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38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包括转向节,转向节包括:主体部,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连接件,连接件和第一连接端连接;调节垫片,调节垫片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连接件之间;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至少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关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面基本对称设置;调节垫片抵接在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沿垂直于端面方向,调节垫片在端面的投影为投影面,投影面的面积小于等于端面的面积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调节垫片改变第一行走轮的外倾角,从而弥补制造误差,使全地形车在极限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抓地力,提高全地形车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全地形车的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全地形车的抓地力的要求较高。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全地形车的轮胎外倾角不可调节,这大大限制了车辆轮胎极限工况下的抓地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轮胎外倾角的全地形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车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悬架组件还包括转向节,转向节包括:主体部,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连接件,连接件和第一连接端连接;调节垫片,调节垫片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连接件之间;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至少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关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面基本对称设置;调节垫片抵接在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沿垂直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面方向,调节垫片在第一连接端的端面的投影为投影面,投影面的面积小于等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面的面积的一半。
[0007]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若干个第一连接孔的圆心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
[0008]进一步地,若干个第一连接孔的圆心的连线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将端面分隔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端面的上侧。
[0009]进一步地,投影面基本和第一端面重合。
[0010]进一步地,投影面基本和第二端面重合。
[0011]进一步地,调节垫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孔,连接件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圆心、第一半孔的圆心、第一连接孔的圆心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2]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孔、第一半孔、第一连接孔通过同一固定件连接。
[0013]进一步地,调节垫片上设置有开槽,若干个第一半孔设置在开槽的两侧。
[0014]进一步地,沿全地形车的上下方向,开槽的开口基本向下设置。
[0015]进一步地,转向节设置在车架的前侧和/或后侧;当转向节设置在车架的后侧时,转向节和至少部分后悬架一体成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可以通过调节垫片改变第一行走轮的外倾角,从而弥补制造误差,使全地形车在极限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抓地力,提高全地形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第一灯罩和悬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后悬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悬架组件和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悬架组件和行走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散热组件和车架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图10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3为本技术图10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14为本技术全地形车的置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为本技术图14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行走组件12、悬架组件 13、动力组件14、鞍座组件15、安装架组件16、制动组件17、电气组件18、脚踏组件19、燃油组件21、散热组件22、车身覆盖件25、传动组件26和操纵组件27。悬架组件13包括前悬架131和后悬架132,用于连接车架11和行走组件12。行走组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行走组件12包括第一行走轮121和第二行走轮122,第一行走轮121通过前悬架131连接车架 11,第二行走轮122通过后悬架132连接车架11,行走组件12用于全地形车100的运动。动力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提供动力至全地形车100。鞍座组件1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可供使用者和/或乘客的骑乘。安装架组件16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安装或拆卸适配至全地形车100的其他部件。制动组件17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且至少部分设置在行走组件12上,用于制动行走组件12,从而制动全地形车100。电气组件18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提供电力。具体的,电气组件18 通过安装架组件16设置在车架11上。脚踏组件19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 上,用于提供使用者和/或乘客脚部的支撑。燃油组件21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提供动力能源至动力组件14。散热组件2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全地形车100的散热。车身覆盖件2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 上,且车身覆盖件25至少部分设置在安装架组件16上。传动组件26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传动组件26连接行走
组件12,传动组件26还连接动力组件14,用于传递动力组件14的动力至行走组件12,从而驱动行走组件12。操纵组件27至少部分连接动力组件14,用于更换全地形车100的挡位。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0034]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车架11包括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 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上主梁115和下主梁116。沿全地形车 100的前后方向,第一支柱111设置在前侧,第四支柱114设置在后侧。第二支柱112和第三支柱113均设置在第一支柱111和第四支柱114之间,且第二支柱112设置在第三支柱113的前侧。沿全地形车100的上下方向,上主梁115设置在上侧,下主梁116设置在下侧。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均设置在上主梁115和下主梁116之间。具体的,第一支柱111包括第一管件1111、第二管件1112和第一钣金件1113。第二支柱112包括第三管件1121和第四管件1122。第三支柱113包括第五管件1131、第六管件1132、第七管件1133、第八管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所述车架,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所述车架;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组件还包括转向节,所述转向节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至少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关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基本对称设置;所述调节垫片抵接在所述第一端面或所述第二端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方向,所述调节垫片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的投影为投影面,所述投影面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的面积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圆心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圆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勇张俊锋罗龙平周良琛曾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