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03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ESD保护电路与多电源集成电路,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ESD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一接触垫耦合,第二端口与一电源耦合;多个并联的ESD器件,每个ESD器件均含有第一子端口和第二子端口;所有第一子端口均与第一端口耦合;所有第二子端口均与第二端口耦合;每个ESD器件均含有一电阻和一OTS元件,电阻与OTS元件串联;ESD保护电路为接触垫提供ESD保护。本申请提供的ESD保护电路与多电源集成电路具有减小了ESD保护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成本的优点。保护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成本的优点。保护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更确切地说,涉及ESD保护电路与多电源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为ESD)对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带来极大的挑战。图1披露了一种对被保护电路20进行ESD保护的集成电路00。接触垫10与被保护电路20耦合。由于接触垫10会带来静电放电,因此需要在接触垫10与电源(如地线GND)0之间接上ESD保护电路100。ESD保护电路100通过第一端口140与接触垫10耦合,通过第二端口150与电源0耦合。
[0003]在集成电路中,传统ESD保护电路100包括二极管(如Zener二极管)和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即可控硅整流器,或晶闸管)等,它们与被保护电路20在工艺上兼容,不需要引入多余的工艺步骤。但是,二极管和SCR的导电能力有限,其最大导通电流密度为104‑
105A/cm2。在ESD事件时,单个接触垫10的ESD保护电路100需泻出至少1A的ESD电流(I
ESD
)。为了泻出如此大的I
ESD
,传统ESD保护电路100所需硅面积为1,000

10,000平方微米。这带来两个问题:1)较大的ESD面积导致额外的芯片面积(如大规模SoC、CPU或FPGA芯片含有几百个接触垫,其所有ESD保护电路占用了多达~20%的芯片面积);2)较大的ESD面积带来较大的寄生电容,这对高速集成电路并不友好。
[0004]Ovonic阈值开关(Ovonic Threshold Switch,简称为OTS)元件可用作ESD保护电路。图2是一种基于OTS元件的ESD保护电路100。它含有上电极110、下电极120、以及介于上电极110和下电极120之间的OTS薄膜130。OTS薄膜130含有OTS材料,厚度为T,尺寸为D*。上电极110与第一端口140(在图1中与接触垫10耦合)耦合,下电极120与第二端口150(在图1中与电源0耦合)耦合。
[0005]图3表示OTS元件的电气(I

V)特性,它具有OFF(高阻)态和ON(低阻)态:在正向扫描(1

>2)时,当所加电压V大于阈值电压V
th
时,OTS元件从OFF态转换为ON态,导通电流(I
ON
)流过;在反向扫描(3

>4)时,当所加电压V小于保持电压V
hold
(或电流I小于保持电流I
hold
)时,OTS元件从ON态转换为OFF态。OTS元件的导通电流密度(J
ON
)定义为:J
ON
=I
ON
/A
OTS
,其中,A
OTS
为OTS元件的面积;其选择性(selectivity)定义为:S=I
ON
/I
OFF
,其中,I
OFF
为V=V
th
/2时的漏电流。图4(表1)比较多种OTS材料的性能参数。OTS材料一般含有chalcogen(硫族)元素,如Te、Se、S(这时OTS材料为硫化物)和O(这时OTS材料为氧化物)等,J
ON
可达到或超过1MA/cm2,选择性可达到或超过105。因此,采用OTS元件的ESD保护电路可以将ESD面积减少10

