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组件及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99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烹饪装置,涉及炊具技术领域。该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围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两端为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壳罩,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外壳固定连接;底座,设置在外壳罩的下方,用于封闭第一端的开口并与外壳固定连接;其中,外壳包覆底座的外边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壳体组件及烹饪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壳体组件的美观性和协调性。有效提高壳体组件的美观性和协调性。有效提高壳体组件的美观性和协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组件及烹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炊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烹饪装置是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变成热能以对食物进行加热的装置,包括电饭煲、压力锅和炖锅等各种类型。相关的烹饪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用于保护和支撑烹饪装置的内部主体结构。壳体组件的外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装配间隙,且层次较多,导致壳体组件的美观性和协调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烹饪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壳体组件的美观性和协调性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围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两端为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壳罩,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底座,设置在所述外壳罩的下方,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底座的外边缘。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罩包括:端壁,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端壁开设第一凹槽;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端壁的下方并向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延伸;其中,所述外壳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凸起。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多个,沿所述端壁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外壁面突出设置有卡舌;所述外壳与所述侧壁相邻的壁面突出设置有第二凸起;其中,所述卡舌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开设第二凹槽;在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的位置,所述外壳的内壁面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三凸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壁远离所述端壁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侧壁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围成沿周向延伸且开口向下的第一插槽;所述底座的所述外边缘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并与所述外壳和所述侧壁抵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本体,围成具有一端开口的空腔;多个支撑筋,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本体的外边缘间隔预设距离以形成第二插槽;多个所述支撑筋均向上延伸以突出于所述空腔;其中,所述本体的外边缘插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侧壁的所述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插槽使所述支撑筋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抵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所述外边缘延伸以形成第四凸起;靠近所述侧壁的所述一
端,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开设第三凹槽;其中,所述第四凸起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底壁;止挡壁,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缘并由内向外倾斜向上延伸,以与所述底壁围成所述空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底壁。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开设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用于设置铰链盖;所述铰链盖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外壳罩均固定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外壳罩和底座,其中,外壳罩设置在外壳围成的容纳腔内,外壳包覆底座的外边缘。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外壳罩设置在外壳的容纳腔内,外壳罩与外壳之间的装配间隙可隐藏于被外壳遮挡的内侧面,装配间隙不直接外露,从而有效提高外壳和外壳罩之间的美观性和协调性;通过外壳包覆底座的外边缘,在竖直方向上,使底座的外边缘位于外壳内侧,这样外壳和底座之间的装配间隙也不会外露,进而有效提高外壳和底座之间的美观性和协调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相关烹饪装置的壳体组件的正视图;
[0019]图2为相关烹饪装置的壳体组件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装配体剖视图;
[0023]图6为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7为图5在B处的一种状态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外壳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图8在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4在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8在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8在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13为图4在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14为图5在B处的另一种状态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图5在H处的一种外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17为图5在H处的另一种外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壳体组件,1A

第一插槽,10

外壳罩,10A

开口,11

端壁,111

第一凹槽,12

侧壁,121

卡舌,122

第二凹槽,123

第三凹槽,20

外壳,20A

容纳腔,20B

缺口,21

第一端,22

第二端,23

第一凸起,24

第二凸起,25

第三凸起,30

底座,30A

空腔,30B

第二插槽,31

本体,311

底壁,312

止挡壁,3121

第四凸起,32

支撑筋,41

连接件,42

转轴架,50

铰链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8]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9]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0),围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20A),所述两端为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外壳罩(1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底座(30),设置在所述外壳罩的下方,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底座的外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罩(10)包括:端壁(11),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端(22)设置;所述端壁开设第一凹槽(111);侧壁(12),固定连接在所述端壁的下方并向所述外壳(20)的所述第一端(21)延伸;其中,所述外壳(20)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凹槽(111)的第一凸起(2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具有多个,沿所述端壁(1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23)设置在所述外壳(20)的所述第二端(22),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的外壁面突出设置有卡舌(121);所述外壳(20)与所述侧壁相邻的壁面突出设置有第二凸起(24);其中,所述卡舌(121)与所述第二凸起(24)抵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靠近所述外壳(20)的所述第一端(21),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开设第二凹槽(122);在靠近所述外壳(20)的所述第一端(21)的位置,所述外壳的内壁面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二凹槽(122)的第三凸起(25)。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远离所述端壁(11)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外壳(20)的所述第一端(21);其中,所述侧壁(12)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郭雄伟周毅罗志晓林华杰刘子健胡汉杰郝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