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势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80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姿势座椅,包括:底架和座垫架,座垫架位于底架的上方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到底架;高度组件,被构造为使安装在车身上的底架移动;滑动组件,被构造为通过连杆机构沿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使座垫架上下移动;倾斜组件,被构造为使座垫架的后端部上下移动;以及座椅靠背架,铰接到底架的后端部以倾动。铰接到底架的后端部以倾动。铰接到底架的后端部以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姿势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姿势座椅,该座椅被构造为通过座椅靠背和座垫姿势的各种变化而使其可用性最大化。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车辆中,需要利用其平坦的地板来实现类似于生活空间的乘客舱,这是其特征。
[0003]此外,在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车辆(PBV)以及安装三排座椅的车辆中,已经提出了适合在行驶期间休息和睡觉的床椅的各种概念。随着自主休闲文化的扩展,享受露营或旅行同时睡在车上的人也日益增多。
[0004]然而,可从售后市场制造商、露营车制造商等处获得的传统床式座椅和露营车用座椅在其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存在局限性。
[0005]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中包括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视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多姿势座椅,其被构造为通过座椅靠背和座垫的姿势的多种变化来使其可用性最大化。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上述和其他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多姿势座椅来实现,该座椅,包括:高度组件,被构造为使安装在车身上的底架移动;滑动组件,被构造为通过连杆机构沿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使所述座垫架上下移动,其中座垫架位于底架的上方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到底架;倾斜组件,被构造为使座垫架的后端部上下移动;以及座椅靠背架,铰接到底架的后端部以倾动。
[0008]高度组件包括:设置在乘客舱底面上的腿架;高度连杆,布置在腿架和底架之间,并通过四连杆机构与其连接;高度驱动单元,被构造为提供驱动力;以及齿轮啮合结构,被构造为将高度驱动单元提供的驱动力传递到高度连杆以旋转高度连杆。
[0009]驱动齿轮可设置在高度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可设置在距高度连杆的铰链轴的预定径向距离处以与驱动齿轮啮合。
[0010]驱动齿轮设置在底架处,并且从动齿轮围绕结合于底架的高度连杆的铰链轴而形成。
[0011]止动孔具有扇形,该扇形止动孔的中心位于铰链轴处,其中止动孔形成在高度连杆的铰链轴与从动齿轮之间,止动件可布置在止动孔中以限制高度连杆的旋转角度。
[0012]滑动组件包括:滑动驱动单元,被构造为提供驱动力;俯卧连杆,其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连接到座垫架和底架的前端部;以及滑动连杆单元,其前端部连接到滑动驱动单元,而其后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座垫架的后端部,以通过滑动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与座垫架一起沿前后方向滑动。
[0013]滑动连杆单元包括:滑动连杆,在其后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座垫架;滑动支架,在其前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滑动连杆的前端部;以及滑动致动杆,在其前端部连接到滑动驱动单元以提供驱动力,而在其后端部结合到滑动支架的后端部。
[0014]滑动驱动单元和滑动致动杆通过滚珠丝杠结构彼此连接,使得滑动驱动单元的旋转驱动力被转换为滑动致动杆的线性运动。
[0015]该多姿势座椅还包括滑动导轨,滑动导轨结合到底架并且具有导向孔,导向孔在滑动连杆单元的滑动方向上延伸,导向铰链部布置在导向孔中并在导向孔中沿前后方向移动,其中滑动连杆的前端部和滑动支架的前端部连接到导向铰链部。
[0016]该倾斜组件包括:倾斜驱动单元,被构造为提供驱动力;以及倾斜致动杆,连接到座垫架的后端部和倾斜驱动单元,并且使用倾斜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以使座垫架的后端部向上或向下移动。
[0017]倾斜驱动单元和倾斜致动杆可通过滚珠丝杠结构彼此连接,使得从倾斜驱动单元提供的旋转驱动力被转换为倾斜致动杆的线性运动。
[0018]倾斜驱动单元的后端部铰接到底架,使得倾斜致动杆与倾斜驱动单元的前端部一起绕倾斜驱动单元的后端部上下旋转。
[0019]通过滑动组件的操作使座垫架向前和向下旋转,并且通过倾动操作使座椅靠背架完全向前折叠,从而实现座椅靠背的后表面水平放置的俯卧姿势。
[0020]通过高度组件的操作使底架旋转并向上移动,通过倾斜组件的操作使座垫架的后端部向上移动,并且通过倾动操作使座椅靠背架完全向后折叠,从而实现座垫上表面与座椅靠背的前表面在水平状态下彼此齐平的平板姿势。
[0021]通过倾斜组件的操作使座垫架的后端部向下移动,并且通过倾动操作使座椅靠背架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向后折叠,从而实现多姿势座椅的放松姿势。
[0022]该多姿势座椅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以根据当前的挡位状态和坐在多姿势座椅上的乘客的姿势,确定是否允许多姿势座椅从平板姿势转换或转换成平板姿势。
[0023]控制器执行控制以便允许多姿势座椅的姿势仅在处于车辆的“P”挡挡位时被转换成平板姿势。
[0024]控制器执行控制以在多姿势座椅的姿势从平板姿势转换为正常就座姿势时允许驾驶员选择车辆的“D”挡挡位。
[0025]该多姿势座椅,还包括:裙部架,可旋转地结合到座椅靠背架的下端部以围绕裙部铰链轴旋转;侧部架,形成在座椅靠背架的前表面上,其下端部朝向裙部架的前表面延伸,以在座椅靠背架向前折叠时限制裙部架的旋转;以及弹性构件,被构造为提供弹性力以使裙部架的端部朝向侧部架旋转。
[0026]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应显而易见或更加详细地阐述,它们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姿势座椅的视图,其中
座垫和座椅靠背彼此分开;
[0028]图2示例性示出图1所示的多姿势座椅,其中座垫的部件彼此分开;
