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54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为圆柱杆状,在刀杆的前端设置为柱状凸台;所述柱状凸台中心设置为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用于车削的切槽刀头;所述刀杆中部柱体上设置有一内嵌槽状的装夹口;所述装夹口与车床刀架连接;所述刀杆末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刀杆的柱状体上设置有冷却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刀杆上设置的冷却管与配重块的配合使用,可减少车刀在使用过程中振颤的情况,以及可改善车刀在大强度车削工作中冷却润滑的情况,保证车铣精加工需求,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车刀加工领域可对工件进行多维度的车削加工,但市场经常需要有深腔异型结构的零件,这时就需要对这些深腔异型结构零件进行车削加工,在对于封闭深腔类零件的加工中,普遍使用的车刀需要伸入深腔工件内,使车削头可以对深腔工件的内壁进行车削,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刀具容易振颤的情况,严重时刀具震动严重以致于无法切削,则导致零件表面出现振纹;当需要对大型深腔零件进行加工时,则车削头需要大量的磨削工作,就需要对车削区进行冷却润滑,通常的采用机床自带的冷却水管进行冷却,但对于大尺寸深腔零件来说机床自带的冷却水管太短,且无法进入内孔进行冷却润滑;则使得整个加工效率低,加工零件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本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对深腔零件内槽的加工,保证车铣精加工需求,提高加工效率。
[0004]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为圆柱杆状,在刀杆的前端设置为柱状凸台;所述柱状凸台中心设置为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用于车削的切槽刀头;所述刀杆中部柱体上设置有一内嵌槽状的装夹口;所述装夹口与车床刀架连接;所述刀杆末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刀杆的柱状体上设置有冷却构件。
[0005]所述冷却构件包括首尾连通设置在刀杆的柱状体上的水管过槽;所述水管过槽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刀杆前端的柱状凸台上,并通过设置的压紧卡口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的进口端延深至刀杆末端,并通过冷却液接口与机床冷却水管相连。
[0006]所述切槽刀头垂直于刀杆设置在安装凹槽内,并通过安装凹槽上的锁紧螺栓固定。
[0007]所述配重块为环状块,并套装在刀杆的末端,且在配重块上设置有均布的螺纹通孔,并通过在螺纹通孔内设置锁紧螺栓将配重块固定在刀杆上。
[0008]所述水管过槽与冷却管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填平。
[0009]所述刀杆总长为L,1000mm≤L≤1500mm。
[0010]通过本技术的实施,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通过在刀杆上设置的冷却管与配重块的配合使用,可减少车刀在使用过程中振颤的情况,以及可改善车刀在大强度车削工作中冷却润滑的情况,保证车铣精加工需求,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14]图中:1、刀杆,2、柱状凸台,3、安装凹槽,4、切槽刀头,5、锁紧螺栓,6、装夹口,7、配重块,8、水管过槽,9、冷却管,10、压紧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00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包括刀杆1;所述刀杆1为圆柱杆状,在刀杆1的前端设置为柱状凸台2;所述柱状凸台2中心设置为安装凹槽3;所述安装凹槽3内设置有用于车削的切槽刀头4;所述切槽刀头4垂直于刀杆1设置在安装凹槽3内,并通过安装凹槽3上的锁紧螺栓5固定,此处采用锁紧螺栓5固定方式可方便的拆卸切槽刀头4,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刀杆1中部柱体上设置有一内嵌槽状的装夹口6;所述装夹口6与车床刀架连接;所述刀杆1末端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刀杆1的柱状体上设置有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包括首尾连通设置在刀杆1的柱状体上的水管过槽8;所述水管过槽8内设置有冷却管9;所述刀杆1总长为L,1000mm≤L≤1500mm;由于刀杆1的长度太长在刀杆1上加工内冷却孔成本过高,故采用在刀杆1上开设水管过槽8,在其中镶入冷却管9方式解决水路通过问题,降低成本,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所述冷却管9的出口端设置在刀杆1前端的柱状凸台2上,并通过设置的压紧卡口10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9的进口端延深至刀杆1末端,并通过冷却液接口与机床冷却水管相连;所述冷却液可通过冷却管9对切槽刀头4冷却润滑,可延长切槽刀头4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车削加工质量;所述配重块7为环状块,并套装在刀杆1的末端,且在配重块7上设置有均布的螺纹通孔,并通过在螺纹通孔内设置锁紧螺栓5将配重块固定在刀杆上;所述配重块7为环状块的结构,可根据刀杆1伸出长度调整配重块7数量,达到防震目的;所述水管过槽8与冷却管9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填平;镶管后采用密封胶将槽内填平解决开槽处缠削问题。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切槽刀头4用锁紧螺栓5固定在刀杆1前端的安装凹槽3内,然后将冷却管9安装在水管过槽8中,并将冷却管9的出口端通过设置的压紧卡口10固定连接在刀杆1前端的柱状凸台上2,将冷却管9的进口端通过冷却液接口与机床冷却水管相连,然后在刀杆1末端安装相适配的配重块7,最后将刀杆1通过装夹口6与车床刀架连接,即可进行对深腔内槽零件的下一步的车削加工。
[001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包括刀杆(1);其特征是:所述刀杆(1)为圆柱杆状,在刀杆(1)的前端设置为柱状凸台(2);所述柱状凸台(2)中心设置为安装凹槽(3);所述安装凹槽(3)内设置有用于车削的切槽刀头(4);所述刀杆(1)中部柱体上设置有一内嵌槽状的装夹口(6);所述装夹口(6)与车床刀架连接;所述刀杆(1)末端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刀杆(1)的柱状体上设置有冷却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腔内槽加工的组合车刀,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构件包括首尾连通设置在刀杆(1)的柱状体上的水管过槽(8);所述水管过槽(8)内设置有冷却管(9);所述冷却管(9)的出口端设置在刀杆(1)前端的柱状凸台(2)上,并通过设置的压紧卡口(10)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9)的进口端延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胜博翟慈邓涛樱陈超赵争峰马欢道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鹰航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