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62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包括由上到下逐步设置19片簧片,第一簧片至第十九簧片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簧片两端设置有卷耳,第二簧片与第三簧片两端向上弯钩,第二簧片至第十簧片之间等齐,第十一簧片至第十九簧片之间依次变短,第一簧片至第十六簧片之间通过U型螺栓固定,第二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板,第一簧片的卷耳处至第十一簧片设置有U型夹板,夹板的端部设置有联结拉板,联结拉板一端螺栓连接卷耳,联结拉板的另一端螺栓连接垫板,垫板与第二簧片之间通过铆钉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防止了车轴前后窜动的现象,提高了耐久性与稳定性。提高了耐久性与稳定性。提高了耐久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板簧的
,特别是一种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固定在单点悬挂中的板簧上的车轴存在前后窜动的现象,发生窜动的车轴极容易造成轮胎局部的非正常磨损,给行驶中的车辆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增强稳定性与耐久性的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由上到下逐步设置的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第三簧片、第四簧片、第五簧片、第六簧片、第七簧片、第八簧片、第九簧片、第十簧片、第十一簧片、第十二簧片、第十三簧片、第十四簧片、第十五簧片、第十六簧片、第十七簧片、第十八簧片、第十九簧片,所述第一簧片至所述第十九簧片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簧片两端设置有卷耳,所述第二簧片与第三簧片两端向上弯钩,所述第二簧片至所述第十簧片之间等齐,所述第十一簧片至所述第十九簧片之间依次变短,所述第一簧片至所述第十六簧片之间通过U型螺栓固定,所述第二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板,所述第一簧片的卷耳处至所述第十一簧片设置有U型夹板,所述夹板的端部设置有联结拉板,所述联结拉板一端螺栓连接所述卷耳,所述联结拉板的另一端螺栓连接所述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簧片之间铆钉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簧片之间的铆钉销数量为8个。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簧片与所述第三簧片的端部间隙2mm以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为平直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簧片至所述第十九簧片的宽度在92mm以内。
[0009]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二簧片两端各增加4个铆接定位孔,与板簧座垫板铆接,增大了接触面积,有效缓解并改善了板簧受力,有效防止了固定在板簧上的车轴前后窜动的问题,增强了稳定性与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第一簧片;2、第二簧片;3、第三簧片;4、第四簧片;5、第五簧片;6、第六簧片;7、第七簧片;8、第八簧片;9、第九簧片;10、第十九簧片;11、中心螺栓;12、中心螺母;13、第十八簧片;14、第十七簧片;15、第十六簧片;16、第十五簧片;17、第十四簧片;18、第十三簧片;19、第十二簧片;20、第十一簧片;21、第十簧片;22、联接拉板;23、垫板;24、铆钉销;25、联结螺栓;26、夹板;27、U型螺栓;28、U型螺栓套管;2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包括由上到下逐步设置的第一簧片1、第二簧片2、第三簧片3、第四簧片4、第五簧片5、第六簧片6、第七簧片7、第八簧片8、第九簧片9、第十簧片21、第十一簧片20、第十二簧片19、第十三簧片18、第十四簧片17、第十五簧片16、第十六簧片15、第十七簧片14、第十八簧片13、第十九簧片10,19片均为高应力热轧弹簧扁钢,经下料、冲孔、精钻定位孔、热压弯、卷耳、热处理、喷丸、装配、铣边、打磨等主要工序加工而成,第一簧片1至第十九簧片10中心处设置有中心螺栓11,中心螺栓11上旋紧中心螺母12,第一簧片1两端均设置有卷耳,第二簧片2与第三簧片3两端向上弯钩,第二簧片2至第十簧片21之间等齐,第十一簧片20至第十九簧片10之间依次变短,第一簧片1至第十六簧片之间通过U型螺栓27固定,U型螺栓27的弯折处位于第十六簧片15的两端,第二簧片2的两端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垫板23,第一簧片1的卷耳处至第十一簧片20设置有U型夹板26,夹板26的端部设置有联结拉板22,联结拉板22一端螺栓连接卷耳,联结拉板22的另一端螺栓连接垫板23的一端,垫板23与第二簧片2之间通过铆钉连接,垫板23与第二簧片2之间的铆钉销24数量为8个,对称分布在垫板23上,第二簧片2与第三簧片3的端部间隙2mm以内,垫板23为平直面,第一簧片1至所述第十九簧片10的宽度在92mm以内,垫板23长度为260mm,垫板23的前后开孔间距152mm,垫板23距第二簧片2的弯钩为6mm,两个垫板23四孔对称中心线距为1417mm,第二簧片2的弯钩之间线距为1637mm,第二簧片2两端距其中心的垂直距离
为95.5mm。
[0019]本技术原理:采用多数主片通过U形螺栓及板簧固定座将板簧固定在车轴上,在原有销固定方式的基础上,增设了多孔、多销的结构形式,第一簧片的卷耳处与端部设置的垫板采用联接拉板联接,提高了板簧的安全性,耐磨性,有效防止了固定在板簧上的车轴前后窜动的现象,避免了因车轴前后窜动,所造成的轮胎局部非正常磨损的情况,提高稳定性,安全性,排除了现有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使之更加安全可靠。
[002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铆接垫板的单点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逐步设置的第一簧片(1)、第二簧片(2)、第三簧片(3)、第四簧片(4)、第五簧片(5)、第六簧片(6)、第七簧片(7)、第八簧片(8)、第九簧片(9)、第十簧片(21)、第十一簧片(20)、第十二簧片(19)、第十三簧片(18)、第十四簧片(17)、第十五簧片(16)、第十六簧片(15)、第十七簧片(14)、第十八簧片(13)、第十九簧片(10),所述第一簧片(1)至所述第十九簧片(10)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簧片(1)两端设置有卷耳,所述第二簧片(2)与第三簧片(3)两端向上弯钩,所述第二簧片(2)至所述第十簧片(21)之间等齐,所述第十一簧片(20)至所述第十九簧片(10)之间依次变短,所述第一簧片(1)至所述第十六簧片(15)之间通过U型螺栓(27)固定,所述第二簧片(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兆谊王祯业邢红元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交通汽车板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