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92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包括退火炉外壳,其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底座,且所述退火炉外壳内部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风冷装置;还包括:第二底座,贴合在所述退火炉外壳的内部;承接板,其下端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二底座,且所述第二底座下端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板。该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通过锥齿轮带动转动螺杆进行转动,实现对退火箱的位置改变,此时通过3个退火箱可实现对较多的工件进行同时退火,且通过对退火箱的位置进行改变,更加便于将工件取出,通过拉动板对放置板进行拉动,从而可将放置板上设置的工件进行快速的取出,且通过拉动杆可实现对固定盖板进行卡合固定,不再需要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更加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


[0001]本技术涉及退火炉料架
,具体为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

技术介绍

[0002]退火炉为工业加工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退火炉可实现对经过铸造、锻造等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冷却成型,通过退火炉实现对工件进行自然降温至指定适宜温度,之后便可将工件取出进行继续加工以及利用,而料架则是将工件放置在其上端进行退火处理,避免在退火的过程中,工件出现掉落的情况。
[0003]在对退火炉料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常见的退火炉料架采用单层的结构,从而每一次放置的工件数量十分有限,从而使退火炉的退火效率较低,且在退火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手伸入退火炉的底部才能将工件取出,因无法直接查看工件的位置,需要通过手部摸索工件的位置,十分不便。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退火炉料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退火炉料架采用单层的结构,退火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手伸入退火炉的底部才能将工件取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包括退火炉外壳,其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底座,且所述退火炉外壳内部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风冷装置,并且所述退火炉外壳上端与固定盖板相互贴合;
[0007]还包括:
[0008]第二底座,贴合在所述退火炉外壳的内部;
[0009]承接板,其下端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二底座,且所述第二底座下端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板;
[0010]电动机,放置在所述承接板下端设置的板状结构上;
[0011]转动轴,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且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承接板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承接板构成转动机构;
[0012]第一锥齿轮,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
[0013]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0014]转动螺杆,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连接,且所述转动螺杆通过所述承接板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承接板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所述转动螺杆上对称设置有2段异向螺纹结构;
[0015]移动滑块,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所述转动螺杆相互连接,且所述移动滑块通过所述承接板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承接板构成滑动连接;
[0016]连接板,其下端安装有所述移动滑块,且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固定转轴;
[0017]转动板,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贯穿凹槽与所述固定转轴构成转动连接;
[0018]移动板,其上端安装有所述固定转轴,且所述移动板通过承接滑块与第一固定板构成滑动连接;
[0019]退火箱,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板。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呈垂直分布,且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直径及轮齿数均设置为相等,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
[002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安装有承接滑块,且所述承接滑块设置为“T”字形,并且所述承接滑块外表面设置为光滑,同时所述承接滑块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构成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减小承接滑块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
[0022]优选的,所述退火箱其上端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且所述退火箱内部贴合有放置板,并且所述放置板设置为方形板状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放置板可实现将工件进行放置。
[0023]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拉动板,且所述拉动板与限位板相互贴合,并且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退火箱的上端,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限位板对拉动板进行限位固定。
[0024]优选的,所述退火箱的外部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贯穿有拉动杆,并且所述拉动杆通过所述固定盖板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固定盖板构成卡合连接,同时所述拉动杆通过拉动弹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构成弹性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拉动杆对固定盖板进行卡合固定。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该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设置有转动螺杆和转动板,此时通过锥齿轮带动转动螺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滑块和连接板进行移动,此时转动板便开始绕固定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退火箱的位置进行改变,此时通过3个退火箱可实现对较多的工件进行同时退火,且通过对退火箱的位置进行改变,更加便于将工件取出;
[0027](2)该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设置有放置板、拉动板和拉动杆,此时通过拉动板对放置板进行拉动,从而可将放置板上设置的工件进行快速的取出,且通过拉动杆可实现对固定盖板进行卡合固定,不再需要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退火炉外壳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固定盖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承接滑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限位板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退火炉外壳;2、第一底座;3、风冷装置;4、固定盖板;5、电动机;6、转动轴;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转动螺杆;10、承接板;11、第二底座;12、移动滑块;13、连接板;14、固定转轴;15、转动板;16、移动板;17、承接滑块;18、第一固定板;19、退火箱;20、放置板;21、拉动板;22、限位板;23、第二固定板;24、拉动杆;25、拉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包括退火炉外壳1,其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底座2,且退火炉外壳1内部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风冷装置3,并且退火炉外壳1上端与固定盖板4相互贴合;
[0036]还包括:
[0037]第二底座11,贴合在退火炉外壳1的内部;
[0038]承接板10,其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底座11,且第二底座11下端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板;
[0039]电动机5,放置在承接板10下端设置的板状结构上;
[0040]转动轴6,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相互连接,且转动轴6通过承接板10上安装的轴承与承接板10构成转动机构;
[0041]第一锥齿轮7,安装在转动轴6上;
[0042]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相互啮合;
[0043]转动螺杆9,与第二锥齿轮8相互连接,且转动螺杆9通过承接板10上安装的轴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多层升降料架,包括退火炉外壳(1),其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底座(2),且所述退火炉外壳(1)内部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风冷装置(3),并且所述退火炉外壳(1)上端与固定盖板(4)相互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座(11),贴合在所述退火炉外壳(1)的内部;承接板(10),其下端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二底座(11),且所述第二底座(11)下端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板;电动机(5),放置在所述承接板(10)下端设置的板状结构上;转动轴(6),与所述电动机(5)的输出端相互连接,且所述转动轴(6)通过所述承接板(10)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承接板(10)构成转动机构;第一锥齿轮(7),安装在所述转动轴(6)上;第二锥齿轮(8),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相互啮合;转动螺杆(9),与所述第二锥齿轮(8)相互连接,且所述转动螺杆(9)通过所述承接板(10)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承接板(10)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所述转动螺杆(9)上对称设置有2段异向螺纹结构;移动滑块(12),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所述转动螺杆(9)相互连接,且所述移动滑块(12)通过所述承接板(10)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承接板(10)构成滑动连接;连接板(13),其下端安装有所述移动滑块(12),且所述连接板(13)上安装有固定转轴(14);转动板(15),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贯穿凹槽与所述固定转轴(14)构成转动连接;移动板(16),其上端安装有所述固定转轴(14),且所述移动板(16)通过承接滑块(17)与第一固定板(18)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蒋立山刘恩锋王武权姬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