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758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输送鞘管包括内膜、外膜、编织网以及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锚定环和牵引丝;锚定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壁厚大于第二部分的壁厚,并且,第一部分的内壁到锚定环的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的内壁到锚定环的中心的距离;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部分的内壁上的定位块;锚定环套设在编织网的远端,定位块插设于编织网的网孔内;并且,在锚定环的第一部分处,编织网形成有使第一部分的内壁裸露的避让部。本申请增加了输送鞘管的内膜、外膜、锚定环以及编织网的结合强度,能够避免内外膜发生分层,避免血液泄露以及内膜被划破脱落的问题,以及能够避免外膜褶皱的问题。皱的问题。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创介入手术由于其创伤较小,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在微创手术中,输送鞘管用于建立体外至体内(主要是病变部位)的输送通道,植入器械(如封堵器、瓣膜、支架、球囊、血管塞、滤器等)可由该输送通道输送至病变部位或回收。通过该输送通道还可以向患者体内输入药物或将患者体内的体液导出。
[0003]可调弯的输送鞘管是一种应用于介入微创治疗手术过程中的鞘管组件,鞘管可以通过近端手柄的操作,实现鞘管远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弯曲的功能。鞘管的远端弯曲后,能够更快速、可靠的到达病变的靶点位置,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医生操作难度。
[0004]现有的可调弯的输送鞘管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4681127A所示,其输送鞘管包括主体段、与主体段的远端相连接的调弯段。其中,调弯段为多层复合管体,多层复合管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装并熔接在一起的内膜、中间层和外膜。内膜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以保证其内壁光滑有利于导丝或者植入器械通过,中间层为金属材质制成的编织网,外膜为热塑性塑料制成。输送鞘管还包括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锚定环以及牵引丝,锚定环套设于编织网的远端,牵引丝的远端与锚定环相连接,牵引丝延伸穿过调弯段和主体段,直至与手柄上的调弯机构相连接,从而实现操作者在近端牵拉调弯机构,即可带动与锚定环相连的调弯段按照牵引方向进行弯曲。
[0005]但是,由于内膜采用极其润滑的聚四氟乙烯,因此,内膜和外膜即便经过熔融处理,内膜和外膜之间仍然很难结合牢固。因而在调弯段受力时,编织网会因为材料的挤压造成漏丝,输送鞘管的表面也会产生褶皱。漏丝和褶皱一方面会加剧内膜和外膜的分层,带来血液泄露以及内膜被划破后脱落,碎屑进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另一方面,当该输送鞘管用作与血管接触的外鞘,在输送鞘管回撤时,漏丝和褶皱容易造成血管损伤;当该输送鞘管用作与外鞘接触的内鞘,在输送鞘管回撤时,漏丝和褶皱会造成该输送鞘管与外膜鞘的阻力变大或者卡死的问题,从而影响输送鞘管的回撤,若输送鞘管强行回撤,则也容易造成血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织网与锚定环固定牢固,在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受力调弯时不易发生漏丝和褶皱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医疗器械输送鞘管的输送系统。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包括内膜、外膜,以及位
于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之间的编织网;所述医疗器械输送鞘管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医疗器械输送鞘管的远端弯曲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之间的锚定环、与所述锚定环固定连接的牵引丝;所述锚定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到所述锚定环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到所述锚定环的中心的距离;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上且向着所述锚定环的中心凸出的定位块;所述锚定环套设在所述编织网的远端,所述定位块插设于所述编织网的网孔内;并且,在所述锚定环的第一部分处,所述编织网形成有使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裸露的避让部。
[0009]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输送鞘管不易发生分层,能够很好的避免因分层而导致的血液泄露,本申请的输送鞘管也不易发生漏丝,从而降低内膜或外膜被划破脱落形成的碎屑进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并且,本申请的输送鞘管也不易发生褶皱,从而能够避免输送鞘管回撤受阻或者回撤时造成血管损伤。
[0010]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块为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一个所述定位块插设于一个所述网孔内,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编织网与锚定环的相对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编织网在多个所述定位块所在的周向的一圈上的网孔数量与所述定位块的数量相等。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的侧壁与所述编织网的编织丝相接触。
[0013]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锚定环的圆周方向上的所述定位块的两侧壁为自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向着顶部且向内倾斜的斜面或向着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凹陷的弧面。
[0014]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编织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定位块的厚度,从而能够避免编织网凸出锚定环,从而能够降低编织网划破内膜的风险。
[0015]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0016]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的壁厚为0.5~0.8mm,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为0.2~0.3mm,从而能够在保证锚定环与牵引丝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输送鞘管的外径,增加输送鞘管的内径。
[0017]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一个或多个通槽,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槽位于所述定位块的远端和/或近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内膜和外膜热熔融合的强度。
[0018]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槽呈弧形且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圆周方向延伸。
[0019]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牵引丝依次穿过所述两个通孔,并且,所述牵引丝的两个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医疗器械
输送鞘管的近端,从而能够提高牵引丝与锚定环的连接强度,避免牵引丝划破内膜或外膜,防止输送鞘管漏丝的发生。
[0020]进一步地,位于远端的所述两个通孔之间的连接面呈圆弧形,且直径为所述牵引丝直径的2~6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牵引丝因为折弯带来的强度的降低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在牵引丝拉动锚定环时,锚定环近似单点受力,从而提高输送鞘管的调弯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减小输送鞘管的调弯半径和调弯角度,提高输送系统到达靶点位置的效率。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端部开设有向着近端凹陷的凹槽,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所述锚定环的远端面与所述牵引丝的远端齐平,或者,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位于所述锚定环的远端面和近端面之间且靠近所述锚定环的远端面。
[0022]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定位块为切削加工而成的整体。
[0023]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为2~4个且沿着所述锚定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间隔分布。
[0024]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通过热熔以使所述内膜、所述编织网、所述锚定环以及所述外膜固定连接。
[0025]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外膜的材质为尼龙、嵌段聚醚酰胺、聚碳酸酯、聚酰胺、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编织网为不锈钢丝编织而成,所述锚定环的材质为不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包括内膜(11)、外膜(14),以及位于所述内膜(11)和所述外膜(14)之间的编织网(12);所述医疗器械输送鞘管(1)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医疗器械输送鞘管(1)的远端弯曲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内膜(11)和所述外膜(14)之间的锚定环(13)、与所述锚定环(13)相固定连接的牵引丝(15);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环(13)包括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壁厚,并且,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内壁到所述锚定环(13)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内壁到所述锚定环(13)的中心的距离;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内壁上且向着所述锚定环(13)的中心凸出的定位块(133);所述锚定环(13)套设在所述编织网(12)的远端,所述定位块(133)插设于所述编织网(12)的网孔内;并且,在所述锚定环(13)的第一部分(131)处,所述编织网(12)形成有使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内壁裸露的避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33)为沿着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一个所述定位块(133)插设于一个所述网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12)在多个所述定位块(133)所在的周向的一圈上的网孔数量与所述定位块(133)的数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33)的侧壁(1331)与所述编织网(12)的编织丝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锚定环(13)的圆周方向上的所述定位块(133)的两侧壁(1331)为自所述定位块(133)的底部向着顶部且向内倾斜的斜面或向着所述定位块(133)的内部凹陷的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33)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内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编织网(12)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定位块(133)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外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壁厚为0.5~0.8mm,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壁厚为0.2~0.3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32)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一个或多个通槽(137),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槽(137)位于所述定位块(133)的远端和/或近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绪超肖相龙周志勇李龙斌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