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78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

技术介绍

[0002]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轮胎使用的15
°
深槽轮辋,为配合15
°
深槽轮辋的形状,我公司轮胎设计的子口部位曲线基本与轮辋曲线一致,钢丝圈采用斜六边形设计,底边倾斜角度为 15
°
。而现有的生产该系列轮胎的成型机使用的撑块结构为成型机厂家设计,与我公司设计生产的胎胚子口部位曲线不吻合,因钢丝圈底部有15
°
角在成型时撑块形状与钢丝圈底部材料配合不紧密,容易产生窝气因此在成型过程中胎胚子口部位气泡较多,胎胚经过高温硫化后轮胎子口部位出现气泡,需要进行修补,严重的轮胎只能报废处理,影响有效产出,增加生产成本。
[0003]在使用原有的撑块时,因子口材料挤压严重,硫化过程中流动性较大,故将子口材料厚度增加,投入的材料成本加大。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所述鼓撑块形成深槽,该深槽呈类三角槽,该类三角槽具有左斜坡和右斜坡;
[0007]左斜坡包括朝右侧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右斜坡包括朝左侧斜向下设置的第三斜坡,第一斜坡、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依次连接;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的相交处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呈倒圆角设计。
[0008]作为对本技术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的改进:
[0009]第一斜坡首端到第二斜坡尾端连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0010]第三斜坡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65
°

[0011]作为对本技术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的改进:
[0012]第一斜坡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第二斜坡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0013]本技术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的技术优势为:
[0014]1、经济效益;
[0015]在使用本技术后,胎胚子口材料的挤压减小,子口部位的材料更加饱满,因此原设计的轮胎子口部位的材料厚度可以相应减薄,降低轮胎的材料成本。成型过程中子口钢丝圈与底部材料更加密实,减少了部件间的窝气,硫化后轮胎子口气泡、缺胶发生率降低,提高轮胎的外观品相。提升了轮胎的有效产出,降低轮胎的制造成本。同时轮胎的子口
性能提升,轮胎总销量预计会增量20%,预计可以为企业带来年产值2000万的经济效益。轮胎子口故障率越低,轮胎的安全性能越好,使用寿命越长,符合客户的使用预期,企业效益才能越好。
[0016]2.生态效益;
[0017]轮胎橡胶是非降解材料,轮胎故障发生率增加势必对生态带来副作用。轮胎子口性能的提升可以降低轮胎故障发生率、提高轮胎总里程、降低轮胎的报废率。子口性能提升对生态保护能起到重要作用。
[0018]本技术根据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轮胎使用的底部倾斜角度为15
°
的钢丝圈采用斜六边形设计,使撑块底部与钢丝圈匹配更加严密,减少钢丝圈底部材料之间的窝气;同时避免子口部位材料的挤压、变形,减少钢丝圈的位移和帘线的抽动情况。使成型后的胎胚子口形状与硫化令模匹配性更佳,减少硫化过程中子口材料的位移;可减少轮胎硫化后子口气泡、子口部位缺胶情况,提高轮胎的外观品相。同时将子口部位的材料厚度减小,减少了轮胎的材料成本,增强子口的强度,提高轮胎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撑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原撑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轮胎使用的底部倾斜角度为15
°
的钢丝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深槽轮辋曲线;
[0024]图5是本技术撑块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斜坡;2.第二斜坡;3.第三斜坡;4.弯折部;11.撑块连杆座;12.撑块连杆; 13.撑块;14.撑块底座;15.扇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7]实施例1、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如图1

4所示,鼓撑块形成深槽,该深槽呈类三角槽,该类三角槽具有左斜坡和右斜坡,左斜坡包括朝右侧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斜坡1和第二斜坡2,右斜坡包括朝左侧斜向下设置的第三斜坡3,第一斜坡1、第二斜坡2和第三斜坡3依次连接;第二斜坡2和第三斜坡3的相交处形成弯折部4,该弯折部4呈倒圆角设计。
[0028]第一斜坡1、第二斜坡2的相交处直接连接即可,可以形成弯折,也可以不形成弯折。
[0029]第一斜坡1的倾斜角度(第一斜坡1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第二斜坡2的倾斜角度(第二斜坡2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左斜坡的倾斜角度(第一斜坡1首端到第二斜坡2尾端连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0030]第三斜坡3的倾斜角度(第三斜坡3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65
°

[0031]本技术基于轮胎子口设计的原理,在胎胚成型过程中使子口形状更加接近轮胎设计要求,减少高温硫化过程中材料的迁移。
[0032]本技术颠覆以往的撑块设计理念,为保障撑块底部的深度,将撑块的坡度设置为两段角度(第一斜坡1和第二斜坡2),渐进式的加大角度;而且撑块底部不保留平台,直接从右侧坡度以下的倒圆位置开始。
[0033]本技术根据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轮胎使用的底部倾斜角度为15
°
的钢丝圈采用斜六边形设计,将撑块底部的倾斜角度由17
°
调整为25
°
,同时采用渐进式2阶段角度(第一斜坡1和第二斜坡2)的设计,使撑块底部与钢丝圈匹配更加严密,胎胚子口倾斜角度与硫化模具令模的角度更加吻合。同时将撑块宽度由35mm调整为39.9mm,与胎胚子口的实际厚度更加匹配,减少钢丝圈底部材料的挤压、变形。减小撑块里侧与胎胚子口耐磨胶接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所述鼓撑块形成深槽,其特征在于:该深槽呈类三角槽,该类三角槽具有左斜坡和右斜坡;左斜坡包括朝右侧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斜坡(1)和第二斜坡(2);右斜坡包括朝左侧斜向下设置的第三斜坡(3);第一斜坡(1)、第二斜坡(2)和第三斜坡(3)依次连接;第二斜坡(2)和第三斜坡(3)的相交处形成弯折部(4),该弯折部(4)呈倒圆角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汽车及公制子午线15
°
轮辋系列轮胎成型鼓撑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斜坡(1)首端到第二斜坡(2)尾端连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史敦禹马浩陈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