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5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包括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上部和下部。不管后排座椅的操作模式如何,该背板组件都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当座椅靠背被折叠时,上部、下部和行李板在水平方向上对齐,由此允许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统一。与行李箱完全统一。与行李箱完全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背板组件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当座椅靠背折叠时允许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一体。

技术介绍

[0002]通常,休闲车辆(RV、SUV、MPV等)在其后排座椅后方设置有行李箱以在其中容纳行李。在此类休闲车辆中,位于行李箱正前方的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可以被定义为后排座椅。
[0003]当乘客将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连通,由此确保更大的行李装载空间。同时,当座椅靠背完全向后放置并与座椅垫一起形成一个平坦表面时,后排座椅能够用作床。当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可以在座椅靠背的后端和行李板的前端之间形成间隙。为了防止这种间隙的形成,在座椅靠背的垫的后表面的下部设置裙部(skirt portion)。行李板可被定义为行李箱的底表面。
[0004]由于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常规裙部由柔性织物材料制成,因此当裙部使用特定次数或更多次时,裙部的形状容易变形。裙部的形状的变形揭示了一个问题,即当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无法有效地防止在座椅靠背的后端和行李板的前端之间形成间隙。
[0005]此外,由于难以确保具有变形形状的裙部和行李箱之间的完全地一体连通,因此存在劣化的外观的缺点。具体地,由于裙部由柔性织物材料而不是硬材料制成,因此也存在行李或乘客的手卡在其中的缺点。
[0006]被描述为
技术介绍
的细节仅是为了促进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已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后方并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并且不论后排座椅的操作模式如何,都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背板组件和行李箱之间形成间隙,能够允许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一体从而改善在座椅靠背被折叠时的外观,并且能够防止行李或乘客的手被卡在其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和其他目的可通过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来实现,该背板组件可包括:上部,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后方并连接到座椅靠背;下部,与上部分开形成并且设置在上部下方以遮挡后排座椅和行李板之间的间隙;和铰链连接器,被配置为将上部可旋转地连接到下部。上部可在其下端设置有延伸通过下端的调角器轴,并且可与座椅靠背一起围绕调角器轴相对于座椅垫向前和向后旋转。
[0009]背板组件还可包括多个支撑件,在多个支撑件的上部连接到上部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并且位于下部的前方,以在支撑件的下部与下部的上端部的一个表面重叠,并且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从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的位置围绕调角器轴向前旋转时,
支撑件的下部可与下部的上端接触以支撑下部,由此上部与下部一起向前旋转。
[0010]背板组件还可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在其上部连接到上部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并且位于下部的前面,以在其下部与下部的上端部的一个表面重叠。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从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的位置围绕调角器轴向后旋转时,支撑件的下部可远离下部旋转,由此仅上部围绕铰链连接器向后旋转。
[0011]铰链连接器可包括:上铰链支架,固定地连接到上部的下端;下铰链支架,固定地连接到下部的上端;铰链轴,被配置为将上铰链支架可旋转地连接到下铰链支架;以及围绕铰链轴缠绕的铰链弹簧,铰链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到上铰链支架并且第二端连接到下铰链支架,从而提供弹性力,因此,使上铰链支架和下铰链支架成展开成直线。
[0012]在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下部可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的上端部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当座椅靠背旋转到预定角度以便从其中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转换成放松模式时,下部可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的上端部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
[0013]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完全向后旋转以转换成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与座椅垫一起限定平坦表面的平坦模式时,下部可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的上端部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当下部的上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平坦模式中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时,座椅靠背和行李板之间的内部结构可被遮挡以防止内部结构暴露于外部。
[0014]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完全向前旋转以转换成折叠模式时,上部、下部和行李板可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对齐,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上部和下部可由硬塑料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0016]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背板组件的铰链连接器连接到的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铰链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0019]图4是沿图2中的线I

I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支撑件;以及
[0020]图5至图8是示出在正常乘客就坐模式、放松模式、平坦模式和折叠模式下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的相应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特定结构和功能描述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提供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重要特性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被公开,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2]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其具体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
因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进行各种修改,虽然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本描述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不仅旨在覆盖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可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备选方案、修改、等同物和其他实施例。
[0023]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部件可被称为第二部件。同样,第二部件也可称为第一部件。
[0024]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联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直接联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中间部件可存在于它们之间。相反,应该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联接”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描述部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表达,诸如“之间”、“直接在之间”、“相邻”或“直接相邻”,也应以同样的方式理解。
[0025]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单数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包括:上部,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后方并且联接到所述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下部,与所述上部分开形成并设置在所述上部的下方以遮挡所述后排座椅和行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铰链连接器,被配置为将所述上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中所述上部在其下端包括延伸通过所述下端的调角器轴,并且与所述座椅靠背一起围绕所述调角器轴相对于座椅垫向前和向后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的上部连接到所述上部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下部的前方,其中所述多个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下部的上端的一个表面重叠,其中包括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从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的位置围绕所述调角器轴向前旋转,使得所述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下部的上端接触以支撑所述下部,并且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一起向前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的上部连接到所述上部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下部的前方,以使所述多个支撑件的下部与所述下部的上端的一个表面重叠,其中包括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从所述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的位置围绕所述调角器轴向后旋转,使得所述支撑件的下部远离所述下部旋转,并且仅所述上部围绕所述铰链连接器向后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中所述铰链连接器包括:上铰链支架,固定地联接到所述上部的下端;下铰链支架,固定地联接到所述下部的上端;铰链轴,被配置为将所述上铰链支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下铰链支架;以及铰链弹簧,所述铰链弹簧围绕所述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殷秀韩胜植李弘熙金明会尹喆焕郭海东黄俊植李钟卓梁信灿白寅善李明洙赵灿起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DSC有限公司东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