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车床切削液压力驱动的动力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车床切削液压力驱动的动力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生产中,很多零件首先由车床先加工,车床加工后,有一些零件需要加工一些小型的凹槽,如果加工车间没有车铣复合机床,零件就无法一次加工完成;传统的加工方法需要先将车床加工后的零件从车床上卸下,再在铣床上进行铣槽加工;在此加工方式中,零件需要重复的装夹,在装夹的过程中,零件的形位公差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造成加工后的零件形位公差偏大,零件不合格,造成浪费;现今急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面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车床切削液压力驱动的动力头,该装置能减少装夹次数,减少形位公差,有效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车床切削液压力驱动的动力头,包含主轴箱、叶轮轴、第一密封套、第一轴承、后端盖、第二轴承、第二密封套和铣刀,所述主轴箱的中心处设有阶梯孔,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车床切削液压力驱动的动力头,包含主轴箱(1)、叶轮轴(2)、第一密封套(3)、第一轴承(4)、后端盖(5)、第二轴承(6)、第二密封套(7)和铣刀(9),其特征是:所述主轴箱(1)的中心处设有阶梯孔,所述的叶轮轴(2)安装在主轴箱(1)的阶梯孔内,叶轮轴(2)的左端穿出主轴箱(1)的左端面,叶轮轴(2)的左端安装有铣刀(9);所述的主轴箱(1)为长方体结构,其上端面均布多个定位孔(102);所述的主轴箱(1)的左右端面之间设有横向同心的多层阶梯孔,阶梯孔自右到左依次为第一阶梯孔(111)、第二阶梯孔(112)、第三阶梯孔(113)、第四阶梯孔(114)、第五阶梯孔(115)、第六阶梯孔(116)、第七阶梯孔(117)和第八阶梯孔(118);所述第一阶梯孔(111)的直径大于第二阶梯孔(112)的直径;所述第二阶梯孔(112)的直径大于第三阶梯孔(113)的直径;所述第四阶梯孔(114)为一锥孔,锥孔小端的直径与第三阶梯孔(113)的直径相等;所述第六阶梯孔(116)的直径小于第七阶梯孔(117)的直径;所述第七阶梯孔(117)的直径小于第八阶梯孔(118)的直径;所述的主轴箱(1)下端面设有进水口(105),进水口(105)通过内部通道与主轴箱(1)内部的出水口(110)相通,出水口(110)位于第三阶梯孔(113)的侧壁上;主轴箱(1)的一侧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进水口(105)的内部通道相连通,螺纹孔上设有调节螺母(101);所述的叶轮轴(2)包括第一台阶轴(21)、第二台阶轴(22)、第三台阶轴(23)、第四台阶轴(24)、第五台阶轴(25)、第六台阶轴(26)和铣刀安装槽(27);所述的第一台阶轴(21)和第二台阶轴(22)的安装位置与第二阶梯孔(112)相对应;所述的第三台阶轴(23)的安装位置与第三阶梯孔(113)、第四阶梯孔(114)和第五阶梯孔(115)相对应;所述的第三台阶轴(23)上设置有叶轮,叶轮的位置与第三阶梯孔(113)相对应,叶轮的直径小于第三阶梯孔(113)的直径;所述的第四台阶轴(24)的安装位置与第六阶梯孔(116)相对应;所述的第五台阶轴(25)的安装位置与第七阶梯孔(117)和第八阶梯孔(118)相对应;所述的叶轮轴(2)左端面上设有铣刀安装槽(27);所述的铣刀(9)通过锁紧螺帽(8)和铣刀卡头10安装在铣刀安装槽(27)内;所述的后端盖(5)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11)内;所述的第一轴承(4)安装在第一台阶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向辉,尤胜博,翟慈,邓涛樱,陈超,王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鹰航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