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88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具有前保格栅,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前端模块,前端模块设于前保格栅的后侧;支撑导向件,支撑导向件设于前保格栅的后侧且与前保格栅相连,支撑导向件具有朝后延伸的导向部;支撑安装基座,支撑安装基座设于前端模块与支撑导向件之间且与前端模块相连,支撑安装基座上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导向孔,导向部支撑于第一导向孔的孔壁且适于在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沿第一导向孔向后运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车辆发生碰撞时,支撑导向件的导向部可以沿支撑安装基座的第一导向孔的向后移动,起到缓冲作用,降低车辆对行人腿部的伤害。降低车辆对行人腿部的伤害。降低车辆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及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中,城镇道路工况日趋复杂,汽车交通事故频发。在人车道路碰撞事故伤害中,行人腿部的伤害占30%以上。虽然腿部的碰撞损伤一般不是导致被撞行人死亡的主因,但却容易造成人员伤残,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对车外行人腿部碰撞保护是当前中国汽车安全工作的重点优先方向之一。
[0003]现有的一些车型例如SUV车型由于前保总成较重,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Z向下沉,为了防止前保下沉,通常会在前保险杠中部左右两侧增加前保安装支撑结构,但往往由于该前保安装支撑结构刚度较大,占用了腿碰溃缩空间,导致车辆撞击到行人时,会对行人腿部产生较大撞击力,导致行人膝盖弯曲过大,导致膝部韧带拉伤撕裂和小腿骨折。因此,有必要对前保安装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满足Z向支撑前保险杠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行人腿部碰撞保护性能,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所述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的车辆。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所述车辆具有前保格栅,所述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模块设于所述前保格栅的后侧;支撑导向件,所述支撑导向件设于所述前保格栅的后侧且与所述前保格栅相连,所述支撑导向件具有朝后延伸的导向部;支撑安装基座,所述支撑安装基座设于所述前端模块与所述支撑导向件之间且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所述支撑安装基座上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导向部支撑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且适于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沿所述第一导向孔向后运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通过在前端模块和前保格栅之间设置用支撑导向件和支撑安装基座,并且支撑导向件和支撑安装基座的第一导向孔导向配合,使得车辆的前侧发生碰撞例如行人和前保格栅发生碰撞时,外力作用于前保格栅并推动前保格栅向后运动,导向部则可以沿第一导向孔的开孔方向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车辆对行人腿部的伤害,也降低前保格栅损毁的风险。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安装基座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以阻挡所述导向部朝后运动,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适于在所述导向部的挤压下发生压溃。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压溃槽,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适于在所述导向部的挤压下从所述第一压溃槽处被压溃。
[0010]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安装基座还具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朝向所述前端模块延伸,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构成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其中一侧侧壁,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周向布置且均位于所述安装凸台的上侧,多个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围合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导向孔,多个所述第二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凸台沿上下方向相对布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减小,所述导向部的其中一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高度且其余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高度,和/或,所述导向部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减小,所述导向部的其中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宽度且其余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宽度。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压溃槽,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适于在所述导向部的挤压下从所述第二压溃槽处被压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高度和/或宽度相等的位置为参考位,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前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导向部的后端与所述参考位的距离。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模块上形成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沿车辆前后方向相对,在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后适于穿入所述第二导向孔。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安装基座具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朝后延伸,所述安装凸台的后端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前端模块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导向件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形成为导向销;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限定出朝向所述前保格栅开口的空腔,所述导向销的背离所述支撑安装基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朝向所述支撑安装基座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向销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距离不同,多个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前保格栅的不同部位连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同时也降低前保格栅损坏的风险。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与前保格栅的装配图;
[002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导向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导向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导向件的又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导向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安装基座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安装基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安装基座的又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9]图10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安装基座的再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2中所示的支撑安装基座的示意图;
[0031]图12是图2中所示的前端模块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100:
[0034]支撑导向件1,支撑主体11,安装部111,导向部12,第二加强筋121,
[0035]支撑安装基座2,第一导向孔21,第一加强筋22,安装凸台23,定位部24,第一挡板25,第一压溃槽251,第二挡板26,第二压溃槽261,第一螺栓安装孔27,
[0036]前端模块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前保格栅,所述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模块设于所述前保格栅的后侧;支撑导向件,所述支撑导向件设于所述前保格栅的后侧且与所述前保格栅相连,所述支撑导向件具有朝后延伸的导向部;支撑安装基座,所述支撑安装基座设于所述前端模块与所述支撑导向件之间且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所述支撑安装基座上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导向部支撑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且适于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沿所述第一导向孔向后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基座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以阻挡所述导向部朝后运动,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适于在所述导向部的挤压下发生压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压溃槽,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前保格栅发生撞击时适于在所述导向部的挤压下从所述第一压溃槽处被压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安装基座还具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朝向所述前端模块延伸,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构成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其中一侧侧壁,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周向布置且均位于所述安装凸台的上侧,多个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围合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导向孔,多个所述第二挡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凸台沿上下方向相对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行人腿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辆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在上下方向的高度减小,所述导向部的其中一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浩罗芬郑颢孙丽舒畅金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