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14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重封盖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包括有传送装置、封盖装置、配重块,封盖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旁边,传送装置用于运输配重块,封盖装置用于给配重块封盖,传送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固定有挡板,底座的上且沿底座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有若干个主动辊,配重块放置在主动辊上,底座上且位于主动辊上方固定有用于给配重块灌料的进料斗,底座内部且位于主动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限制配重块在主动辊上滑动的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配重块在制造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灌装,从而增加配重块的重量,灌装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封盖处理,现有的封盖处理都是人工进行封盖,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大,不利于量产的问题。于量产的问题。于量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重封盖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长久以来铸造业一直是制造业的基础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汽车、机床、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五金等都离不开铸造业。而我国的铸造业更是占据了世界铸造业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四十多。根据美国环境监测指数显示全球工业污染气体188种,铸造业就占据了40几种,其对人体的危害还是十分严重的,其中最主要排放的除了粉尘之外二氧化硫气体,一氧化碳气体都是具有污染源分散,气体量大的危害。怎么改变现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支持铸造业转型,从本量激活和增量成长这两方面入手,鼓励创新专利技术,实现行业改革。铸造业所服务的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的扩大迎来了空前的机遇。而配重块就是机械制造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件,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
[0003]配重块在制造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灌装,从而增加配重块的重量,灌装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封盖处理,现有的封盖处理都是人工进行封盖,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大,不利于量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解决配重块在制造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灌装,从而增加配重块的重量,灌装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封盖处理,现有的封盖处理都是人工进行封盖,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大,不利于量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包括有传送装置、封盖装置、配重块,封盖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旁边,传送装置用于运输配重块,封盖装置用于给配重块封盖,传送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固定有挡板,底座的上且沿底座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有若干个主动辊,配重块放置在主动辊上,底座上且位于主动辊上方固定有用于给配重块灌料的进料斗,底座内部且位于主动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限制配重块在主动辊上滑动的限位机构。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配重块为矩形状,且内部为中空,配重块的顶部开设有矩形进料口,矩形进料口上可滑动安装有矩形盖,矩形盖的两侧固定有滑块,配重块的进料口处且与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滑块可嵌设在滑槽内部,配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可用于将矩形盖锁紧。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配重块一端的第一螺栓,配重块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五滑块,第一滑块一端与第一螺栓螺接、另一端成型有第一斜面,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
配重块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滑块靠近第一弹簧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成型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可与第二斜面相互抵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相互垂直设置,矩形盖的一端开有锁槽,第一滑块可驱动第二滑块滑动,并可使第二滑块插入锁槽将矩形盖固定,第三滑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簧、另一端成型有第三斜面,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配重块内壁固定连接,第三滑块的内部贯穿有第二通槽,第二滑块穿过第二通槽且与第三滑块相互垂直设置,第二通槽靠近第二弹簧的侧壁上固定有卡块,第二滑块靠近卡块的侧壁上开有与卡块相互匹配的卡槽,卡块可嵌设在卡槽内部,第四滑块与第三滑块、第五滑块相互垂直设置,且第四滑块的一端成型有第四斜面、另一端成型有第五斜面,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相互抵接,第五滑块的一端成型有第六斜面、另一端可与矩形盖侧壁相互抵接,第五斜面与第六斜面相互抵接,第五滑块远离第三滑块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靠近第四滑块的侧壁固定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配重块内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配重块另一端的第二螺栓,配重块内部滑动设置有第六滑块、第七滑块,第六滑块一端与第二螺栓螺接、另一端成型有第七斜面,第七滑块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配重块内壁固定连接,第七滑块靠近第四弹簧的一端贯穿有第三通槽,第三通槽靠近第四弹簧的一侧成型有第八斜面,第七斜面可与第八斜面相互抵接,第六滑块与第七滑块相互垂直设置,第六滑块可驱动第七滑块滑动,并可使第七滑块将矩形盖固定。