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88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包括:组立模、束模、输送组件、第一组立杆、第二组立杆;其特征在于:组立模,用于将素子和外壳负压组立封装结合,以得到封装体;束模用于固定外壳,可贴合于组立模底部;第一组立杆,用于将素子移送组立模内;第二组立杆,用于将素子与外壳挤压结合一体;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合并构成组立模;组立模轴心方向设置有中通的模腔,模腔一端设置有扩口,组立模一端部设置有锥形槽;锥形槽与模腔贯通;通过组立模设置弹片密封及弹性件,使得模腔形成密封负压状态,模腔张开与闭合对素子进行一体化负压组立得到负压电容器,实现负压无尘组立封装,达到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容器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是电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热量,内压增大,导致电容器爆破,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短。传统的电容器在组立封装时在常态常压下进行组立。另一种情况为,在负压封装时由于设备的气密性不够,使得组立封装后得到的电容器内部也为常压状态。传统的组立封装设备通常为在常气压下裸露的环境中进行组立封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无法避免空气中的水汽以及尘埃进入素子芯内,同时组立后无法得到内部负压的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通过组立模设置弹片密封及弹性件,使得模腔形成密封负压状态, 模腔张开与闭合对素子进行一体化负压组立得到负压电容器,实现负压无尘组立封装,达到提高产品性能,降低陈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作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包括:组立模、束模、输送组件、第一组立杆、第二组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立模,用于将素子和外壳负压组立封装结合,以得到封装体;所述的束模用于固定外壳,可贴合于组立模底部;所述的第一组立杆用于将素子移送组立模内;所述的第二组立杆用于将素子与外壳挤压结合一体;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合并构成组立模;所述的组立模轴心方向设置有中通的模腔,模腔一端设置有扩口,所述的组立模一端部设置有锥形槽;所述的锥形槽与模腔贯通;所述的组立模两侧设置有第一抽气管与第二抽气管;且分别与所述的与模腔连通;所述的组立模一端设置有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的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接触的支点处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的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的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合拢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的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以轮结构为支点实现模腔的张开与闭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端面两侧的支柱,所述的支柱远离机柜上端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横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槽、第一锥形槽、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抽气管连通;所述的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弧形槽、第二锥形槽、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抽气管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件中的第一凹槽内部的第一弹片具备弹力,使得第一弹片远离第一凹槽并挤压于第二组件的接触面,所述的第二组件中的第二凹槽内部的第二弹片具备弹力,使得第二弹片远离第二凹槽并挤压于第一组件的接触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合并构成组立模时,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相互挤压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合并的相对的表面,使得组立模中的模腔密封。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组立模1可远离或靠近束模,束模可张开与闭合,束模闭合时用于固定外壳,束模张开时松开外壳。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立杆设置在组立模上方,第一组立杆伸入组立模将素子移送组立模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组立杆设置于组立模上方,第二组立杆伸入组立模将素子挤压进入外壳内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组立模一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传动组件一侧,束腰组件固定在传动组件一侧,传动组件往复转动,将组立模移动分别切换于第一组立杆与第二组立杆下方,束腰组件做靠近与远离束模的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件的第一臂部一侧端部设置有滑轮,滑轮一侧设置有开夹块,组立模移动时,开夹块的斜面挤压滑轮,使得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互远离,组立模张开。
[0015]本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本技术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是对素子进自动行负压组立,解决传统设备常压裸露组立无法得到内部负压的电容器,以及素子易受环境影响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通过组立模设置弹片密封及弹性件,使得模腔形成密封负压状态,模腔张开与闭合对素子进行一体化负压组立得到负压电容器,实现负压无尘组立封装,达到提高产品性能,降低陈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作用。
[0018]2.在封闭的负压模腔内实施对素子的组立封装,避免了素子裸露在环境中易受到污染的问题,使得组立封装后的电容器无尘,更清洁,达到提高产品性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组立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顶视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组立模组立封装素子的截面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的组立模中组立截面图。
[0026]图8是本技术的组立模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的第一组立杆将素子送入组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组立杆将素子挤压组立封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1、组立模;2、束模;3、输送组件;4、传动组件;5、束腰组件;6、送素子组件;7、第一组立杆;8、第二组立杆;9、开夹块; 10、素子;11、外壳;101、第一组件;102、第二组件;103、模腔;104、锥形槽;105、固定件;106、弹性件;1011、第一臂部;1012、第一抽气管; 1013、齿轮结构;1014、第一锥形槽;1015、第一凹槽;1016、第一弹片; 1017、第一齿
轮部;1018、第一通孔;1019、扩口;1021、第二臂部;1022、第二抽气管;1023、第二弧形槽;2024、第二锥形槽;1025、第二凹槽;1026、第二弹片;1027、第二齿轮部;10111、滑轮;1010、第一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包括:组立模(1)、束模(2)、输送组件(3)、第一组立杆(7)、第二组立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立模(1),用于将素子(10)和外壳(11)负压组立封装结合,以得到封装体;所述的束模(2)用于固定外壳(11),可贴合于组立模(1)底部;所述的第一组立杆(7)用于将素子(10)移送组立模(1)内;所述的第二组立杆(8)用于将素子(10)与外壳(11)挤压结合一体;第一组件(101)与第二组件(102)合并构成组立模(1);所述的组立模(1)轴心方向设置有中通的模腔(103),模腔(103)一端设置有扩口(1019),所述的组立模(1)一端部设置有锥形槽(104);所述的锥形槽(104)与模腔(103)贯通;所述的组立模(1)两侧设置有第一抽气管(1012)与第二抽气管(1022);且分别与所述的与模腔(103)连通;所述的组立模(1)一端设置有第一臂部(1011)和第二臂部(1021);所述的第一臂部(1011)与第二臂部(1021)接触的支点处设置有齿轮结构(1013);所述的第一臂部(1011)与第二臂部(102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06),所述的第一组件(101)与第二组件(102)合拢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015)和第二凹槽(1025);所述的第一凹槽(1015)和第二凹槽(1025)内部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弹片(1016)和第二弹片(1026);所述的第一组件(101)与第二组件(102)以齿轮结构(1013)为支点实现模腔(103)的张开与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件(101)包括第一弧形槽(1010)、第一锥形槽(1014)、第一通孔(1018),所述的第一通孔(1018)与第一抽气管(1012)连通;所述的第二组件(102)包括第二弧形槽(1023)、第二锥形槽(1024)、第二通孔(1028),所述的第一通孔(1018)与抽气管(10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素子扶正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件(101)中的第一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润华林薏竹
申请(专利权)人: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