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动力杆控制机构以及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75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3
本申请公开了单动力杆控制机构以及飞机,其中,单动力杆控制机构包括底座、节气门控制索、调速器控制索、带引导槽的控制凸轮、安装在底座上与控制凸轮相对固定的控制摇臂和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调速摇臂。当控制摇臂前后运动时,带动节气门控制索控制节气门开度,调节发动机进气,实现发动机功率调节,此时调速器控制索不动,当控制摇臂运动至巡航功率及以上时,调速摇臂会带动调速器控制索运动,实现螺旋桨拉力调节。飞行员根据飞机飞行需求,可以实现单杆对飞机动力与螺旋桨调速器的协调控制,减少了座舱手柄的数量,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并且整个机构为集成式机械一体结构,无电气设备,结构可靠。结构可靠。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动力杆控制机构以及飞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动力集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单动力杆控制机构以及飞机。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动力控制技术不仅仅是对发动机的控制要求,也包括对螺旋桨的控制,以及对发动机控制和螺旋桨控制的协调集成技术。目前的飞机发动机技术发展迅速,大多发动机具有发动机控制单元实现发动机的自主检测和控制,飞机上实施的发动机控制机构仅需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以动力需求输入,不再涉及发动机内部的混合比、喷油、点火、排气等控制,所以座舱对于发动机的控制仅需要单个信号输出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对于活塞螺旋桨飞机,飞机动力控制还可能涉及螺旋桨桨距的变化,飞机起飞时需要大桨距以获得最大拉力,巡航时需要螺旋桨自动调节桨距以实现发动机恒定转速下而拉力变化。发动机控制信号需要反馈至发动机控制单元,螺旋桨控制需要反馈至螺旋桨调速器,这两个控制一般在座舱设置两个杆分别控制,飞行员需要根据飞机不同的飞行工况设置发动机动力控制和螺旋桨桨距控制的组合,操作不便捷,飞行员工作负荷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动力杆控制机构。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单动力杆控制机构,包括:
[0006]底座;
[0007]控制摇臂,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0008]节气门控制索,一端安装在所述控制摇臂上;
[0009]控制凸轮,与所述控制摇臂相对固定,随控制摇臂同步转动,所述控制凸轮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引导槽以及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为圆弧形,第一引导槽的圆弧形中心线上各点距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引导槽的中心线上至少有多个点距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距离不相同;
[0010]调速摇臂,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0011]引导件,设置在所述调速摇臂上,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配合,能够沿着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活动,所述引导件在第一引导槽上活动时,所述调速摇臂相对底座固定不动,所述引导件从第一引导槽进入第二引导槽后,所述调速摇臂相对底座转动;
[0012]调速器控制索,一端安装在所述调速摇臂上。
[0013]通过将控制凸轮和控制摇臂连接固定,使控制凸轮随控制摇臂旋转而旋转,当控制摇臂前后运动时,带动节气门控制索控制节气门开度,调节发动机进气,实现发动机功率调节,此时调速器控制索不动,当控制摇臂运动至巡航功率及以上时,调速摇臂会带动调速器控制索运动,实现螺旋桨拉力调节。飞行员根据飞机飞行需求,可以实现单杆对飞机动力
与螺旋桨调速器的协调控制,减少了座舱手柄的数量,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并且整个机构为集成式机械一体结构,无电气设备,结构可靠。
[0014]实际运用时,所述控制凸轮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的轨迹大小及拐点位置根据发动机功率和调速器设置。
[0015]所述引导槽的中心线指的是,关于控制凸轮上下两表面对称的对称面上引导槽的中心线,中心线上到引导槽槽壁的距离相等。
[0016]实际运用时,所述控制摇臂和所述控制凸轮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还可以焊接固定或者一体机加工成型。
[0017]进一步的,所述调速摇臂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引导件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接处,所述第一部分远离引导件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速器控制索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引导件的一端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调速摇臂为L形或V形。
[0019]实际运用时,所述调速摇臂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控制凸轮、所述引导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协调设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调速摇臂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控制凸轮的两侧。
[0021]两个所述调速摇臂使机构运动更平稳更可靠。
