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脑电图测绘的自准备式屏蔽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7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脑电图测绘的自准备式屏蔽电极,它包括有金属圆筒,该圆筒靠绝缘圆筒与探针装置的插座隔开.探针装置最好是一个喇叭形探针并可拆装地由能够连接至同轴电缆内部导体的插座夹持.金属圆筒包括一个空腔,探针装置和外壳体置于患者头皮上时,喇叭形探针能部分地被挤入空腔,喇叭形控针的尖头具有穿透不导电皮层,与患者多血皮层电接触的多个触点.电极由固定于电极外壳体的带条安置在适当位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用于检测皮肤电位的脑电图记录的电极或探针,具体涉及一种自准备式电极或探针,它能够在患者极少准备的情况下轻易而又可靠地置于适当位置,从而便利于脑电图的测绘。 脑电图和心电图常用于须医疗的患者,分别用于指示在脑和心脏部位的皮肤的电位。脑电图(以下简称EEG)测绘的准备工作是一个或多个电极与头皮的多血表皮层成电接触并使参考电压线与例如耳垂相连。各电极和参考电压线连接至要利用电极输出信号的放大器和其它设备,为脑电图记录作好准备。 常规EEG电极令人满意地适宜于许多应用的同时,也有若干痹端,特别是当它用于EEG测绘时,电极要与头皮上的若干点接触。由于常规电极需要剃去电极所接触的头皮区并除去不导电的皮肤层,在用常规电极作EEG测绘时,患者头上较大的区域就必须要剃去,患者就会感觉到磨损工序的不舒适。此外,由于人的动作或粘胶性能退化。无意之中常规电极会从患者头上松开,而且为了保证良好的接触,粘胶物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除尽。最后,因为没有对电极或引线进行屏蔽,导致低频的电磁波,例如60赫兹的电磁波就必须从EEG电极输出的信号中消去,此信号通过与其连接的脑电图记录器或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准备式屏蔽电极,以减少在脑电图或心电图记录中的电磁干扰。 鉴于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自准备式屏蔽电极,它用于检测不导电皮肤层下的多血皮肤层的电位,而且能够连接至具有内部和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上述电极包括一个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具有多尖头的柱塞,用于刺穿不导电的皮层,并和多血皮肤层电接触;一个与上述柱塞相连接的装置,用于将活塞的多尖头压向多血皮肤层而与之电接触且不引起出血;一个夹持上述柱塞及上述压力装置的座体;一个插座,其一端与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相连,另一端以可拆装或夹持上述探针装置;一个具有空腔及绝缘物体的外壳,该外壳能够连接至上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它用以牢固地夹持与绝缘体接触的上述插座,而且为上述探针装置提供电磁屏蔽,上述柱塞的多尖头可稍带阻力地滑入上述外壳体的空腔内;以及壳体连接装置,它用于夹持上述外壳和与不导电的皮层接触的上述柱塞多尖头。 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以实例的方式参考附图予以描述,附图中 图1A为常规EEG电极的顶视图,它是从与患者头皮相接触的表面上观视到的; 图1B为沿图1A中A-A′线的常规EEG电极的剖面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自准备式屏蔽电极的剖面图。 图3A为用于附图2所图示的屏蔽电极中的探针装置36的局部剖面图; 图3B为图3A中探针装置36的尖头40的正视图,以及 图4为图2所示的插座30的侧视图。 一种常规EEG电极,即由贝克曼(Beckman)制造的部件第H3-04075号,图示于图1A和1B中。与头皮相接触的该常规EEG电极的表面,图示于图1A中。为了与皮肤的多血皮层接触,及对部分头皮进行剃消以除去头发,而且电极附着处的不导电的皮层或毛孔层要被刮消或磨损去。粘胶置于外部环行表面10上,电解膏或凝胶置于中心部分12。象图1B的常规电极的剖面图所示,中心部分12从表面10上凹进去或缩进去。银质塞14的三边由塑料套16包围,仅有加电解胶的一面外露。导线18连接至银质塞14,以连接至脑电图记录器。 本专利技术的自准备式屏蔽电极图示于2的剖面图中。电位传感器件22位于提供电磁屏蔽的外壳体24的中心。外壳体由金属园筒或插座夹持器26构成,电介质物体28将插座夹持器26和电位传感器件隔开。金属园筒26可由铝块的机械加工,也可由铝管或铜管的成形而容易地做成。电介质物体28可由很多材料,其中之一为Lexan,在园筒内成形并能固定于铝园筒内而制得。 电位传感器件最好由两个部件组成,第一部件是插座30,它能够焊接至同轴电缆34的内部导体32上,第二部件是一个以可拆装式由插座30夹持的探针装置36。探针装置36最好是镀金喇叭形探针,它由奥斯特拜(Ostby)和巴顿(Barton)公司依照部件第100817-S号制造而成的,该探针装置图示于图3A和3B中。