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55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7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包括支架、人工瓣叶和密封装置,人工瓣叶设置在支架内,密封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架外,密封装置包括密封骨架和与密封骨架连接的防漏构件,密封骨架与支架连接,并且支架为密封骨架提供了支点,密封骨架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在支架安装就位后,至少部分第一弯曲段与心脏组织壁相贴,当心脏组织挤压密封装置时,第一弯曲段绕着支点向支架的中心转动,并且,第一弯曲段带动第二弯曲段朝相同方向转动,使得密封装置始终与自体瓣环贴合,防止瓣周漏的问题发生。防止瓣周漏的问题发生。防止瓣周漏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0001]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技术介绍

[0002]从心脏结构来看,无论是二尖瓣还是三尖瓣,亦或是主动脉瓣,均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造成产品准确定位和固定非常困难。尤其二尖瓣在心内的位置及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给二尖瓣置换带来极大的挑战,二尖瓣返流是最常见的二尖瓣膜疾病,针对二尖瓣返流患者的治疗方式通常有修复和置换两种方式,修复是首选和最佳方式,但实际上很多功能异常的瓣膜采用修复手段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此时则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MVR)。
[0003]专利CN109199640B公开了一种人工瓣膜假体,包括支架和瓣膜,所述支架包括瓣膜缝制段和心房段,瓣膜被固定连接在瓣膜缝制段上,瓣膜缝制段与心房段连接,心房段由放射状的杆形支撑件组成,杆形支撑件包括两个主支撑件和至少一个辅助支撑件,杆形支撑件的一端与瓣膜缝制段固定连接为固定端,杆形支撑件的另一端游离为游离端,相邻的杆形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柔性的裙边,心房段完全释放时能够自适应为D形结构,主支撑件的游离端的连线构成所述D形结构的直线段,辅助支撑件的游离端位于D形结构的弧线段上,该方案的技术缺陷在于:心房段由支撑件和裙边形成,裙边贴合心房壁以防止瓣周漏,裙边由记忆合金丝及覆膜构成,心房在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会挤压裙边,使得记忆合金丝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裙边出现褶皱,不能完全贴合自体瓣环,出现瓣周漏问题,尤其是该申请的人工瓣膜假体为偏心结构,使得裙边对应的前瓣区域比后瓣区域的面积大,大面积的裙边使其贴紧程度更差,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瓣周漏。
[0004]专利CN212522083U公开了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膜支架、阻流件及瓣叶,所述阻流件及所述瓣叶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所述阻流件包括第一阻流膜及第二阻流膜,所述第一阻流膜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的内表面,或者,所述第一阻流膜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阻流膜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第二阻流膜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阻流膜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阻流膜远离所述第一阻流膜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减缓血流流速的粘滞层,该方案的技术缺陷在于:心脏瓣膜通过第一阻流膜和第二阻流膜来防止瓣周漏,第二组流膜表面设置有用于减缓血流流速的粘滞层,一段时间后血流在粘滞层上发生凝血形成血栓而将心脏瓣膜表面与心脏组织之间的间隙填塞满,从而阻挡了瓣周血流,但是,心房在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二阻流膜,血栓又会与第二阻流膜摩擦,有血栓跟随血流的运动发生位移的风险。
[0005]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使得瓣膜假体在植入后能实时紧贴自体瓣环,避免心脏跳动过程中,由于心房壁挤压支架或密封装置,导致密封装置不能紧密贴合自体瓣环,出现瓣周漏等问题。
[0006]申请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使得瓣膜假体在植入后能实时紧贴自体瓣环,避免心房壁挤压密封装置时,导致其不能紧密贴合自体
瓣环,出现瓣周漏等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包括支架、人工瓣叶和密封装置,所述人工瓣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密封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架外,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骨架和与所述密封骨架连接的防漏构件,所述密封骨架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所述支架为所述密封骨架提供了支点,所述密封骨架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在所述支架安装就位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曲段与心脏组织壁相贴,当心脏组织挤压所述密封装置时,所述第一弯曲段绕着所述支点向所述支架的中心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弯曲段带动所述第二弯曲段朝相同方向转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防漏构件包括第一防漏膜,所述第一防漏膜覆在所述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的表面。
[0009]根据一实施例,当所述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所述第一弯曲段紧贴自体瓣环和心房壁;并且,心房壁挤压所述密封装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朝所述支架的远端方向转动并贴紧自体瓣环,有效防止了心室内血液流向心房,解决了瓣周漏问题。
[0010]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支架的远端部分连接。
[0011]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防漏构件包括第二防漏膜,所述第二防漏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或第二弯曲段连接,另一端也与所述第一弯曲段或第二弯曲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防漏膜是柔性的,在所述支架释放后,所述第二防漏膜与自体瓣环贴合。
