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52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包括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护风圈,所述外护风圈的内部插设有内护风圈,所述外护风圈的外侧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部插设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座与内护风圈之间通过可拆式机构相连中,使得人员在对螺纹杆进行旋转转动中,能够带动移动板处于限位孔的内部中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内护风圈进行距离上的调节工作,同时该装置能够对内护风圈的长短进行调节,能够提高整体该装置的灵活性,有效便捷人员的工作。捷人员的工作。捷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


[0001]本技术涉及导风圈的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

技术介绍

[0002]导风圈按照专业名词称护风圈,护风圈是发动机风冷系统的子部件之一,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性能,既是为了保护汽车发动机散热风扇,延长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
[0003]根据专利号202122787511.0中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风架护风圈分离式散热风扇,属于汽车发动机散热风扇
,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风架,所述风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周缘固定连接有护风圈,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护风圈总成部分可拆卸,模块化,具有通用性,可任意组合,在设计和制造模型时,消耗时间短,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少风架设计不通用时模具制造所用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风架的工程量很大,消耗时间多,而且几乎没有可借用,风架和护风圈共同制造会造成一些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4]上述专利能够有效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护风圈的具备通用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即护风圈在使用期间不能够对其距离上进行调整工作,使得人员在对护风圈外侧的发动机进行维修时,造成人员不能够顺利的对发动机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包括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护风圈,所述外护风圈的内部插设有内护风圈,所述外护风圈的外侧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部插设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外护风圈的外侧上,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外护风圈的外侧上,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件,所述固定座与内护风圈之间通过设置的可拆式机构相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与螺纹杆之间相连接的螺纹设置为细牙式螺纹。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把手件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等距离设置于把手件的外侧上。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拆式机构包括螺孔,且螺孔分别设置于内护风圈和固定座的外侧上,所述螺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能够从外护风圈
外侧开设的限位孔中、移动于外护风圈的外侧上。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护风圈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内部插设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固定安装于固定座的下表面,所述锥形块通过橡胶垫制作而成的。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护风圈的靠近于外护风圈的一端设置为倾斜状。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护风圈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安装于内护风圈的内部。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座与内护风圈之间通过可拆式机构相连中,使得人员在对螺纹杆进行旋转转动中,能够带动移动板处于限位孔的内部中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内护风圈进行距离上的调节工作,同时该装置能够对内护风圈的长短进行调节,能够提高整体该装置的灵活性,有效便捷人员的工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可拆式机构,使得内护风圈和外护风圈之间可进行拆分工作,这样能够对损坏后的内护风圈进行重新更换工作,并且通过设置得定位槽和锥形块的配合使用,使得内护风圈和固定座外侧开设的螺孔能够快速对准,以便于人员将固定座安装于内护风圈的外侧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内护风圈和固定座分离状态中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0]图中:1、固定板;2、外护风圈;3、内护风圈;4、限位孔;5、固定座;6、移动板;7、螺纹杆;8、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把手件;11、可拆式机构;12、螺孔;13、螺钉;14、定位槽;15、锥形块;16、滑槽;1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包括固定板1,且固定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护风圈2,外护风圈2的内部插设有内护风圈3,外护风圈2的外侧开设有限位孔4,且限位孔4的内部插设有固定座5,且固定座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6,移动板6的外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且螺纹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8,第一连接座8固定安装于外护风圈2的外侧上,螺纹杆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9,且第二连接座9固定安装于外护风圈2的外侧上,螺纹杆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件10,固定座5与内护风圈3之间通过设置的可拆式机构11相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座5与内护风圈3之间通过可拆式机构11相连中,使得人员在对螺纹杆7进行旋转转动中,能够带动移动板6处于限位孔4的内部中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内护风圈3进行距
离上的调节工作,同时该装置能够对内护风圈3的长短进行调节,能够提高整体该装置的灵活性,有效便捷人员的工作,移动板6与螺纹杆7之间相连接的螺纹设置为细牙式螺纹,使得固定座5能够带动内护风圈3进行稳定的调节间隙,同时细牙式螺纹具备自锁性,提高对内护风圈3位置上的稳固作用,把手件10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等距离设置于把手件10的外侧上,通过设置的防滑纹,能够便于人员对螺纹杆7的旋转转动工作。
[0023]如图3和图4所示,可拆式机构11包括螺孔12,且螺孔12分别设置于内护风圈3和固定座5的外侧上,螺孔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钉13,螺钉13能够从外护风圈2外侧开设的限位孔4中、移动于外护风圈2的外侧上,内护风圈3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14,且定位槽14的内部插设有锥形块15,锥形块15固定安装于固定座5的下表面,锥形块15通过橡胶垫制作而成的,通过设置的可拆式机构11,使得内护风圈3和外护风圈2之间可进行拆分工作,这样能够对损坏后的内护风圈3进行重新更换工作,并且通过设置得定位槽14和锥形块15的配合使用,使得内护风圈3和固定座5外侧开设的螺孔12能够快速对准,以便于人员将固定座5安装于内护风圈3的外侧上。
[0024]如图2所示,内护风圈3的靠近于外护风圈2的一端设置为倾斜状,通过设置的倾斜状,以便于人员初始阶段的将内护风圈3顺利的插设于外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且固定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护风圈(2),所述外护风圈(2)的内部插设有内护风圈(3),所述外护风圈(2)的外侧开设有限位孔(4),且限位孔(4)的内部插设有固定座(5),且固定座(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外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且螺纹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8),所述第一连接座(8)固定安装于外护风圈(2)的外侧上,所述螺纹杆(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9),且第二连接座(9)固定安装于外护风圈(2)的外侧上,所述螺纹杆(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件(10),所述固定座(5)与内护风圈(3)之间通过设置的可拆式机构(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6)与螺纹杆(7)之间相连接的螺纹设置为细牙式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10)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等距离设置于把手件(10)的外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间隙可调节导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