奥斯特拜和巴顿公司还按部件第60004号生产了适用于夹持喇叭形探针36的插座30,它图示于图4中。 喇叭形探针36通常作为探针应用于半导体工业,但它具有使它非常适用于EEG电极的特点。如附图3A和3B所示,喇叭形探针36包括一个尖头40,尖头40具有被六个楔形外部点44围绕的中心点42。这种结构具有戳穿不导电皮层和在不引起流血的情况下与其下的多血皮层接触的能力,这是因为多触点42和44及这些点的楔形分散了对皮肤的压力。 此外,多触点42和44的楔形提供了自清洁性能,这使得喇叭型探针36非常适用于多次使用,而在不同使用次数之间不需进行清洁。 尖头40附着于局部由壳体48所围的柱塞46上,弹簧50把柱塞46压在液压卷边52上,致使柱塞46在壳体48内能稍带阻力地滑动。部件第100817-S号的总体长度约为1 1/3 英寸,尖头40的最大直径约为1/20英寸。弹簧50提供大约2.5至6盎司的压力,以至尖头40能够穿透不导电皮层,同时又不会由于戳破多血皮层而引起流血。插座30的一端54连接于内部导体32,其另一端56牢固地夹持着喇叭形探针36,尽管如此,如果喇叭形探针36被破坏,或弹簧磨损变旧,喇叭形探针36则可从插座30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另一替代法是,对卷边部分52的压力可由其它方式供给,例如,压缩气体可用来代替附图3A中所示的弹簧50。这样,探针装置36就必须能密封,以存住气体。 外壳体24能与同轴电缆34的外部导体60(见附图2)和带条62相连接,利用带条62使电极能够固定在患者身上。外壳体24还包括空腔64,尖头40可被患者皮肤压入空腔64中。插座30和喇叭形探针36安装在外壳体24中,这样使尖头40如图2所示那样通常伸出外壳体24的边缘。当圆筒26的端部66压在患者头皮上时,尖头40在穿透患者的不导电皮层到达多血皮层时,尖头40便部分地被推进到空腔64中。 可用多种方法将带条62与探针的外壳体24相连接,以使探针固定于患者身上。带条62可以是单条连续的松紧带,也可为两条或更多条的条带。如果使用两条条带,就要应用某种诸如钩、环形(Velcro)搭接板68。也有可能将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屏蔽电极安装在合适地戴在患者头上的头罩的较硬质塑料条带中,这样的塑料带条例如可在安全帽或防化罩中找到,而且金属外壳体24的外侧要有一个滚压卷边部分使得外壳体24可以迅速插入塑料带的孔眼中。大量的屏蔽电极也可以紧密排列的方式固定于园顶型头罩上,以进行EEG测绘。 尖头40的刺穿皮肤的特点省除去了在加上电极以前对患者皮肤擦刮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电极与常规放大器一起使用时,应当进行电阻测试,以满足一般为5千欧姆的放大器输入阻抗的需要。如果电阻超过要求的最小阻抗时,采用在要检测的皮肤上轻微移动探针的这种轻微磨损皮肤的方法就可满足测试要求,但是用条带或头罩的正常方法一般也满足要求。 当使用低噪声EEG探针接线系统和灵敏的窄频带EEG放大器时,就不需要用电解胶或电解液。当使用诸如以下描述的常规放大器时,对患者进行脑电图记录之前只需有一滴电解液。当然即使与低噪声接线系统及窄频带放大器一起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准备式屏蔽电极,它可连接于具有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以检测不导电皮层覆盖下的多血皮层的电位,上述电极包括一个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柱塞,该柱塞具有一个戳穿不导电皮层而与多血皮层电接触的多点尖头;一个压力装置,它连接到上述柱塞,并将多点尖头压向多血皮层,以在不引起流血的情况下,维持与多血皮层的电接触;一个壳体,它用于夹持上述柱塞和上述压力装置;一个插座,它具有能够连接至上述同轴电缆的一端和能够拆装地夹持上述探针的另一端;一个外壳体,它具有一个空腔和一个绝缘体,能够连接至上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用于牢固地夹持与上述绝缘体接触的上述插座和为上述探针装置提供电磁屏蔽,上述的多点尖头能稍带阻力地滑入上述外壳体的空腔内;以及壳体连接位置,用于夹持上述外壳体及与不导电皮层接触的上述柱塞的多点尖头。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85-4-25 727,058书 1 11 位置 装置权利要求书 1 15、17 园 圆摘要 1 1、2、4 园 圆权利要求1、一种自准备式屏蔽电极,它可连接于具有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的同轴电缆,以检测不导电皮层覆盖下的多血皮层的电位,上述电极包括一个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柱塞,该柱塞具有一个戳穿不导电皮层而与多血皮层电接触的多点尖头;一个压力装置,它连接到上述柱塞,并将多点尖头压向多血皮层,以在不引起流血的情况下,维持与多血皮层的电接触;一个壳体,它用于夹持上述柱塞和上述压力装置;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利威廉姆舍温
申请(专利权)人:西屋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