[0012]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漏膜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
[0013]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漏膜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弯曲段连接。
[0014]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漏膜远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所述第二防漏膜近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防漏膜不具有弹性,当所述第一弯曲段朝上转动时,所述第一弯曲段能带动所述第二防漏膜提拉所述第二弯曲段。
[0015]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漏膜可以采用延伸性较优的涤纶布。
[0016]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防漏构件包括第三防漏膜,所述第三防漏膜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连接,另一端游离。
[0017]根据一实施例,所述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左心室挤压时,血流冲击所述第三防漏膜,使得所述第三防漏膜紧贴在二尖瓣自体瓣环下面。
[0018]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三防漏膜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外周连接。
[0019]根据一实施例,当所述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所述第一弯曲段紧贴自体瓣环和心房壁;并且,心房壁挤压所述密封装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朝所述支架的远端方向转动并贴紧自体瓣环。
[0020]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漏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连接,所述的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自体瓣环贴合所述第二防漏膜,并且,当心房收缩时,心房壁挤压所述的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游离端带动所述第二防漏膜向上提拉所述第二弯曲段,使得所述第二弯曲段向所述支架的远端方向转动并贴紧自体瓣环。
[0021]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为一体式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在连接处呈“虎口”状。
[0022]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整体弯曲方向为朝远端方向弯曲。
[0023]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主体段和心房段,所述心房段包括若干个贴合杆件,所述贴合杆件与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并且,在所述支架中轴线所在的截面上,所述贴合杆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形状大体上相同,两者均呈弧形。
[0024]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弯曲段包括圆弧部与凸起部,当所述的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所述凸起部位于自体瓣叶交界处。
[0025]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弯曲段包括两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瓣膜假体安装后位于二尖瓣前瓣叶和后瓣叶的交界处。
[0026]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弯曲段包括三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包括支架、人工瓣叶和密封装置,所述人工瓣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密封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架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骨架和与所述密封骨架连接的防漏构件,所述密封骨架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所述支架为所述密封骨架提供了支点,所述密封骨架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在所述支架安装就位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曲段与心脏组织壁相贴,当心脏组织挤压所述密封装置时,所述第一弯曲段绕着所述支点向所述支架的中心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弯曲段带动所述第二弯曲段朝相同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构件包括第一防漏膜,所述第一防漏膜覆在所述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构件包括第二防漏膜,所述第二防漏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或第二弯曲段连接,另一端也与所述第一弯曲段或第二弯曲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防漏膜是柔性的,在所述支架释放后,所述第二防漏膜与自体瓣环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构件包括第三防漏膜,所述第三防漏膜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连接,另一端游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所述第一弯曲段紧贴自体瓣环和心房壁;并且,心房壁挤压所述密封装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朝所述支架的远端方向转动并贴紧自体瓣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连接,所述的人工瓣膜假体植入后,自体瓣环贴合所述第二防漏膜,并且,当心房收缩时,心房壁挤压所述的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游离端带动所述第二防漏膜向上提拉所述第二弯曲段,使得所述第二弯曲段向所述支架的远端方向转动并贴紧自体瓣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密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为一体式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文张善冬陈进雄陈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