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56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包括有底座和支架二,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架二,还包括有电动推杆一等;支架二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一,电动推杆一伸出端连接有上模具一,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斜块一,支架二内固定连接有斜块二,斜块一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二伸出端连接有下模具一,下模具一与斜块二滑动连接,底座上设有上料组件,上模具一与下模具一啮合将端子包裹在线束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冲压模具与下冲压模具配合实现了将端子与线束包裹功能。与线束包裹功能。与线束包裹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线束与端子架进行简易的固定后,人工将线束插入到端子插孔连接柱内,对端子进行机械化挤压、再通过人工将端子从端子架上取下,这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下,无法对线束进行自动传送,导致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线束无法进行有效的固定限位,使得端子在挤压时线束发生移动,对端子与线束的连接造成不良影响。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动定位,间歇式传送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线束与端子定位不准确,无法实现自动传送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自动定位,间歇式传送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包括有底座和支架二,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架二,还包括有电动推杆一、上模具一、斜块一、斜块二、电动推杆二、下模具一和上料组件,支架二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一,电动推杆一伸出端连接有上模具一,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斜块一,支架二内固定连接有斜块二,斜块一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二伸出端连接有下模具一,下模具一与斜块二滑动连接,底座上设有上料组件,上模具一与下模具一啮合将端子包裹在线束上,上料组件用于将端子移动于下模具一内。
[0006]进一步,上料组件包括有L型架二、盛料框一、电动推杆三、推料架一、上料组件二和挡料组件,底座上固定连接有L型架二,L型架二上固定连接有盛料框一,L型架二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三,电动推杆三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架一,推料架一与盛料框一滑动连接,盛料框一上设有挡料组件,底座上设有上料组件二,上料组件二用于将端子移动到上料组件上。
[0007]进一步,上料组件二包括有L型架三、盛料框二、电动推杆四、推料架二,U型传料筒和往复机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L型架三,L型架三上固定连接有盛料框二,L型架三上安装有电动推杆四,电动推杆四的伸出端连接有推料架二,推料架二与盛料框二滑动连接,盛料框二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传料筒,U型传料筒另一端与盛料框一固定连接,U型传料筒上设有往复机构。
[0008]进一步,往复机构还包括有滑杆一、固定板一、固定杆、套管、滑动架、滑动杆、固定板二、L型推料杆、T型板和轨迹,下模具一上固定连接有滑杆一,支架二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滑杆一上套有滑动架,滑动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与套管滑动连接,滑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推料杆,L型推料杆与U型传料筒接触,支架二上固定连接有T型板,T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轨迹,滑动架与轨迹滑动连接,T型板内开有滑槽,滑杆一
贯穿于T型板内的滑槽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挡料组件包括有固定架、转动轴和挡板,盛料框一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0]进一步,还包括有框架、电机、托辊一、托辊二、传送带和夹块,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内对称转动连接有托辊一和托辊二,框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托辊一连接,托辊一与托辊二上套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安装有多个夹块。
[0011]进一步,还包括有L型架一、滑动板、滑动柱、固定板三、弹簧一、滑杆二、弹簧二、固定模具、U型槽、电动推杆五和滑动块,框架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三,滑动板与固定板三之间连接有弹簧一,滑动柱底部滑动连接滑杆二,滑杆二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模具,滑杆二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两端分别与滑动柱和固定模具连接,底座上固定连接有L型架一,L型架一上固定连接有U型槽,L型架一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动推杆五,电动推杆五输出端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与U型槽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还包括有转轴和异性架,滑动柱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异性架,异性架与转轴配合。
[0013]进一步,还包括有V型槽、滑杆三、弹簧三、V型块和C型缺口,U型槽一端固定连接有V型槽,V型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三,滑杆三的一端滑动连接有V型块,滑杆三上套有弹簧三,弹簧三的两端分别与V型槽和V型块连接,V型块上开有C型缺口。