100倍。而且,由于OTS元件不占用硅面积,这将进一步减少芯片面积。
[0006]美国专利US 7,764,477 B2(专利技术人:Tang等,授权日:2010年7月27日,简称为447专利)披露了一种基于OTS元件的ESD保护电路。它含有少数几个(如4个,见447专利中图1)OTS元件,这些OTS元件并非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每个OTS元件几乎需要泻出全部I
ESD
。447专利没有意识到,OTS元件的ON态具有非线性面积效应,即I
ON
并不与器件面积成正比(参见
本说明书中图5及其说明)。大面积的OTS元件很难泻出I
ESD
,在ESD事件时会导致OTS元件失效。
[0007]对于高电源电压(电源电压V
S
大于V
th
,即V
S
>V
th
)的ESD保护,可将数个OTS元件串联。例如说,当V
S
=1.8V时,可将3个V
th
=0.6V的OTS元件串联。美国专利US10,388,561B2(专利技术人:Hong,授权日:2019年8月20日,简称为561专利)披露了一种基于串联OTS元件的ESD保护电路,它采用纵向串联:三个串联的OTS元件121,122,123在垂直于芯片的方向上堆叠,并分别位于不同表面上(561专利中图4)。由于这三个OTS元件121,122,123需要在三个独立的工艺步骤中制成,这导致工艺成本增加。
[0008]447专利和561专利均未考虑到:实际的集成电路通常会采用多种电源(如3.3V、1.8V、1.2V),这些集成电路被称为多电源集成电路。在多电源集成电路中,现有技术针对不同电源电压采用不同的ESD保护电路,这样会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减少ESD保护电路的面积。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降低由于ESD保护带来的芯片面积增加。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降低ESD保护带来的额外寄生电容。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避免ESD保护电路被热击穿。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减少OTS元件ON态非线性面积效应。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降低高电源电压ESD保护电路的制造成本。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对多电源集成电路提供ESD保护。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降低多电源集成电路的ESD保护成本。
[0017]OTS元件在ON态时呈现非线性面积效应。如图5所示,两个不同面积A1(30nm
×
30nm)和A2(100nm
×
100nm)的OTS元件,它们在OFF态时,I
OFF
与A
OTS
成正比;但在ON态时,I
on
与A
OTS
却并不成正比。这是因为在OFF态时,OTS元件是面导通(areal conduction);而在ON态时,OTS元件是点导通(local conduction,或point conduction),而非面导通。从OFF态转换到ON态时,并非整个OTS元件表面(指OTS薄膜与上电极或者下电极的整个接触面)上的所有OTS材料都转化到低阻状态,而仅是一个(或少数几个)点附近的OTS材料转化到低阻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SD保护电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口(140)和第二端口(150),所述第一端口(140)与一接触垫(10)耦合,所述第二端口(150)与一电源(0)耦合;多个并联的ESD器件,每个所述ESD器件(100i)均含有第一子端口(140i)和第二子端口(150i);所有所述第一子端口(140i)均与所述第一端口(140)耦合;所有所述第二子端口(150i)均与所述第二端口(150)耦合;每个所述ESD器件(100i)均含有一电阻(200i)和一OTS元件(300i),所述电阻(200i)与所述OTS元件(300i)串联;所述ESD保护电路(100)为所述接触垫(10)提供ESD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D保护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ESD器件中所有所述OTS元件(300i)的阈值电压具有一均方差;在ESD事件时,每个所述ESD器件(100i)上的电压降相同,且每个所述ESD器件(100i)中所述电阻(200i)与所述OTS元件(300i)流过相同电流,且所述电阻(200i)上产生一个大于所述均方差的电压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D保护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200i)形成在一电阻通道孔(210)中;或者,所述电阻(200i)的阻值大于10Ohm;或者,所述OTS元件(300i)的尺寸小于10微米。4.一种ESD保护电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口(140)和第二端口(150),所述第一端口(140)与一接触垫(10)耦合,所述第二端口(150)与一电源(0)耦合;串联的第一ESD器件(100A)和第二ESD器件(100B),所述第一ESD器件(100A)含有第一子端口(140A)和第二子端口(150A),所述第二ESD器件(100B)含有第三子端口(140B)和第四子端口(150B);所述第一端口(140)与所述第一子端口(140A)耦合,所述第二子端口(150A)与所述第三子端口(140B)耦合,所述第四子端口(150B)与所述第二端口(150)耦合;所述第一ESD器件(100A)含有第一OTS元件(300A),所述第二ESD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飙宋志棠于洪宇宋三年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