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76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消声器和排气管;消声器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设置在消声器的一侧;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设置在消声器的另一侧;腔室,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均连通同一腔室;连通机构,连通机构用于连通腔室;动力组件排出的废气通过排气管输送至腔室中,腔室通过连通机构和第一出气管将废气输送至外界,腔室还通过连通机构和第二出气管将废气输送至外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消声器的出气管设置为双出气管,有利于控制排气流量分布,降低整体气流马赫数,同时也能降低排气温度;还有利于排气背压的控制。还有利于排气背压的控制。还有利于排气背压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全地形车的行驶过程中,全地形车的排气管和消声器用于排出全地形车的废气,且全地形车的排气管和消声器的温度较高。此外,消声器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和阻止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是全地形车的排气系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有利于降低全地形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传统全地形车的消声器采用单出气形式,内部结构简单,造型单一,降噪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降噪效果的全地形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车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消声器和排气管;消声器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设置在消声器的一侧;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设置在消声器的另一侧;腔室,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均连通同一腔室;连通机构,连通机构用于连通腔室;动力组件排出的废气通过排气管输送至腔室中,腔室通过连通机构和第一出气管将废气输送至外界,腔室还通过连通机构和第二出气管将废气输送至外界。
[0007]进一步地,消声器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腔室、连通机构和第一出气管形成第一排气通道,腔室、连通机构和第二出气管形成第二排气通道。
[0008]进一步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分别设置在消声器的两侧,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均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
[0009]进一步地,第一出气管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一出气管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腔室中,第一出气管分别连通第三腔室和外界。
[0010]进一步地,第二出气管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四腔室中,第二出气管分别连通第三腔室和外界。
[0011]进一步地,连通机构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还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第一连通管用于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第二连通管分别连通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孔,用于连通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
[0012]进一步地,消声器还包括隔板,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用于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隔板用于分隔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三隔板用于分隔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
[0013]进一步地,连通孔设置在第三隔板上。
[0014]进一步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15]进一步地,消声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消音层和容纳空间,消音层设置在容纳空间中;腔室靠近容纳空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消音孔,消音孔连通腔室和容纳空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可以将消声器的出气管设置为双出气管,有利于控制排气流量分布,降低整体气流马赫数,同时也能降低排气温度;还有利于排气背压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燃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炭罐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图4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车架、燃油箱和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燃油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图8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的行走组件、燃油箱和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操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行走组件12、悬架组件 13、动力组件14、鞍座组件15、安装架组件16、制动组件17、电气组件18、脚踏组件19、燃油组件21、散热组件22、车身覆盖件25、传动组件26和操纵组件27。悬架组件13包括前悬架131和后悬架132,用于连接车架11和行走组件12。行走组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行走组件12包括第一行走轮121和第二行走轮122,第一行走轮121通过前悬架131连接车架 11,第二行走轮122通过后悬架132连接车架11,行走组件12用于全地形车100的运动。动力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提供动力至全地形车100。鞍座组件1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可供使用者和/或乘客的骑乘。安装架组件16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安装或拆卸适配至全地形车100的其他部件。制动组件17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且至少部分设置在行走组件12上,用于制动行走组件12,从而制动全地形车100。电气组件18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提供电力。具体的,电气组件18 通过安装架组件16设置在车架11上。脚踏组件19
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 上,用于提供使用者和/或乘客脚部的支撑。燃油组件21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提供动力能源至动力组件14。散热组件2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全地形车100的散热。车身覆盖件2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 上,且车身覆盖件25至少部分设置在安装架组件16上。传动组件26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传动组件26连接行走组件12,传动组件26还连接动力组件14,用于传递动力组件14的动力至行走组件12,从而驱动行走组件12。操纵组件27至少部分连接动力组件14,用于更换全地形车100的挡位。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0031]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车架11包括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 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上主梁115和下主梁116。沿全地形车 100的前后方向,第一支柱111设置在前侧,第四支柱114设置在后侧。第二支柱112和第三支柱113均设置在第一支柱111和第四支柱114之间,且第二支柱112设置在第三支柱113的前侧。沿全地形车100的上下方向,上主梁115设置在上侧,下主梁116设置在下侧。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均设置在上主梁115和下主梁1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所述车架,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所述车架;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消声器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包括: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的一侧;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的另一侧;腔室,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均连通同一所述腔室;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用于连通所述腔室;所述动力组件排出的废气通过所述排气管输送至所述腔室中,所述腔室通过所述连通机构和所述第一出气管将废气输送至外界,所述腔室还通过所述连通机构和所述第二出气管将废气输送至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所述腔室、所述连通机构和所述第一出气管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所述腔室、所述连通机构和所述第二出气管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分别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的两侧,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至少部分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佳嘉李恒朱佳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