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506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包括,链接盘,所述链接盘包括链接底盘、滑动盘,所述滑动盘套设于所述链接底盘外沿,两者之间滑动连接;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链接底盘内,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驱动轮、塞块,所述驱动轮、塞块分别安装于所述链接底盘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驱动齿轮通过中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链接底盘,所述塞块在驱动齿轮的推动下可使所述链接底盘、滑动盘同步运动;其中,所述滑动盘外沿上绕接有钢丝绳。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进行操作,可实现自我救援。可实现自我救援。可实现自我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救援
,特别是涉及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型汽车越来越普及,自驾游等方式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旅游的首选,开车车辆进入大山、进入森林等不同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
[0003]车辆在这些道路上行驶遇到意外时如果有同行车辆,在车辆陷入泥潭、打滑时,可以方便的使用随车救援绳,挂着车上进行拖曳救援,但是很多时候,拖曳时也会发生前车动力不足,导致救援车辆还会发生陷坑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进行自救的车辆急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进行操作,可实现自我救援。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包括,链接盘,所述链接盘包括链接底盘、滑动盘,所述滑动盘套设于所述链接底盘外沿,两者之间滑动连接;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链接底盘内,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驱动轮、塞块,所述驱动轮、塞块分别安装于所述链接底盘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驱动齿轮通过中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链接底盘,所述塞块在驱动齿轮的推动下可使所述链接底盘、滑动盘同步运动;其中,所述滑动盘外沿上绕接有钢丝绳。
[0006]进一步地,所述链接底盘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所述第一底盘一侧面设有驱动轮、塞块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底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底盘将安装槽覆盖,所述链接底盘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盘外沿设有凸台A,所述凸台A滑接于所述滑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链接底盘上设有多个沉头螺栓孔A,所述沉头螺栓孔A与车轮安装螺栓孔位置匹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轴固定连接于驱动轮中心,所述塞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柱穿接于所述第一底盘的通孔A内,所述安装槽包括连接槽A、连接槽B,所述连接槽A与连接槽B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二连接柱穿接于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连接槽B内,所述滑动盘上设有与连接块端部大小匹配的凹槽A,所述驱动齿轮朝向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连接柱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滑动的第二斜面,所述驱动轮的齿端设有限位块A,所述驱动轮转动后通过第一斜面推动第二斜面使得所述连接块端部插入凹槽A内,所述底盘、滑动盘实现同步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凹槽A数量相同,所述安装槽沿链接底盘圆周均匀设
置,所述凹槽A沿滑动盘圆周均匀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盘与滑动盘分别设置有标识槽A、标识槽B,所述标识槽A、标识槽B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连接块端部可插入凹槽A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轴上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底盘上设置的凹槽B内,所述凹槽B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B,所述限位块B端部可插入棘轮内进行限位,所述凹槽B设有固定块,所述限位块B一侧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另一侧设有限位块C,所述限位块C转动连接于凹槽B内转动后可顶住限位块B,所述凹槽B上覆盖固定有盖板,所述限位块C的转轴一端穿接转动固定于盖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盘外侧滑动连接有罩盖,所述罩盖上设有通孔B,所述钢丝绳可穿过通孔B固定连接快接接头。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链接盘内还可放置爪钩,所述爪钩尾端可连接快接接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还包括引导盘,所述引导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固定盘设有多个沉头螺栓孔B,所述沉头螺栓孔B与车轮安装螺栓孔位置匹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方便使用,通过急救装置由原来常规的拖曳位置进行改变,将通过链接盘固定连接于驱动轮的外轮毂上,在驱动轮的转动下带动链条盘转动,钢丝绳回转,带动车辆自我救援。
[0016]二、通过将连接底盘设置为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方便在第一底盘上设置沉头螺栓孔A,在第二底盘上设置连通腰孔方便将链接底盘固定于车轮轮毂上。
