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89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包括转向柱本体、下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角度调节支架和驱动机构,下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且位于转向柱本体背离驾驶员的一侧,下安装支架与转向柱本体靠近下端的外管壁铰接;上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且位于转向柱本体背离驾驶员的一侧;角度调节支架的一端与上安装支架铰接,角度调节支架远离铰接中心的一端开设有腰型孔,转向柱本体靠近上端的部位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安装在腰型孔内并能够沿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调节转向柱角度的结构比较简洁,其占用的安装空间比较少,能够省出更多的驾驶空间供驾驶员安排腿部位置,提升驾驶员的驾乘体验。提升驾驶员的驾乘体验。提升驾驶员的驾乘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柱是汽车上转向系统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元件。通过转向柱,驾驶员把扭矩传递给转向器,带动转向器实现转向。由于转向柱设置在驾驶位,因此转向柱的安装位置是影响人们驾驶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驾乘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转向柱除了具有将方向盘的旋转扭矩传递给转向器的功能外,还增加了调节角度的功能。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驾乘习惯或者需求,调节转向柱的倾斜角度,以此调节自身的驾乘空间。
[0003]如202123456573.X中公开的一种可调节的转向柱,包括调节箱,调节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连接有驱动机构,螺纹杆的外表面位于驱动机构的一侧螺纹安装有螺纹块,螺纹块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向柱,固定板远离螺纹块的一侧铰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机构。
[0004]上述专利采用螺纹杆、螺纹块和连杆配合的结构实现传动,安装时需占据较多的空间位置,这样就缩小了驾驶员的驾乘空间,尤其影响驾驶员的腿部空间布置。并且上述专利中采用螺纹杆和螺纹块的传动方式,其传动噪音较大,影响驾驶员的操控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用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现有的转向柱中调节角度的结构繁杂,安装时需占据较多的空间位置,影响驾驶员的腿部空间布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包括转向柱本体,还包括:
[0008]下安装支架,所述下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且位于转向柱本体背离驾驶员的一侧,所述下安装支架与转向柱本体靠近下端的外管壁铰接;
[0009]上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且位于转向柱本体背离驾驶员的一侧;
[0010]角度调节支架,所述角度调节支架的一端与上安装支架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支架远离铰接中心的一端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转向柱本体靠近上端的部位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安装在腰型孔内并能够沿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1]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角度调节支架围绕铰接中心转动。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角度调节支架包括U形限位框和两个转臂,所述U形限位框围在转向柱本体的外侧,且所述U形限位框封口一侧朝向驾驶员,两个所述转臂分别固定在U形限位框未封口一侧的两端,所述转臂远离U形限位框的一端与上安装支架铰接。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安装支架上固定有两块铰接板,两块所述铰接板分别为位于
转向柱本体两侧,两个所述转臂远离U形限位框的一端均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与其同侧的铰接板铰接。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电机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在上安装支架的一侧,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在其中一根转轴的一端,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均为渐开线锥齿轮。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0017]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向柱本体靠近下端的外管壁上固定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与下安装支架之间铰接有销轴。
[0018]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安装有上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向柱本体、下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角度调节支架和驱动机构,当需要调节转向柱的角度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角度调节支架转动,使固定轴在腰型孔内滑动,从而带动转向柱围绕销轴转动,操作十分便捷,驾驶员可根据自身的驾乘习惯或者需求,调节转向柱本体的倾斜角度,以此调节自身的驾乘空间。
[0021]2、本专利技术中转向柱的调节结构较为简单,不需要长导程的螺纹杆和连杆作为传动结构,其占用的安装空间少,能够省出更多的驾驶空间供驾驶员安排腿部位置,提升驾驶员的驾乘体验。
[0022]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渐开线锥齿轮作为传动结构,其传动性能平稳可靠,并且不易产生振动和噪声,提升驾驶员的操控体验。
附图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调节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转向柱本体;11、铰接块;12、销轴;13、固定轴;2、下安装支架;3、上安装支架;31、铰接板;32、安装架;4、角度调节支架;41、腰型孔;42、U形限位框;43、转臂;44、转轴;5、驱动机构;51、电机;52、主动锥齿轮;53、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包括转向柱本体1、下安装支架2、上安装支架3、角度调节支架4和驱动机构5,下安装支架2和上安装支架3均通过螺栓固
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下安装支架2位于上安装支架3下侧,并且下安装支架2和上安装支架3均位于转向柱本体1背离驾驶员的一侧,使得下安装支架2和上安装支架3的安装位置不影响驾驶员的驾乘空间。转向柱本体1靠近下端的外管壁上焊接有铰接块11,铰接块11与下安装支架2之间铰接有销轴12,以此将转向柱本体1的下端与下安装支架2铰接,使转向柱本体1能够围绕销轴12转动。角度调节支架4的一端与上安装支架3铰接,角度调节支架4远离铰接中心的一端开设有腰型孔41,转向柱本体1靠近上端的部位固定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安装在腰型孔41内,并且固定轴13能够沿腰型孔41的长度方向滑动。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角度调节支架4围绕铰接中心转动。
[0031]当需要调节转向柱的角度时,通过驱动机构5驱动角度调节支架4转动,使固定轴13在腰型孔41内滑动,从而带动转向柱围绕销轴12转动,通过这样设置,驾驶员可根据自身的驾乘习惯或者需求,调节转向柱本体1的倾斜角度,以此调节自身的驾乘空间。本实施例中转向柱的调节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传统的转向柱,无需安装长导程的螺纹杆和连杆作为传动结构,其占用的安装空间少,能够省出更多的驾驶空间供驾驶员安排腿部位置,提升驾驶员的驾乘体验。
[003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包括转向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安装支架(2),所述下安装支架(2)固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且位于转向柱本体(1)背离驾驶员的一侧,所述下安装支架(2)与转向柱本体(1)靠近下端的外管壁铰接;上安装支架(3),所述上安装支架(3)固定在汽车的驾驶位处,且位于转向柱本体(1)背离驾驶员的一侧;角度调节支架(4),所述角度调节支架(4)的一端与上安装支架(3)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支架(4)远离铰接中心的一端开设有腰型孔(41),所述转向柱本体(1)靠近上端的部位固定有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安装在腰型孔(41)内并能够沿腰型孔(41)的长度方向滑动;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角度调节支架(4)围绕铰接中心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支架(4)包括U形限位框(42)和两个转臂(43),所述U形限位框(42)围在转向柱本体(1)的外侧,且所述U形限位框(42)封口一侧朝向驾驶员,两个所述转臂(43)分别固定在U形限位框(42)未封口一侧的两端,所述转臂(43)远离U形限位框(42)的一端与上安装支架(3)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支架(3)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发明欧阳益张大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