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5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元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线束,包括安装块、连接块、接线块、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连接线束,接线块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连接线束的各线束分别固定安装于各安装孔中,且接线块固定安装于连接块的顶部,安装块固定安装于连接块的底部,且安装块上设置有若干针脚,连接块的两端均设置有顶针孔,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连接块的顶部两端边缘位置,且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分别覆盖两顶针孔,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分别安装于两个顶针孔中,且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的挤压腔中。通过上述的设置,实现车载线束的简易拆卸。的简易拆卸。的简易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线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元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线束。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吸纳有技术中通过在线束两端设置连接头来实现线束的便捷安装,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线束在进行拆卸的时候存在不便拆卸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线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线束不便拆卸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线束,包括安装块、连接块、接线块、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连接线束,所述接线块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连接线束的各线束分别固定安装于各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接线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且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若干针脚,各所述针脚均穿过所述连接块,各所述针脚的延伸端分别位于各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接线束的各线束分别与各所述针脚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两端边缘位置,且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分别覆盖两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的挤压腔中。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三角块,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顶部,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三角块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三角块一角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三角块斜面与所述安装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顶针的顶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斜面上。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三角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临近所述第一三角块的尖端设置,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
块的两侧面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三角块,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且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三角块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三角块的一脚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三角块斜面与所述安装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顶针是顶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三角块的斜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三角块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三角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壁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三角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临近所述第二三角块的尖端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角块的两侧面上。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线束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5]本技术中的车载线束由安装块、连接块、接线块、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连接线束组装而成,在进行生产使安装块、连接块和接线块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然后在接线块上根据线束要求开设若干个安装孔,线束的各个连接线安装在各个安装孔中,且安装块上开设有若干个针孔,各个针孔的数量与各个安装孔的数量相同,各个针脚分别在各个针孔中安装针脚,且针脚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连接块至接线块的各个安装孔中,位于各个安装孔中的各个针脚端部与连接线束的各个连接线连接,在安装块的侧面开设一个定位孔,放置车载线束在连接时线束连接头装反,再在连接块的顶部两端分别开设一个顶针孔,且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分别安装于两个顶针孔中,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顶部,且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粉别覆盖两个顶针孔设置,使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顶部分别位于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的挤压腔中,通过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的作用实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位置移动,在连接线束的接头固定安装在插口中的时候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抵接在安装面上,操作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使得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顶住安装面将连接线束接头撑起,完成连接线束接头的脱离,通过上述的设置,实现车载线束的简易拆卸。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线束的侧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线束的连接线插头俯视图。
[0019]图3为沿图2中A

A线的剖切视图。
[00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1]10—安装块
ꢀꢀꢀꢀꢀꢀꢀꢀꢀ
20—连接块
ꢀꢀꢀꢀꢀꢀꢀꢀꢀꢀ
21—顶针孔
[0022]30—接线块
ꢀꢀꢀꢀꢀꢀꢀꢀꢀ
31—安装孔
ꢀꢀꢀꢀꢀꢀꢀꢀꢀꢀ
40—第一顶针
[0023]50—第二顶针
ꢀꢀꢀꢀꢀꢀꢀ
60—第一挤压装置
ꢀꢀꢀꢀ
61—第一壳体
[0024]62—第一三角块
ꢀꢀꢀꢀꢀ
70—第二挤压装置
ꢀꢀꢀꢀ
71—第二壳体
[0025]72—第二三角块
ꢀꢀꢀꢀꢀ
80—连接线束
ꢀꢀꢀꢀꢀꢀꢀꢀ
621—第一移动装置
[0026]622—第一凸起
ꢀꢀꢀꢀꢀꢀ
721—第二移动装置
ꢀꢀꢀ
722—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3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块、连接块、接线块、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连接线束,所述接线块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连接线束的各线束分别固定安装于各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接线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且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若干针脚,各所述针脚均穿过所述连接块,各所述针脚的延伸端分别位于各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接线束的各线束分别与各所述针脚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设置有顶针孔,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两端边缘位置,且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分别覆盖两所述顶针孔,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顶针孔中,且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的挤压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三角块,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顶部,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三角块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三角块一角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三角块斜面与所述顶针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顶针的顶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三角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利何飞彪唐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