[0022]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包括轴以及安装在轴上的防磨件,所述轴用于穿过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防磨件位于控制凸轮和调速摇臂之间。
[0023]所述防磨件可以缓解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控制凸轮、所述调速摇臂与所述控制凸轮之间的摩擦,延长机构的使用寿命。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套筒,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套筒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节气门控制索滑动内套在一个套筒上,所述调速器控制索滑动内套在另一个套筒上。
[0025]所述支撑架使所述调速器控制索和所述节气门控制索竖直方向相对底座固定,所述套筒使所述调速器控制索和所述节气门控制索能够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以控制螺旋桨调速器和发动机,使整个结构更可靠,运动更平稳。
[0026]进一步的,所述节气门控制索和调速器控制索的端部均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节气门控制索通过连接头铰接在控制摇臂上,所述调速器控制索通过连接头铰接在所述调速摇臂上。
[0027]所述调速摇臂带动所述调速器控制索、所述控制摇臂带动所述节气门控制索移动时,铰接的设计使移动更平稳。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控制摇臂上的手柄。
[0029]所述手柄用于手握并操纵控制摇臂,外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所述手柄与所述控制摇臂的连接部位按需要设置,可以安装在控制摇臂的顶端,也可以安装在控制摇臂的侧部。
[003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有具有控制按钮。
[0031]所述控制按钮为某一功能的快捷键。
[003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有凸轮孔,所述凸轮孔用于提供空间供所述控制凸轮转动。
[003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飞机,包括上文所述的单动力杆控制机构。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通过将控制凸轮和控制摇臂连接固定,使控制凸轮随控制摇臂旋转而旋转,当控制摇臂前后运动时,带动节气门控制索控制节气门开度,调节发动机进气,实现发动机功率调节,此时调速器控制索不动,当控制摇臂运动至巡航功率及以上时,调速摇臂会带动调速器控制索运动,实现螺旋桨拉力调节。飞行员根据飞机飞行需求,可以实现单杆对飞机动力与螺旋桨调速器的协调控制,减少了座舱手柄的数量,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并且整个机构为集成式机械一体结构,无电气设备,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单动力杆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底座轴测图;
[0038]图3是控制凸轮主视图;
[0039]图4是调速摇臂主视图。
[0040]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41]1、底座;2、控制凸轮;3、控制摇臂;4、连接头;5、手柄;6、节气门控制索;7、调速器控制索;8、套筒;9、支撑架;10、限位件;11、调速摇臂;12、引导件;13、防磨件;14、第一引导槽;15、第二引导槽;16、交接处;17、第二部分;18、凸轮孔;19、凸耳部;20、安装孔;21、第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
[0043]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单动力杆控制机构,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动力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多个套筒,与所述底座相对固定;控制摇臂,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手柄,固定在所述控制摇臂上;节气门控制索,滑动内套在对应的套筒上,一端安装在所述控制摇臂上;控制凸轮,与所述控制摇臂相对固定,随控制摇臂同步转动,所述控制凸轮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引导槽以及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为圆弧形,第一引导槽的圆弧形的中心线上各点距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引导槽为条形或弧形,所述第二引导槽的中心线上至少有多个点距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的距离不相同;调速摇臂,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引导件,设置在所述调速摇臂上,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配合,能够沿着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活动,所述引导件在第一引导槽上活动时,所述调速摇臂相对底座固定不动,所述引导件从第一引导槽进入第二引导槽后,所述调速摇臂相对底座转动;调速器控制索,滑动内套在对应的套筒上,一端安装在所述调速摇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动力杆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摇臂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引导件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接处,所述第一部分远离引导件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德爱马庆龙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