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交分频电路及其工作方法、CMOS结构的锁存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交分频电路及其工作方法、CMOS结构的锁存器。
技术介绍
[0002]正交四相分频电路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串行电路中,相比采用差分时钟的结构,使用正交四相分频电路的结构具有更高的能效比。
[0003]在现有的正交分频电路中,通常采用2个电流模式逻辑锁存器(Current Mode Logic latch,下称CML锁存器),以实现正交4相分频的功能。
[0004]然而,当正交分频电路工作时,由于在CML锁存器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端和接地端导通,因此,正交分频电路的电流较大、耗电也大。同时,由于高频工作环境下,对CML锁存器的电路中电阻的限制较大,即,需要采用阻值很小的电阻,导致所述电阻在集成电路中占用面积较大,造成正交分频电路的集成度差。不仅如此,由于CML锁存器的电路中,需要使用电流镜、电阻较等器件,因此,一方面,电流镜的器件占用面积较大,造成正交分频电路的集成度差,另一方面,使用电流镜、电阻等器件也会造成正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存器,所述第一锁存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一时钟端和第二时钟端,所述第一时钟端和第二时钟端用于输入反相的时钟信号;第二锁存器,所述第二锁存器具有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以及第三时钟端和第四时钟端,所述第三时钟端和第四时钟端用于输入反相的时钟信号,且向所述第一时钟端和第三时钟端输入的时钟信号反相;所述第一锁存器和第二锁存器均包括第一伪反相锁存器、第二伪反相锁存器和双稳态电路,所述第一伪反相锁存器包括第一PMOS晶体管、第一CMOS晶体管和第一NMOS晶体管,所述第二伪反相锁存器包括第二PMOS晶体管、第二CMOS晶体管和第二NMOS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C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第一PMOS晶体管,所述第一C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所述第二C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第二PMOS晶体管,所述第二C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所述双稳态电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以及第二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锁存器的电路中,双稳态电路的两端还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耦合,在所述第二锁存器的电路中,双稳态电路的两端还分别与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耦合;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信号节点;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信号节点;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入端连接的第三信号节点;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第四输入端连接的第四信号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锁存器的电路中,第一CMOS晶体管的漏端通过第一PMOS晶体管与第一时钟端耦合,第一CMOS晶体管的源端通过第一NMOS晶体管与第二时钟端耦合,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端耦合,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漏端通过第二PMOS晶体管与第一时钟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源端通过第二NMOS晶体管与第二时钟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耦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锁存器的电路中,第一CMOS晶体管的漏端通过第一PMOS晶体管与第三时钟端耦合,第一CMOS晶体管的源端通过第一NMOS晶体管与第四时钟端耦合,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耦合,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漏端通过第二PMOS晶体管与第三时钟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源端通过第二NMOS晶体管与第四时钟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与第四输入端耦合,第二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与第四输出端耦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锁存器的电路中,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电源电压,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漏端,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时钟端耦合,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电源电压,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二CMOS晶体管的漏端,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时钟端耦合,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端接地,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源端,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端耦合,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端接地,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二CMOS晶体管的源端,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端耦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锁存器的电路中,第一
P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电源电压,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漏端,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时钟端耦合,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电源电压,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二CMOS晶体管的漏端,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时钟端耦合,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端接地,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源端,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时钟端耦合,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端接地,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二CMOS晶体管的源端,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时钟端耦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MOS晶体管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第三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第三P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三P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漏端;第三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端连接第一CMOS晶体管的源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分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MOS晶体管包括:第四PMOS晶体管,第四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CMOS晶体管的输入端,第四PMOS晶体管的源端连接第二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进涛,陈廷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