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67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包括:托盘组件,电芯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上,所述托盘组件与所述电芯的第一表面接触,并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覆盖在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相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竖直方向的活动;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压板组件,使所述压板组件与所述托盘组件连接,将所述电芯固定在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之间;夹取组件,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将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分离,并能够夹取所述压板组件使所述压板组件覆盖在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运输过程中锂离子电芯容易被损伤的问题。容易被损伤的问题。容易被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电芯输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助电芯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相比,具有高能量密度、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对环境零污染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国防、工业、民用领域的诸多移动设备上。但随着高端数码锂电池和动力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对锂电池的制造要求越来越严格。
[0003]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锂离子电芯在锂离子叠片机中完成叠片后需要通过自动物流输送系统输送到其他加工工位中以进行下一生产工序。在此输送过程中由于惯性碰撞冲击,极易损伤电芯,从而严重影响锂电池的产品质量,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在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运输过程中锂离子电芯容易被损伤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包括:
[0006]托盘组件,电芯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上,所述托盘组件与所述电芯的第一表面接触,并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
[0007]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覆盖在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且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相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竖直方向的活动;
[0008]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压板组件,使所述压板组件与所述托盘组件连接,将所述电芯固定在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之间;
[0009]夹取组件,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将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分离,并能够夹取所述压板组件使所述压板组件覆盖在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支撑板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多个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电芯的四周,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组件还包括锁紧件,至少一组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压板组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壳体、限位罩、卡块和导向轴,其中,
[0013]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腰形孔;
[0014]所述限位罩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罩与所述壳体的一侧围合形成上部开口的容纳腔;
[0015]所述卡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卡块的另一端从所述壳体内部穿出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
[0016]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延伸并从所述壳体内部穿出,所述导向轴带动所述卡块沿水平方向移动;
[0017]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且所述第一弹簧能够产生使所述卡块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弹力。
[001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伸缩块和限位销,其中,
[0019]所述伸缩块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伸缩块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伸缩块上开设有倾斜的第二腰形孔;
[0020]所述限位销的一端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限位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伸缩块上的所述第二腰形孔,并从所述第一腰形孔中穿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002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接触板、第二弹簧和卡扣柱,其中,
[0022]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紧组件接触;
[0023]所述接触板和所述压板平行设置,且所述接触板用于与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接触;
[0024]多个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压板和所述接触板之间,且每个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板连接,并能够产生使所述接触板压紧所述电芯的弹力;
[0025]所述卡扣柱与所述压板连接上,且所述卡扣柱与所述卡块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锁紧所述压板组件。
[0026]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柱朝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并凸出于所述接触板,所述卡扣柱凸出于所述接触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
[0027]进一步地,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夹爪、接触柱和调节组件,其中,
[0028]所述夹爪用于夹取所述压板组件;
[0029]所述接触柱与所述伸缩块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接触柱用于按压所述伸缩块,使所述卡块和所述压板组件分离;
[0030]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夹爪和所述接触柱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以及调节所述夹爪在水平方向的伸缩范围。
[0031]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和驱动部;
[0032]所述压紧杆用于与所述压板组件接触;
[0033]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压板组件,并能够通过所述压紧杆向所述压板组件施加使所述卡扣柱和所述卡块抵紧的作用力。
[0034]进一步地,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夹取组件滑动连接,使所述夹取组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0035]本技术提供的辅助电芯输送机构,通过托盘组件和压板组件将电芯的各个面都压紧,对电芯采用整体式压紧结构,使电芯整个面都均匀受力,全方位保护电芯,保证电芯在运输过程中无晃动、碰撞或破损,从而能够有效保证电芯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此外,通过夹取组件夹取压板组件,压紧组件压紧压板组件,有利于提高传送和压紧的效率,能够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工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紧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紧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紧件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
电芯;2

托盘组件;3

压板组件;4

夹取组件;5

压紧组件;6

滑轨;
[0045]21

支撑板;22

限位块;23

锁紧件;31

压板;32

接触板;33

第二弹簧;34

卡扣柱;41

调节组件;42

接触柱;43

夹爪;51

驱动部;52

压紧杆;
[0046]231

壳体;23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电芯输送机构,电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组件,电芯设于所述托盘组件上,所述托盘组件与所述电芯的第一表面接触,并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覆盖在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且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相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竖直方向的活动;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压板组件,使所述压板组件与所述托盘组件连接,将所述电芯固定在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之间;夹取组件,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将所述压板组件和所述托盘组件分离,并能够夹取所述压板组件使所述压板组件覆盖在所述电芯的第二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支撑板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多个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电芯的四周,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电芯相对所述托盘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组件还包括锁紧件,至少一组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压板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电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壳体、限位罩、卡块和导向轴,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腰形孔;所述限位罩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罩与所述壳体的一侧围合形成上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卡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卡块的另一端从所述壳体内部穿出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延伸并从所述壳体内部穿出,所述导向轴带动所述卡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且所述第一弹簧能够产生使所述卡块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弹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电芯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霞李祥蔡金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