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047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及方法,其中,该方方法包括:对N个供电电源进行检测,得到并输出N个一一对应的第一复位信号,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将N个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转换为目标电源域内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复位信号;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时钟控制信号,所述时钟控制信号用于对N个所述供电电源进行同步控制,解决了由多个电源上电、掉电的不同步所导致的电路稳定性低等问题。不同步所导致的电路稳定性低等问题。不同步所导致的电路稳定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大规模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或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存在工作在不同电压、不同电源的数字或模拟功能模块,甚至于存在工作电源大小相同但分 属于数字域或模拟域等不同电源域的电源。这些不同的电源在上电、掉电的时候很难做到时 序上的绝对同步,而且由于干扰等原因,其稳定性具有不可预测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多个电源上电、 掉电的不同步所导致的电路稳定性低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
[0005]电源检测转换模块,包括N条并行的检测转换支路,N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与N个供 电电源一一对应连接,每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包括串接的电源检测单元和电源域转换单元, 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中,所述电源检测单元接所述供电电源, 并对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检测,得到并输出第一复位信号;在每条所述检测转换支 路中,所述电源域转换单元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转换为目标电源域 的第二复位信号;
[0006]信号处理模块,接所述电源检测转换模块,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 到并输出时钟控制信号,所述时钟控制信号用于对N个所述供电电源进行同步控制。
[0007]可选地,所述电源检测单元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与阈值电压,并比较所述供电电 源的电源电压与所述阈值电压,得到并输出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0008]可选地,所述电源域转换单元包括:
[0009]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 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九MOS管和第十MOS管;
[0010]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连接,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所述 第一复位信号,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一节点连接,所 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 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节点连接,所 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均与第四节点连 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八MOS管 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十MOS管的栅极均与第六节 点连接,所述第五节点与所述第六节点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 漏极连接,且所述第九
MOS管的漏极输出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 述第七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十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目标电源域的电源电压连接,所述 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MOS 管的源极、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均接地;
[0011]其中,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二MOS管、所述第五MOS管、所述第七MOS管和 所述第十MOS管均为PMOS管,所述第三MOS管、所述第四MOS管、所述第六MOS管、 所述第八MOS管和所述第九MOS管均为NMOS管。
[0012]可选地,所述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并输出时钟控制信号包括:
[0013]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对所述第一中间信号进行缓 冲处理,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对所述第一中间信号和所述第二中间信号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 三中间信号,对所述第三中间信号进行缓冲处理,得到并输出所述时钟控制信号。
[0014]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0015]N输入与门、第一缓冲单元、两输入异或门和第二缓冲单元,所述N输入与门的N个输 入端与N个所述电源域转换单元一一对应连接,所述N输入与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 冲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两输入异或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 两输入异或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两输入异或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输入端 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时钟控制信号。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缓冲子单元。
[0017]可选地,所述时钟控制信号包括脉冲控制信号,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的宽度根据所述第一 缓冲单元的参数进行设置。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方法,包括:
[0019]对N个供电电源进行检测,得到并输出N个一一对应的第一复位信号,其中,N为大于 等于2的整数;
[0020]将N个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转换为目标电源域内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复位信号;
[0021]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时钟控制信号,所述时钟控制信号用于对N个所述供电电源进行同步控制。
[0022]可选地,所述对N个供电电源进行检测,得到并输出N个一一对应的第一复位信号包括:
[0023]针对每个所述供电电源,将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得到并输出 所述第一复位信号。
[0024]可选地,所述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时钟控制信号包括:
[0025]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中间信号;
[0026]对所述第一中间信号进行缓冲处理,得到第二中间信号;
[0027]对所述第一中间信号和所述第二中间信号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三中间信号;
[0028]对所述第三中间信号进行缓冲处理,得到所述时钟控制信号。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电源检测转换模块和信号处 理模块,通过采用电源检测单元对多个供电电源进行检测,得到并输出第一复位信
号;采用 电源域转换单元将第一复位信号转换为目标电源域的第二复位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 辑运算,得到并输出时钟控制信号,时钟控制信号用于对多个供电电源进行同步控制;从而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多个电源上电、掉电的不同步所导致的电路稳定性低等问题。通过分别 监测各个供电电源的上电、掉电状态,并经过处理后输出单一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各个电源供 电的子电路或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多电源供电的同步。
附图说明
[0030]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一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源域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检测转换模块,包括N条并行的检测转换支路,N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与N个供电电源一一对应连接,每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包括串接的电源检测单元和电源域转换单元,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中,所述电源检测单元接所述供电电源,并对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检测,得到并输出第一复位信号;在每条所述检测转换支路中,所述电源域转换单元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转换为目标电源域的第二复位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接所述电源检测转换模块,对N个所述第二复位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并输出时钟控制信号,所述时钟控制信号用于对N个所述供电电源进行同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检测单元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与阈值电压,并比较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与所述阈值电压,得到并输出所述第一复位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域转换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九MOS管和第十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一复位信号,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均与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十MOS管的栅极均与第六节点连接,所述第五节点与所述第六节点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连接,且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输出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十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目标电源域的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均接地;其中,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税国华付晓伟林涛王志宽王飞李智囊冉明常小宇汪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