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722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属于草莓育苗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方法缺乏考虑继代培养阶段高浓度的激素培养对后期驯化炼苗、种苗培育的影响的问题。方法包括梯度筛选实验;ms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外植体的获取及灭菌;接种、室内培养及诱导生根;温室驯化组培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脱毒草莓组培苗的培养方式采用降落式继代培养,其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植物激素在后期甚至驯化炼苗阶段对草莓种苗的调控,更有利于后期的种苗种植。另一方面在于前期的诱导培养阶段不需要对所培养的品种进行前期的浓度梯度筛选,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降低实验成本。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草莓育苗
,具体涉及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莓的三级种苗培育体系是原原种苗、原种苗、种苗的培育,决定产业化种植中种苗性状、品质的关键在于原原种苗的组培上。现有技术中草莓主要的组织培养方式有叶片、花药、茎尖等。
[0003]利用叶片进行组织培养优点是取材方便,便于携带和保存,但大部分草莓品种的叶片再生率低,只有少数几个品种成功获得了简单、高效的叶片再生芽系统,通用性不高。
[0004]花药组织培养接种容易,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的不定芽100%不带病毒,比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几率高,但从花药培养到分化出再生苗需要时间较长,因为花药培养首先要经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过程,然后才能转人正常的继代快繁培养过程。
[0005]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优点是不需要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过程,脱毒效果好,培养时间短,并且在培养中植株的变异率低。缺点是剥取较难,并且在分生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材料易感染,消毒难,茎尖培养操作繁琐。因此,草莓在繁殖脱毒苗选择外植体主要是茎尖。
[0006]为进一步提高草莓脱毒种苗的繁殖速度与质量,以表现优异的红玉、雪里香、天仙醉、雪兔的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其适宜的诱导培养、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根据多年来对红玉、雪里香、天仙醉、雪兔四个品种,每个品种6个梯度实验的诱导率统计,发现这几个品种在特定的调控下诱导率较高,而现有草莓脱毒培养继代培养阶段虽采用前期梯度实验筛选出的最佳浓度,但并未考虑继代培养阶段高浓度的激素培养对后期驯化炼苗、种苗培育的影响。
[0007]基于以上
技术介绍
中的内容,研发人员便在继代培养阶段尝试采用降落式梯度培养法进行培养。在实践中得到了显著效果,提取出了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缺乏考虑继代培养阶段高浓度的激素培养对后期驯化炼苗、种苗培育的影响的问题。
[0009]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
[0010]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该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0011]步骤S1、梯度筛选实验;
[0012]步骤S2、ms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
[0013]S2.1.配置培养基;
[0014]ms培养基配置:称取ms培养基4.43g/L,加入30g/L蔗糖至烧杯中,按照实验设计量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
[0015]同时配置生长调节剂,清理洗涤实验用具;
[0016]S2.2.灭菌;
[0017]采用高压灭菌锅灭菌;
[0018]S2.3.分装;
[0019]提前将灭好并烘干的培养瓶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紫外杀菌30min以上,彻底灭菌后将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整齐摆放在试验台上冷却到50

55℃后拿到超净工作台中,及时进行分装,每瓶倒30

40ml,在培养基完全定型之前切勿移动;
[0020]步骤S3、外植体的获取及灭菌;
[0021]S3.1.外植体获取;
[0022]剪取长约3

4cm生长健壮的任意草莓品种的草莓匍匐茎茎尖,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0023]S3.2.消毒;
[0024]步骤S4、接种、室内培养及诱导生根;
[0025]S4.1.接种;
[0026]S4.2.室内培养;
[0027]培养室要求干净清洁,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每天要对室内进行消毒,以防污染;
[0028]培养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2000lx,每日光照16小时左右;
[0029]S4.3.丛生芽继代;
[0030]培养30

40d后,培养瓶内的小茎尖就会分出3

5个丛生芽,把这些丛生芽分出放于继代培养基内培养;
[0031]本实验采用的继代培养基为降落式梯度培养基,即从继代2、3、4分别采用浓度为MS+0.4mg/L6

BA+0.04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MS+0.3mg/L6
‑ꢀ
BA+0.03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MS+0.2mg/L6

BA+0.02mg/LNAA+30g/L 蔗糖+7g/L琼脂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
[0032]S4.4.诱导生根;
[0033]步骤S5、温室驯化;
[0034]S5.1.过度适应;
[0035]将组培苗从培养箱中移出放在温室内,半遮荫,光照控制在5000

8000lx, 温度控制在22

24℃,在室内慢慢一圈圈打开生好根的组培苗的培养瓶盖进行驯化,移栽前3天左右要每天拧松一圈,直至松盖,常温条件下放置2

3d 后;
[0036]S5.2.洗苗;
[0037]温水清洗,防止伤根;
[0038]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
[0039]1.一定要冲洗干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以防移栽后发霉;
[0040]2.如果组培苗根部连在一起,需要小心地将它们分开;
[0041]3.洗苗后将苗子放置于阴凉处,码好苗子,并做好保湿,滤水约 10min后便可移栽,或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10

