平通孔31的模仁。
[0023]左柱形模仁5上成型有第一冷却水道51,右柱形模仁6上成型有第二冷却水道,左柱形模仁5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6的端面接合时,第一冷却水道51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通过在用于制备产品水平通孔31的左柱形模仁5及右柱形模仁6上分别开设第一冷却水道51、第二冷却水道,在注塑塑胶产品3时,能通过在左柱形模仁5和右柱形模仁6中流通冷却水,从而使得塑胶产品3上靠近该产品水平通孔31处的部位能够快速冷却降温、成型,使其满足水平成型通孔的同时,能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效率。
[0024]进一步地,左柱形模仁5上与右柱形模仁6对应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一凹槽52和第一凸块53,第一凹槽52和第一凸块53均围绕第一冷却水道51设置;右柱形模仁上与左柱形模仁对应的端面上成型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凸块、以及与第一凸块对应的第二凹槽。在左柱形模仁5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6的端面接合时,第一凸块53对应插入第二凹槽中,第二凸块对应插入第一凹槽52中,形成多重且相互错位的防水关卡,在向左柱形模仁5和右柱形模仁6中流通冷却水时,有效防止冷却水从左柱形模仁5与右柱形模仁6的接合处渗出。
[0025]优选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二密封圈,防水效果更好。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优选采用耐高温密封圈,如氟胶密封圈。
[0026]本技术实施例中,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还包括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连接总管7、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连接总管7包括与高压气源连通获气的进气管口71、与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上模仁和下模座的下模仁压合后形成模腔,下模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行位,其特征在于,该对行位的滑块上均水平安装有柱形模仁,分别为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左柱形模仁和右柱形模仁均朝向模腔设置且端面相互对应,用于在上模座和下模座进行合模后,由对应的行位带动致使左柱形模仁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的端面接合,形成用于制备产品水平通孔的模仁;其中,左柱形模仁上成型有第一冷却水道,右柱形模仁上成型有第二冷却水道,左柱形模仁的端面与右柱形模仁的端面接合时,第一冷却水道与第二冷却水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塑胶件冷却降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左柱形模仁上与右柱形模仁对应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第一凹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高升大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