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的处理方法以及锅具技术

技术编号:351250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的处理方法以及锅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锅具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通过热喷涂将非晶合金粉末喷涂在锅具的表面,从而形成非晶合金涂层;步骤(ii):用聚硅氮烷涂覆所述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形成填充层;以及步骤(iii):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后,涂覆所述填充层的表面,形成覆盖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锅具兼具优异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蚀性。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具的处理方法以及锅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炊具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锅具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锅具。

技术介绍

[0002]锅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炊具之一。在锅具的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会不可避免地长期接触到酸性、碱性物质而引起腐蚀。另外,锅具的表面也容易与锅铲等坚固物体碰撞从而造成磨损。腐蚀和磨损都成为影响锅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应用于锅具的表面保护技术主要有无涂层防锈技术、高分子层防锈技术等。其中,无涂层防锈技术主要以表面渗氮、阳极氧化、化学钝化技术为代表,其优点在于使得锅具健康美观、其表面坚硬易翻炒,但缺点是锅具的表面耐蚀性不佳。其代表产品有精铁真不锈、铸铁真不锈等。高分子层防锈技术主要以利用高分子封闭剂为代表,其优点在于成本低、初始耐蚀性佳,但缺点是高分子质地软,消费者实际使用时高分子层会被锅铲破坏,导致耐蚀性急剧下降,并且消费者对高分子锅具产品也有不健康的印象。其代表产品有低端铸铁喷涂锅等。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使锅具的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俱佳的表面保护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具的处理方法和一种锅具。
[0006]本专利技术的锅具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通过热喷涂将非晶合金粉末喷涂在锅具的表面,从而形成非晶合金涂层;步骤(ii):用聚硅氮烷涂覆上述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从而在上述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形成填充层;以及步骤(iii):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后,涂覆上述填充层的表面,形成覆盖层。如此,通过在形成于锅具表面的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设置包括填充层和覆盖层的封闭层,从而阻挡腐蚀介质侵蚀,使锅具兼具优异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蚀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步骤(i)中,可以通过采用多次喷涂来形成上述非晶合金涂层,每次喷涂的厚度可以为45~55μm。如此,能够防止在热喷涂时非晶合金涂层过热,影响非晶相含量。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步骤(i)中形成的上述非晶合金涂层的厚度可以为200~500μm。如此,通过将非晶合金涂层的厚度限定在该范围内,能够防止因非晶合金涂层过薄(如果仅2~3层非晶合金粉末沉积层,没后续喷涂粒子的夯实作用,则沉积粒子受力变形较小,非晶合金涂层的致密度较差)导致非晶合金涂层疏松多孔,后处理余量过小。并且能够防止因非晶合金涂层过厚导致喷涂时非晶合金涂层中热量集中,内部部分组织产生晶化转变,非晶相比例降低,使得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下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步骤(i)中形成的上述非晶合金涂层中的非晶相占比可以为80质量%以上。如此,能够防止因非晶相含量过低而导致的耐腐蚀性下降
且不粘性下降。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步骤(iii)中,上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上述二氧化硅溶胶的质量比可以为1:1~1:3。如此,能够提高所形成的覆盖层的性能。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步骤(ii)之后且在上述步骤(iii)之前,还可以包括在200~280℃下使上述填充层固化8~15分钟的步骤。如此,能够使填充层充分固化。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步骤(iii)之后,还可以包括在300~360℃下使上述覆盖层固化4~6分钟的步骤。如此,能够使覆盖层充分固化。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经固化后的上述覆盖层的厚度可以为5~15μm。将覆盖层的厚度设定在该范围是因为,如果覆盖层太薄则封闭效果不明显,如果覆盖层太厚,则由于封闭材料的强度不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导致外观不佳。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锅具是经过上述锅具的处理方法处理而成。通过对锅具进行以上的处理,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蚀性的锅具。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锅具可以为铁制锅具或镁合金制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将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构思。
[0017]具体来说,在防腐技术的应用研究中,非晶合金涂层由于其非晶结构,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非晶合金又称为液态金属,由于其没有像晶体合金那样的晶界、孪晶、晶格缺陷、位错、层错等结构缺陷,而且没有异相、析出物、偏析以及其他成分起伏,是一种混乱的无序结构,因此在化学上具有高度的均匀一致性,受到外力时不存在晶界滑移等塑性变形形式,具有更高的强度。另外,由于非晶合金中没有晶粒和晶界,因此非晶合金比晶态金属更加耐腐蚀,一般不发生局部腐蚀,且点蚀受到抑制。因此,考虑通过在锅具的表面设置非晶合金涂层,来提高锅具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0018]通常非晶合金涂层中的非晶含量越高,孔隙率越低,则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越好。但常规的非晶合金涂层在制备过程中往往底层致密,表层因为没有后续的“夯实作用”导致孔隙较多。如果希望降低孔隙率,一般需要使非晶合金粉末吸收更多的热量,使非晶合金粉末充分受热熔化,达到降低孔隙的目的。但是当非晶合金粉末吸收更多的热量时容易发生晶化转变,减小非晶相含量。本专利技术通过用特定的封闭剂对非晶合金涂层的进行堵孔来减小或封闭涂层表面的孔隙,达到隔绝腐蚀介质。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9]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锅具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i):通过热喷涂将非晶合金粉末喷涂在锅具的表面,从而形成非晶合金涂层;步骤(ii):用聚硅氮烷涂覆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从而在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形成填充层;以及步骤(iii):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后,涂覆填充层的表面,形成覆盖层。如此,通过在形成于锅具表面的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设置包括填充层和覆盖层的封闭层,从而阻挡腐蚀介质侵蚀,使锅具兼具优异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蚀性。
[0020]其中,在步骤(i)中,热喷涂可以是低压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氧乙炔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爆炸喷涂等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优选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
[0021]以采用低压等离子工艺进行热喷涂为例,步骤(i)具体包括如下工序:工序(a)对
锅具的基体表面进行预处理。首先,锅胚采用碱性溶剂清洗表面油污后用清水洗净,烘干,然后再进行喷砂粗化,从而增加基体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后续喷涂层的结合力;工序(b)将锅体预热。采用加热炉预热,预热温度为200℃~300℃,通过预热可以减少基体与高温粉末的温差,减少基体与涂层的热应力,提高涂层的质量和结合强度;工序(c)等离子起弧,喷涂形成非晶合金涂层;工序(d)使形成的非晶合金涂层自然冷却后,采用120目砂纸对表面进行砂光处理,砂光后使表面粗糙度Ra达到1μm~2μm。其中,优选热喷涂的工艺参数如下:喷涂室真空度抽至3Pa,冲入氩气至6
×
103Pa,转移弧功率为30Kw,电弧电流为600A~800A,喷涂距离为120mm,喷涂角度为60
°
~80
°
,锅体预热温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通过热喷涂将非晶合金粉末喷涂在锅具的表面,从而形成非晶合金涂层;步骤(ii):用聚硅氮烷涂覆所述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从而在所述非晶合金涂层的表面形成填充层;以及步骤(iii):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后,涂覆所述填充层的表面,形成覆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中,通过采用多次喷涂来形成所述非晶合金涂层,每次喷涂的厚度为45~5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中形成的所述非晶合金涂层的厚度为200~50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中形成的所述非晶合金涂层中的非晶相占比为80质量%以上。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瞿义生袁华庭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