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机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8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挡机构和车辆,换挡机构包括:电子换挡器和换挡件,换挡件与电子换挡器电连接,其中,换挡机构具有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当换挡件为第一状态时,换挡机构为自动挡模式,在自动挡模式,换挡机构通过电子换挡器实现自动换挡;当换挡件为第二状态时,换挡机构切换为手动挡模式,在手动挡模式,通过手动操控换挡件控制电子换挡器实现手动换挡。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挡机构,通过设置电连接的换挡件和电子换挡器,实现了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的切换,换挡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减小了换挡机构的体积空间,降低了换挡机构的生产成本,且操作简单,简化了操作动作,避免了误操作的情况,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美观度和使用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机构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挡机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自动挡汽车配备手动驾驶功能,能够实现快速的升降挡,增加驾驶乐趣。也可以维持前进挡位,进行发动机制动,增加制动系统的安全性。或维持前进挡位,便于提高发动机输出转速,增大扭矩和功率输出,以利于通过特定路面(沙地、泥地、坡道、雪地等等)。
[0003]对于配置电子换挡器的自动挡汽车,当前技术状况,手动模式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案:配置方向盘拨片、换挡器具备M挡位置。这两种传统的技术方案成本较高,导致当下一些中低端车型取消了手动驾驶模式,进而影响了消费者的客户体验。
[0004]方向盘拨片方案:该种方案首先利用方向盘拨片或M挡按键进入手动驾驶模式,然后利用加减拨片进行加减挡。可采用长按拨片或操作换挡杆退出手动模式。方向盘拨片方案的缺点:该方案需要配置方向盘拨片,增加了拨片和相关线束的硬件成本。
[0005]换挡器具备M挡位置方案:该种方案在换挡器上实现手动驾驶模式,并可操作换挡杆前后运动实现手动加减挡功能。换挡器配置手动模式方案的缺点:基于该方案设计的换挡器,结构复杂、体积大,导致成本高、故障率高。且由于体积较大,副仪表区域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该区域的造型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体积空间小、整体结构简单。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挡机构的车辆。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换挡机构,包括:电子换挡器,所述电子换挡器具有可相互切换的R挡、N挡、D挡;换挡件,所述换挡件与所述电子换挡器电连接,所述换挡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其中,所述换挡机构具有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当所述换挡件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挡机构为所述自动挡模式,在所述自动挡模式,所述换挡机构通过所述电子换挡器实现自动换挡;当所述换挡件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挡机构切换为所述手动挡模式,在所述手动挡模式,通过手动操控所述换挡件控制所述电子换挡器实现手动换挡。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挡机构,通过设置电连接的换挡件和电子换挡器,实现了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的切换,换挡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减小了换挡机构的体积空间,降低了换挡机构的生产成本,且操作简单,简化了操作动作,避免了误操作的情况,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美观度和使用舒适度。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挡件为可触摸显示屏,所述可触摸显示屏与所述电子换挡器电连接,所述可触摸显示屏设有手动挡位按键和自动挡位按键,所述手动挡位按键被
触发时,所述换挡件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换挡机构进入所述手动挡模式,所述自动挡位按键被触发时,所述换挡件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换挡机构进入所述自动挡模式。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手动挡位按键被触发时,所述可触摸显示屏上具有第一调整区,所述第一调整区设有多个可点触的目标挡键,多个所述目标挡键包括R挡和依序排布的多个挡位等级,多个所述挡位等级以及所述R挡间隔布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手动挡位按键被触发时,所述可触摸显示屏上具有有第二调整区,所述第二调整区设有挡位加键和挡位减键,所述挡位加键和所述挡位减键并排且间隔布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挡机构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速和发动机转速;判定模块,所述判定模块用于判定当前所选定的挡位是否匹配所述车辆信息;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定模块的判定结果。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触摸显示屏设有第一提示区,所述第一提示区设有语音提示功能按键,当所述语音提示功能按键被触发时,所述提示模块通过语音播报所述判定结果。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触摸显示屏设有第二提示区,所述提示模块将所述判定结果以文本形式显示于所述第二提示区。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挡件为换挡杆,所述换挡杆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换挡杆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挡杆控制器。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换挡机构。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换挡机构,从而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挡件为可触摸显示屏,所述可触摸显示屏设于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上。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挡机构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位字符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换挡机构;
[0025]1、可触摸显示屏;11、手动挡位按键;
[0026]111、第一调整区;
[0027]112、第二调整区;1121、挡位加键;1122、挡位减键;
[0028]113、第一提示区;114、第二提示区;
[0029]12、自动挡位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首先,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进行简单描述,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挡机构100。
[0032]具体地,换挡件为可触摸显示屏1,可触摸显示屏1设于车辆的仪表盘上。由此,减小了安装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3]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挡机构100。
[0034]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挡机构100,包括:电子换挡器和换挡件。
[0035]具体地,电子换挡器具有可相互切换的R挡、N挡、D挡,换挡件与电子换挡器电连接,换挡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其中,换挡机构100具有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当换挡件为第一状态时,换挡机构100为自动挡模式,在自动挡模式,换挡机构100通过电子换挡器实现自动换挡;当换挡件为第二状态时,换挡机构100切换为手动挡模式,在手动挡模式,通过手动操控换挡件控制电子换挡器实现手动换挡。
[0036]也就是说,电子换挡器具有R挡、N挡、D挡,且R挡、N挡、D挡可相互切换,电子换挡器和换挡件之间电连接,换挡件具有可相互切换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换挡机构100具有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当换挡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换挡机构100为自动换挡模式,在自动挡模式下,换挡机构100通过电子换挡器实现自动换挡;当换挡件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换挡器,所述电子换挡器具有可相互切换的R挡、N挡、D挡;换挡件,所述换挡件与所述电子换挡器电连接,所述换挡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其中,所述换挡机构具有自动挡模式和手动挡模式,当所述换挡件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挡机构为所述自动挡模式,在所述自动挡模式,所述换挡机构通过所述电子换挡器实现自动换挡;当所述换挡件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挡机构切换为所述手动挡模式,在所述手动挡模式,通过手动操控所述换挡件控制所述电子换挡器实现手动换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件为可触摸显示屏,所述可触摸显示屏与所述电子换挡器电连接,所述可触摸显示屏设有手动挡位按键和自动挡位按键,所述手动挡位按键被触发时,所述换挡件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换挡机构进入所述手动挡模式,所述自动挡位按键被触发时,所述换挡件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换挡机构进入所述自动挡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动挡位按键被触发时,所述可触摸显示屏上具有第一调整区,所述第一调整区设有多个可点触的目标挡键,多个所述目标挡键包括R挡和依序排布的多个挡位等级,多个所述挡位等级以及所述R挡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飞凌新新谭火南梁建刚梁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