30min,然后用清水清洗后滤水移栽;
[0042]步骤S6、组培苗移栽;
[0043]移栽时尽量避开仲夏和寒冬季节练苗;
[0044]练苗前期要保持湿度在85%以上,90%最佳;
[0045]S6.1.基质准备;
[0046]基质准备:炼苗一般均用复合基质;
[0047]基质消毒:基质在使用前应消毒灭菌;
[0048]S6.2.场地准备;
[0049]穴盘移栽搭至拱棚后铺设遮阳网,棚内底面铺5

10cm的滤水材料,再在其上面铺地布,移栽时将容器置于地布上;
[0050]S6.3.设备用具;
[0051]洗苗大盆、塑料网框、铁铲、容器(穴盘或营养钵)、镊子、竹签或木棍、喷雾器或自控喷灌系统;
[0052]S6.4.移栽;
[0053]将洗净培养基的小苗栽入经过消毒的腐殖土(草炭土)

蛭石

珍珠岩 (1:1:1)为基质的育苗盘中;
[0054]在移栽前将基质装入育苗盘中,轻压,浇透水,栽时要用镊子夹住幼苗根部插入穴盘深栽,保证幼苗的根部与土表齐平,要露出生长点;
[0055]组培苗移栽后浇水定根,前期要遮阳,后期逐渐增加光照,以散射光为主;
[0056]保湿培养,温度控制在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S1、梯度筛选实验;步骤S2、ms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S2.1.配置培养基;ms培养基配置:称取ms培养基4.43g/L,加入30g/L蔗糖至烧杯中,按照实验设计量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同时配置生长调节剂,清理洗涤实验用具;S2.2.灭菌;采用高压灭菌锅灭菌;S2.3.分装;提前将灭好并烘干的培养瓶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紫外杀菌30min以上,彻底灭菌后将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整齐摆放在试验台上冷却到50

55℃后拿到超净工作台中,及时进行分装,每瓶倒30

40ml,在培养基完全定型之前切勿移动;步骤S3、外植体的获取及灭菌;S3.1.外植体获取;剪取长约3

4cm生长健壮的任意草莓品种的草莓匍匐茎茎尖,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S3.2.消毒;步骤S4、接种、室内培养及诱导生根;S4.1.接种;S4.2.室内培养;培养室要求干净清洁,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每天要对室内进行消毒,以防污染;培养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2000lx,每日光照16小时左右;S4.3.丛生芽继代;培养30

40d后,培养瓶内的小茎尖就会分出3

5个丛生芽,把这些丛生芽分出放于继代培养基内培养;本实验采用的继代培养基为降落式梯度培养基,即从继代2、3、4分别采用浓度为MS+0.4mg/L6

BA+0.04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MS+0.3mg/L6

BA+0.03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MS+0.2mg/L6

BA+0.02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S4.4.诱导生根;步骤S5、温室驯化;S5.1.过度适应;将组培苗从培养箱中移出放在温室内,半遮荫,光照控制在5000

8000lx,温度控制在22

24℃,在室内慢慢一圈圈打开生好根的组培苗的培养瓶盖进行驯化,移栽前3天左右要每天拧松一圈,直至松盖,常温条件下放置2

3d后;S5.2.洗苗;温水清洗,防止伤根;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
1.一定要冲洗干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以防移栽后发霉;2.如果组培苗根部连在一起,需要小心地将它们分开;3.洗苗后将苗子放置于阴凉处,码好苗子,并做好保湿,滤水约10min后便可移栽,或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10

30min,然后用清水清洗后滤水移栽;步骤S6、组培苗移栽;移栽时尽量避开仲夏和寒冬季节练苗;练苗前期要保持湿度在85%以上,90%最佳;S6.1.基质准备;基质准备:炼苗一般均用复合基质;基质消毒:基质在使用前应消毒灭菌;S6.2.场地准备;穴盘移栽搭至拱棚后铺设遮阳网,棚内底面铺5

10cm的滤水材料,再在其上面铺地布,移栽时将容器置于地布上;S6.3.设备用具;洗苗大盆、塑料网框、铁铲、容器(穴盘或营养钵)、镊子、竹签或木棍、喷雾器或自控喷灌系统;S6.4.移栽;将洗净培养基的小苗栽入经过消毒的腐殖土(草炭土)

蛭石

珍珠岩(1:1:1)为基质的育苗盘中;在移栽前将基质装入育苗盘中,轻压,浇透水,栽时要用镊子夹住幼苗根部插入穴盘深栽,保证幼苗的根部与土表齐平,要露出生长点;组培苗移栽后浇水定根,前期要遮阳,后期逐渐增加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保湿培养,温度控制在15

20℃,湿度控制在90%以上;整个移栽过程的病害控制采取每隔7

10天喷一次杀菌剂的措施,杀菌剂可使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生产脱毒草莓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0.5mg/L6

BA和0.05mg/LNAA作为任意草莓品种统一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且在后期的继代中采用降落式梯度培养基,即从继代2、3、4分别采用浓度为MS+0.4mg/L6

BA+0.04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MS+0.3mg/L6

BA+0.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婷屈艳袁茹朱海英赵文文赵红艳柳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亭市正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