[0017]三、通过设置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配合,使得驱动轮转动时可以方便的推动塞块运动,使得链接底盘与滑动盘同步运动。
[0018]四、为了通过设置标识槽A与标识槽B,方便链接底盘与滑动盘标识凹槽A与安装槽对正。
[0019]五、通过设置棘轮与限位块B,通过转动棘轮同轴转动驱动轮,驱动轮推动塞块运动到位后,使用限位块B插入棘轮轮齿中,在通过限位块C对限位块B进行限位,保证链接底盘与滑动盘的同步运动,再转动限位块C放开限位块B,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限位块B运动使得棘轮可以转动,再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塞块运动,实现链接底盘与滑动盘的分离运动。
[0020]六、通过设置罩盖可以减少异物进入急救装置内部,提高适用寿命。
[0021]七、通过放置抓钩可以方便对一些固定物进行固定。
[0022]八、通过设置引导盘当汽车陷入泥潭,或打滑时,可以通过使用引导盘对钢丝绳的回收位置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自救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链接盘一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链接底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链接底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链接底盘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链接盘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链接盘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塞块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引导盘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爪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0034]如图1~10所示,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包括,链接盘10,所述链接盘10包括链接底盘101、滑动盘102,所述滑动盘102套设于所述链接底盘101外沿,两者之间滑动连接;锁紧装置103,所述锁紧装置103设置于所述链接底盘101内,所述锁紧装置103包括驱动轮1031、塞块1032,所述驱动轮1031、塞块1032分别安装于所述链接底盘101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驱动齿轮1031通过中轴1033转动连接于所述链接底盘101,所述塞块1032在驱动齿轮1031的推动下可使所述链接底盘101、滑动盘102同步运动;其中,所述滑动盘102外沿上绕接有钢丝绳1023。
[0035]具体来说,本专利通过设置链接盘10安装于车轮轮毂上,将链接盘10设置为链接底盘101与滑动盘102,将钢丝绳1023绕接于滑动盘102外沿,通过设置锁紧装置103,在链接盘10固定于车轮毂上时,不进行锁紧使得钢丝绳1023可以抽出,当钢丝绳1023抽出达到需要长度固定于固定物后,通过锁紧装置103将链接底盘101与滑动盘102锁紧,车轮转动,链接盘10再收回钢丝绳带动车辆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接盘(10),所述链接盘(10)包括链接底盘(101)、滑动盘(102),所述滑动盘(102)套设于所述链接底盘(101)外沿,两者之间滑动连接;锁紧装置(103),所述锁紧装置(103)设置于所述链接底盘(101)内,所述锁紧装置(103)包括驱动轮(1031)、塞块(1032),所述驱动轮(1031)、塞块(1032)分别安装于所述链接底盘(101)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驱动齿轮(1031)通过中轴(1033)转动连接于所述链接底盘(101),所述塞块(1032)在驱动齿轮(1031)的推动下可使所述链接底盘(101)、滑动盘(102)同步运动;其中,所述滑动盘(102)外沿上绕接有钢丝绳(10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底盘(101)包括第一底盘(1011)、第二底盘(1012),所述第一底盘(1011)一侧面设有驱动轮(1031)、塞块(1032)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底盘(10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底盘(1011)将安装槽覆盖,所述链接底盘(101)内壁上设有滑槽(1013),所述滑动盘(102)外沿设有凸台A(1022),所述凸台A(1022)滑接于所述滑槽(10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底盘(101)上设有多个沉头螺栓孔A(1014),所述沉头螺栓孔A(1014)与车轮安装螺栓孔位置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性车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033)固定连接于驱动轮(1031)中心,所述塞块(10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0321)、第二连接柱(10322)、连接块(10323),所述第一连接柱(10321)穿接于所述第一底盘(1011)的通孔A内,所述安装槽包括连接槽A(10111)、连接槽B(10112),所述连接槽A(10111)与连接槽B(10112)之间设有隔板(10113),所述第二连接柱(10322)穿接于隔板(10113),所述隔板(10113)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032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0323),所述连接块(10323)设置于连接槽B(10112)内,所述滑动盘(102)上设有与连接块(10323)端部大小匹配的凹槽A(1021),所述驱动齿轮(1031)朝向一侧设有第一斜面(10311),所述第一连接柱(10321)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0311)配合滑动的第二斜面(103211),所述驱动轮(1031)的齿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一张锐张慧贤郑兴胡薇解智成张卉程泳钊杨荣荣韩正儒王艳陆曹荣徐礼超戴建国夏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