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32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隔热罩顶升气缸,四个所述隔热罩顶升气缸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扇。该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通过设置前后定位组件和左右定位组件,对要粘接的芯材及粘接板定位,通过设置下压控制组件,带动压头垂直下压,保证所有粘接板均匀受力下压,进一步提高粘接质量,提高芯材粘接定位的效率,通过加热部件,通过温控传感控制器监控隔热罩内的温度,控制加热芯的启动和停止,并具备按照多段加热曲线升温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同时减少加热时的搬运过程。过程。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叶片材料检测
,具体为一种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中将自然界风能转换为风力发电机组电能的核心部件,也是衡量风电机组设计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叶片是风电部件中确定性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盈利模式清晰的行业,随着供需紧张形势的缓解,风电叶片行业也将随之发生从群雄混战到几强争霸的转变。
[0003]在风电叶片材料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芯材进行粘接定位,但是现有的粘接定位工装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利用大量人工,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人工在加热使搬运费时费力,故而提出了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具备粘接定位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粘接定位工装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利用大量人工,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人工在加热使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隔热罩顶升气缸,四个所述隔热罩顶升气缸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芯,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前后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左右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控制组件。
[0008]进一步,所述前后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连杆、第一顶杆和第一定位块,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组的第一顶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第一定位块。
[0009]进一步,所述左右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连杆、第二顶杆和第二定位块,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第二定位块。
[0010]进一步,所述下压控制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横梁、伸缩导向轴和压头,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伸缩导向轴,所述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压头。
[0011]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杆、主动轮、丝杆和从动轮,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转动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
[0012]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转杆、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丝杆的底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丝杆通过轴承与壳体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右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转杆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互啮合,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与横梁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前后定位组件与左右定位组件之间设置有芯材,所述前后定位组件与左右定位组件之间设置有粘接板。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通过设置前后定位组件和左右定位组件,通过气缸提供动力推动连杆,使连杆带动所有具有伸缩功能的顶杆,可同时推动八组要粘接的芯材及粘接板往前后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前后的定位功能,通过气缸推动连杆,使连杆带动所有具有伸缩功能的顶杆,可同时推动八组要粘接的芯材及粘接板往左右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左右的定位功能。
[0017]2、该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通过设置下压控制组件,通过电机带动转杆在轴承的配合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相互啮合,进而带动丝杆在轴承的配合下进行转动,通过横梁与丝杆螺纹连接,进而使得横梁整体沿伸缩导向轴垂直下压,进而带动具有浮动功能的压头垂直下压,保证所有粘接板均匀受力下压,通过在隔热罩内加装加热芯,在加热芯上方安装循环风扇,同时使得循环风扇的驱动电机置于隔热罩外,扇叶罩于加热芯上方,通过温控传感控制器监控隔热罩内的温度,控制加热芯的启动和停止,并具备按照多段加热曲线升温控制,整个工装的全部组件通过时序控制自动完成各自动作实现定位并加热固化,大大提高了工装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三维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三维底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前后定位组件、2第一连杆、3第一顶杆、4第一定位块、5左右定位组件、6第二连杆、7第二顶杆、8第二定位块、9下压控制组件、10驱动机构、101电机、102转杆、103主动轮、104丝杆、105从动轮、11横梁、12伸缩导向轴、13压头、14隔热罩、15隔热罩顶升气缸、16加热芯、17循环风扇、18支撑架、19芯材、20粘接板、21第一安装座、22第二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实施例中的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支撑架18,支撑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隔热罩顶升气缸15,四个隔热罩顶升气缸15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隔热罩14,隔热罩1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扇17,循环风扇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芯16,支撑架18的顶部设置有前后定位组件1,支撑架18的顶部设置有左右定位组件5,支撑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控制组件9。
[0026]在安装中,通过设置前后定位组件1和左右定位组件5,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要粘接的芯材19及粘接板20进行固定限位,通过设置下压控制组件9,带动压头13垂直下压,保证所有粘接板20均匀受力下压,进一步提高粘接质量,提高芯材粘接定位的效率,通过设置的加热部件,在隔热罩14内加装加热芯16,在加热芯16上方安装循环风扇17,同时使得循环风扇17的驱动电机置于隔热罩14外,扇叶罩于加热芯16上方,通过温控传感控制器监控隔热罩14内的温度,控制加热芯16的启动和停止,并具备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隔热罩顶升气缸(15),四个所述隔热罩顶升气缸(15)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隔热罩(14),所述隔热罩(1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扇(17),所述循环风扇(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芯(16),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设置有前后定位组件(1),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设置有左右定位组件(5),所述支撑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控制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定位组件(1)包括第一安装座(21)、第一连杆(2)、第一顶杆(3)和第一定位块(4),所述支撑架(1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1),所述第一安装座(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连杆(2),所述第一安装座(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组的第一顶杆(3),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第一定位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定位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座(22)、第二连杆(6)、第二顶杆(7)和第二定位块(8),所述支撑架(1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2),所述第二安装座(2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第二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杆(7),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八个的第二定位块(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的芯材粘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控制组件(9)包括驱动机构(10)、横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东普李小波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