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5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造板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呈框型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间隔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尘罩和后挡尘罩,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侧面挡尘组件,所述侧面挡尘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挡尘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上挡尘板,所述上挡尘板和下挡尘板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输带上增加散热风扇,使人造板在输送的过程中,热量也能够得到散失,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在翻板冷却过程中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


[0001]本技术属于人造板生产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制造1 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0003]现有的人造纤维板主要经过纤维铺装

板坯预压

连续热压

裁片切断

翻板冷却

砂光

规格锯切等工序,由于翻板冷却的效率问题,在裁片切断后进入到翻板冷却之间有一段一定距离的输送带,以增长人造纤维板的传输距离,给翻板冷却留出足够的时间,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冷却的目的,但其长距离的传输线存在一定的空间的浪费,为此,如何利用此段的传输距离,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现有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提高降温速度的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呈框型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间隔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尘罩和后挡尘罩,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侧面挡尘组件,所述侧面挡尘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挡尘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上挡尘板,所述上挡尘板和下挡尘板交错设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挡尘板和下挡尘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挡尘网。
[0007]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扇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挡尘网。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09]1、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通过在传输带上增加散热风扇,使人造板在输送的过程中,热量也能够得到散失,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在翻板冷却过程中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在传统的输送线上进行改造,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去除前端挡尘网的主视图;
[0013]以上各图中,1、机架;2、输送带;3、固定架;4、散热风扇;5、前挡尘罩;6、后挡尘罩;7、上挡尘板;8、下挡尘板;9、挡尘网;10、辅助挡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6]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旨在利用后处理输送线来提高人造板的散热效率,从而降低翻板冷却的时间,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2,输送带2和机架1的设置,构成了现有常见的后处理输送线。为了使人造板在输送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更快的散热,而不是利用其本身的缓慢的热量散失,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设置有呈框型设置的固定架3,本实施例所指的框架状的设计是指固定架3由方向的顶框以及设置在顶框四个边角处的立柱组成,在固定架3上设置有散热风扇4,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4设置在固定架3的中部,其悬空处于输送带2的上方,这样,其产生的风力吹到人造板上,将人造板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加快人造板的冷却的目的。
[0017]为此,散热风扇4间隔设置在固定架3上,这样,利用间隔设置的散热风扇4,不断的吹风带走这样,这样,使冷却效果进一步提高,使翻板冷却的速度得以加快。
[0018]考虑到由于人造板经过裁片切断过程中才进入到翻板冷却,由于翻板冷却的速度不快,所以裁片后产生的粉末不会乱四溢,而如果采用风吹的方式就会将传输带上的粉末吹走,造成四溢。为此,在固定架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尘罩5和后挡尘罩6,前挡尘罩5和后挡尘罩6的设置,主要是避免粉尘从固定架3的前端或后端四散,经过前挡尘罩5和后挡尘罩6的设置,可以有效得避免粉尘的四散,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通风的问题,前挡尘罩5和后挡尘罩6均为方形的框架,然后在框架上附上一层无纺布,这样,保持透气的同时,也避免木屑的四溅,同时,无纺布可以方便更换,进而方便后期的打散,在具体实验时,以一天更换一次无纺布。
[0019]考虑到前后两端的封挡后,还需要对侧面进行封挡,为此,在固定架3的两侧设置有侧面挡尘组件,考虑到散热风扇4产生的风力更多的向两侧流动,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侧面挡尘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下挡尘板8以及设置在固定架3上的上挡尘板7,上挡尘板7和下挡尘板8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挡尘板7和下挡尘板8均呈折板状设置,这样交错的设置,方便透气的同时,也降低了风速,这样,在上挡尘板7的下口处设置收尘袋即可避
免粉尘的四散。
[0020]考虑到上挡尘板7和下挡尘板8的前后两端也会出现木屑泄漏的情况,为此,在上挡尘板7和下挡尘板8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挡尘网9。同时,在散热风扇4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挡尘网10。挡尘网9和辅助挡尘网10均采用无纺布,这样,利用其透气性去通风又避免了木屑的四溅,进而在环保的同时达到冷却的目的。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板生产用后处理输送线,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呈框型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间隔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尘罩和后挡尘罩,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侧面挡尘组件,所述侧面挡尘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金凯郭德峰白连臣李丙河
申请(专利权)人:高唐县新华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