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封盖装置包括有支座,支座上靠近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矩形盒、另一端固定有支架,矩形盒内堆叠有若干个矩形盖,支座上滑动设置有插块,矩形盖的底部开有通槽,插块可插入通槽内部且可将矩形盖顶出矩形盒内部,支架上水平固定有输出轴朝向矩形盒的电机,支架与矩形盒之间设置有限位杆、螺杆,限位杆一端与支架固定、另一端与矩形盒侧壁固定,螺杆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另一端与矩形盒转动连接,插块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限位杆滑动连接,连接板与螺杆螺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底座内部的若干个气缸,每个气缸输出轴端均固定有挡板,挡板位于配重块的两端,用于限制配重块在主动辊上滑动。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配重块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匹配的限位槽,限位块可嵌设在限位槽,配重块的侧壁上固定有挂钩,配重块的底部还开设有插槽。
[0014]一种填充配重封盖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根据图纸尺寸要求数控下料,需要精加工部件同时进行精加工处理;
[0016]步骤二: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制作板材折弯拼装焊接,加入将加工部件,在保证整体不变形的基础上完成结构件外壳制作;
[0017]步骤三:计算出除去外壳重量以后所需要灌装冷铸的原材料所需要的总体重量,也就是确定物件本身所需要的比重;
[0018]步骤四:要做到冷铸总体比重为6.5的配重块所需要的环保原材料为废钢、废钢冲子、废旧钢丸、含量95以上的铁精粉、高标号水泥、水六种原材料;
[0019]步骤五:充分搅拌均匀以后通过振动台灌注到配重块结构件外壳内部;
[0020]步骤六:由五百吨压机采用固定开模模具压紧灌注外壳的混合材料,最大力度的挤出水份,达到所需重量以后封盖焊接;
[0021]步骤七:完成外壳整体冷铸灌装以后上数控铣床做整体整形;
[0022]步骤八:将整体铣床整形过后的配重块进抛丸机进行除锈磨光;
[0023]步骤九:完成最后一步做静电喷涂成型。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通过设置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当配重块灌装完毕后,将矩形盖进行锁紧。
[0027]2、通过设置封盖装置,电机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配合限位杆,带动连接板在限位杆上向前滑动,连接板向前滑动带动插块向前滑动,从而使插块插入通槽内部且将矩形盖顶出矩形盒内部,从而将矩形盖推入矩形进料口内部即可,通过设置封盖装置,能够自动化对配重块进行封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利于量产。
[0028]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包括有传送装置(1)、封盖装置(2)、配重块(3),所述封盖装置(2)设置在传送装置(1)旁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1)用于运输配重块(3),所述封盖装置(2)用于给配重块(3)封盖,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两侧固定有挡板(7),所述底座(4)的上且沿底座(4)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有若干个主动辊(5),所述配重块(3)放置在主动辊(5)上,所述底座(4)上且位于主动辊(5)上方固定有用于给配重块(3)灌料的进料斗(6),所述底座(4)内部且位于主动辊(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限制配重块(3)在主动辊(5)上滑动的限位机构(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3)为矩形状,且内部为中空,所述配重块(3)的顶部开设有矩形进料口,所述矩形进料口上可滑动安装有矩形盖(9),所述矩形盖(9)的两侧固定有滑块(10),所述配重块(3)的进料口处且与滑块(1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10)可嵌设在滑槽内部,所述配重块(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1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机构(12),所述第一锁紧机构(11)、第二锁紧机构(12)可用于将矩形盖(9)锁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填充配重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机构(11)包括安装在配重块(3)一端的第一螺栓(1101),所述配重块(3)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102)、第二滑块(1103)、第三滑块(1104)、第四滑块(1105)、第五滑块(1106),所述第一滑块(1102)一端与第一螺栓(1101)螺接、另一端成型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滑块(110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弹簧(1107),第一弹簧(1107)的另一端与配重块(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103)靠近第一弹簧(1107)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槽(1108),第一通槽(1108)靠近第一弹簧(1107)的一侧成型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可与第二斜面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滑块(1102)与第二滑块(110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矩形盖(9)的一端开有锁槽(1112),所述第一滑块(1102)可驱动第二滑块(1103)滑动,并可使第二滑块(1103)插入锁槽(1112)将矩形盖(9)固定,所述第三滑块(110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簧(1114)、另一端成型有第三斜面,第二弹簧(1114)的另一端与配重块(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1104)的内部贯穿有第二通槽(1109),所述第二滑块(1103)穿过第二通槽(1109)且与第三滑块(1104)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槽(1109)靠近第二弹簧(1114)的侧壁上固定有卡块(1110),所述第二滑块(1103)靠近卡块(1110)的侧壁上开有与卡块(1110)相互匹配的卡槽(1111),所述卡块(1110)可嵌设在卡槽(1111)内部,所述第四滑块(1105)与第三滑块(1104)、第五滑块(1106)相互垂直设置,且第四滑块(1105)的一端成型有第四斜面、另一端成型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相互抵接,所述第五滑块(1106)的一端成型有第六斜面、另一端可与矩形盖(9)侧壁相互抵接,所述第五斜面与第六斜面相互抵接,所述第五滑块(1106)远离第三滑块(1104)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块(1113),所述连接块(1113)靠近第四滑块(1105)的侧壁固定有第三弹簧(1115),第三弹簧(1115)的另一端与配重块(3)内壁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