[0029]图3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度组件和倾斜组件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4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度组件的构造的视图;
[0031]图5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6A、图6B、图6C和图6D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姿势座椅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座椅的姿势从俯卧姿势转换为正常就座姿势;
[0033]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姿势座椅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座椅的姿势从正常就座姿势转换为平板姿势;
[0034]图8A、图8B和图8C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姿势座椅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座椅的姿势从正常就座姿势转换为放松姿势;
[0035]图9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裙部架结合到座椅靠背架的结构的视图;以及
[0036]图10是示例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操作的视图。
[0037]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其呈现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本文包括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的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特定的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姿势座椅,包括:底架和座垫架,所述座垫架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到所述底架;高度组件,被构造为使安装在车身上的所述底架移动;滑动组件,被构造为通过所述连杆机构沿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使所述座垫架上下移动;倾斜组件,被构造为使所述座垫架的后端部上下移动;以及座椅靠背架,铰接到所述底架的后端部以倾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姿势座椅,其中,所述高度组件包括:设置在乘客舱底面上的腿架;高度连杆,布置在所述腿架和所述底架之间,并通过四连杆机构与其连接;高度驱动单元,被构造为提供驱动力;以及齿轮啮合结构,被构造为将所述高度驱动单元提供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高度连杆以旋转所述高度连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姿势座椅,还包括: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高度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以及从动齿轮,设置在距所述高度连杆的铰链轴的预定径向距离处以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姿势座椅,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架处,并且所述从动齿轮围绕结合于所述底架的所述高度连杆的铰链轴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姿势座椅,还包括:扇形止动孔,所述扇形止动孔的中心位于所述铰链轴处,其中所述止动孔形成在所述高度连杆的铰链轴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以及止动件,布置在所述止动孔中以限制所述高度连杆的旋转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姿势座椅,其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驱动单元,被构造为提供驱动力;俯卧连杆,其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连接到所述座垫架和所述底架的前端部;以及滑动连杆单元,其前端部连接到所述滑动驱动单元,而其后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座垫架的后端部,以通过所述滑动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与所述座垫架一起沿前后方向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姿势座椅,其中,所述滑动连杆单元包括:滑动连杆,在其后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座垫架;滑动支架,在其前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滑动连杆的前端部;以及滑动致动杆,在其前端部连接到所述滑动驱动单元以提供驱动力,而在其后端部结合到所述滑动支架的后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姿势座椅,其中,所述滑动驱动单元和所述滑动致动杆通过滚珠丝杠结构彼此连接,使得所述滑动驱动单元的旋转驱动力被转换为所述滑动致动杆的线性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姿势座椅,还包括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结合到所述底架并且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在所述滑动连杆单元的滑动方向上延伸,其中,导向铰链部布置在所述导向孔中并在所述导向孔中沿前后方向移动,其中所述
滑动连杆的前端部和所述滑动支架的前端部连接到所述导向铰链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姿势座椅,其中,所述倾斜组件包括:倾斜驱动单元,被构造为提供驱动力;以及倾斜致动杆,连接到所述座垫架的后端部和所述倾斜驱动单元,并且使用所述倾斜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以使所述座垫架的后端部向上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殷秀韩胜植李弘熙金明会李钟卓郭海东尹喆焕黄俊植白寅善梁信灿李明洙赵灿起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DSC有限公司东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