[0014]有益效果:通过上冲压模具与下冲压模具配合实现了将端子与线束包裹功能。
[0015]通过盛料框一可以放入端子,电动推杆三带动推料架一将端子推入到下模具一内,实现了间歇式自动上料功能。
[0016]通过盛料框二内可放入多个端子,电动推杆四带动推料架二间歇式移动将端子推入到U型传料筒,U型传料筒内的端子通过往复机构推入到盛料框一内的功能,实现了盛料框一内每次只有一个端子,便于上料的效果。
[0017]通过往复将U型传料筒内的端子推入到盛料框一内,挡板起到防止端子发生偏移状态的功能。
[0018]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夹块上的线束与端子配合,实现了自动将端子与线束包裹功能。
[0019]通过电动推杆五带动滑动块和异性架与转轴接触,实现了自动将线束固定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三。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料机构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挡料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料机构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往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T型板与轨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实用新传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推料组件与定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推料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底座,11、框架,12、支架二,13、L型架一,2、电动推杆一,21、上模具一,3、斜块一,31、斜块二,32、电动推杆二,33、下模具一,34、滑杆一,4、L型架二,41、盛料框一,42、电动推杆三,43、推料架一,44、固定架,45、转动轴,46、挡板,5、L型架三,51、盛料框二,52、电动推杆四,53、推料架二,54、U型传料筒,6、固定板一,61、固定杆,62、套管,63、滑动架,64、滑动杆,65、固定板二,66、L型推料杆,7、T型板,71、轨迹,72、滑槽,8、滑动板,81、滑动柱,82、固定板三,83、弹簧一,84、滑杆二,85、弹簧二,86、固定模具,87、转轴,9、U型槽,91、电动推杆五,92、滑动块,93、异性架,10、V型槽,101、滑杆三,102、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传送线束端子压接机装置,包括有底座(1)和支架二(12),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二(1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电动推杆一(2)、上模具一(21)、斜块一(3)、斜块二(31)、电动推杆二(32)、下模具一(33)和上料组件,支架二(12)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一(2),电动推杆一(2)伸出端连接有上模具一(21),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斜块一(3),支架二(12)内固定连接有斜块二(31),斜块一(3)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二(32),电动推杆二(32)伸出端连接有下模具一(33),下模具一(33)与斜块二(31)滑动连接,底座(1)上设有上料组件,上模具一(21)与下模具一(33)啮合将端子包裹在线束上,上料组件用于将端子移动于下模具一(33)内;上料组件包括有L型架二(4)、盛料框一(41)、电动推杆三(42)、推料架一(43)、上料组件二和挡料组件,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L型架二(4),L型架二(4)上固定连接有盛料框一(41),L型架二(4)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三(42),电动推杆三(42)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架一(43),推料架一(43)与盛料框一(41)滑动连接,盛料框一(41)上设有挡料组件,底座(1)上设有上料组件二,上料组件二用于将端子移动到上料组件上;上料组件二包括有L型架三(5)、盛料框二(51)、电动推杆四(52)、推料架二(53),U型传料筒(54)和往复机构,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L型架三(5),L型架三(5)上固定连接有盛料框二(51),L型架三(5)上安装有电动推杆四(52),电动推杆四(52)的伸出端连接有推料架二(53),推料架二(53)与盛料框二(51)滑动连接,盛料框二(51)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传料筒(54),U型传料筒(54)另一端与盛料框一(41)固定连接,U型传料筒(54)上设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还包括有滑杆一(34)、固定板一(6)、固定杆(61)、套管(62)、滑动架(63)、滑动杆(64)、固定板二(65)、L型推料杆(66)、T型板(7)和轨迹(71),下模具一(33)上固定连接有滑杆一(34),支架二(1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6),固定板一(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1),固定杆(61)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62),滑杆一(34)上套有滑动架(63),滑动架(63)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64),滑动杆(64)与套管(62)滑动连接,滑动杆(6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65),固定板二(65)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推料杆(66),L型推料杆(66)与U型传料筒(54)接触,支架二(12)上固定连接有T型板(7),T型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轨迹(71),滑动架(63)与轨迹(71)滑动连接,T型板(7)内开有滑槽(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福刘琦沈益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赛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